|
本帖最后由 cj0203 于 2012-7-13 09:34 编辑) p' c X1 ]) I: W( a
7 E$ n% w. r+ j4 \ g4 z19楼的问题 可以通过数控系统的内部记忆机床的误差来并行到系统差补的计算当中 来解决实际加工的问题# ?/ S& k. T$ t% U) \ 目前高端系统都有这功能 西门子840 海德汉的530 华中的848 等完全支持}: F% |; V$ s* c 这样可以避免了NC计算的处理 * ~' Y- G+ w, R' c" c& f ) Z% o5 z# _$ Z9 P- G就楼主的问题 我说说国产机床的问题, k5 M: U: f4 R 这东西其实已经没法说国产了,数控系统和主轴部件 还有丝杆 滑块等 都国际化了: j& I; j. w6 }9 S$ d( A8 ` 我就说说机床的床身铸造吧 5 C& Q5 Y0 M$ k% I( |2 u K! M* n国内床身 :材质和国外的差距不太大 (小型设备) 大型的差距很大# o( e$ m% q; Q5 b" U' }' @ 铸造工艺:国内做压力铸造的少,因此密度上不来 刚性上不来,又要和别人拼价格,所以床身就瘦小了 ! a5 I% r' W! i& j质量也就轻了,那什么和别人比刚性 + K/ @9 ]/ c5 h& a) M- L1 @; \4 ^7 C举例来说吧 650和850加工中心 国产的3-4。5 吨的650是很常见的 这说的是整机; K: \) ?& L5 }+ U; t" |' k6 W. C0 c 国外的普通产品型的基本在5-8吨之间,模具的在6.5-11吨之间 看要求 * G# S' g& {8 @6 U4 L( W2 S! k850的加工中心差距更加大了 6 a; z( b5 i! s: Z热处理工艺 国内99%的都是人工失效 国外依档次来 基本中高端的都是1次人工和长期的自然时效 . _" W4 X6 A5 \% D" v0 l( R根据我朋友去德国考察和学校的时候询问的情况看 人家高精度的机床自然时效要2年以上的时间(本国用的)~3 a6 H1 Q$ m8 v+ N8 s& J : r, `1 m( m! S: e- `) f e 基准面的工艺:人家的粗精度和我们的高精度类似了,要求高多了 9 A; i4 F$ D; j8 a" }磨: 人家机床在真正的恒温车间磨的 国内的有很多恒温车间 ,但是达到恒温的没吧 我看过的几个大厂反正没达到要求 ) f$ E) z1 Q7 n( q* x E : i6 v) E4 ?/ e4 `( S+ m4 G% n装配基准: 国内的基本是磨好 高频(中频)淬火 再磨就OK了9 E5 S4 a0 w$ A 国外的基本是磨好放恒温车间保持1周 再淬火放恒温仓库再过1周 (看要求)人工刮研,基本都不磨的啦/ F! Q6 R; `/ T! { 轴承装配:国内的基本是常温下铜棒+榔头 国外: 恒温车间里配合局部高温(100-140) 油石+ 手套就可以轻松装配了 % K1 v& c+ R3 a5 t: ?2 v$ E而这种装配差异 在高速机运行上是最要命的% x0 U+ |5 ?) t! q, D! r) W 线规装配: 严格安步骤和扭力来装配,这点差异不大,主要是看细心 ' ^4 l Y0 P" X5 `+ G6 f* n1 A3 `( R5 X6 r M5 g2 O 丝杆误差补偿: 国外是激光干涉仪 球杆仪 前提是在无尘的恒温车间$ l z, Z3 G( e$ F 1 P8 q* J/ T* H# n6 V) J4 ] 国内也是激光干涉仪和球杆仪,前提是没几个达到无尘的恒温车间啊,\& n) v9 J" e% H( D! e 为什么国产的部件选择好的,精度确没国外的好的原因,这个是个关键. z7 Y, S, O2 \2 t* j! @, n 要依据中国的情况来选择检测设备 现在开始用 激光干涉仪和球杆仪+ 步距规 3者结合的方法来处理,这里不对3个设备的方法做说明了,因为要说的话,可以写个上万字了 5 K7 L9 Z/ p9 x0 y简单的说下系统吧 : 现在的数控系统高端的,已经很先进了,和以前的差距很明显的 不做详细说明了 M; V4 X4 e# s1 r! c" `( T- \4 S7 V1 T5 ^, 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