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资料显示,去年我国共进口各类刀具产品两万三千三百六十四件,比上年增加64%;进口刀具购置费高达两亿八千五百壹拾六美元,比上年增加87%。这些数字说明,国产刀具还远远赶不上机床主机的发展,所以才造成目前“洋刀”畅销的局面。在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显著的今天,明确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找准五金刀具制造界的发展趋势并迎头赶上,便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工厂”,这只是一些乐观人士的估计。目前,我国制造业的主力还是集中在搞来料加工,独立生产高尖端技术型产品的能力还不强,整体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与国际水平相比,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据专家分析,我国的差距是阶段性的。主要表现在,制造业仍以低端制造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仅为26.23%。作为出口大国的我国,出口物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的能耗却高出国际发达水平20%到30%。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同时国内制造业也加快了技术改造的步伐,于是国产数控机床开始大量进入制造领域。随之一个尖锐的矛盾很快浮出了水面,先进的数控机床,配不到先进的国产刀具,不得不配“洋刀”。中国刀具工业几十年如一日的产品结构,在新的发展时期终于暴露出严重缺陷,拖了制造业现代化的后腿。 如何解决差距,加速产业发展? 中国的刀具企业和先进的跨国刀具企业相比,从资金、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似乎找不到什么优势。但是我认为,至少有两大优势是中国刀具工业发展的宝贵条件。那就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可惜这两种资源都没有被很好利用和把握,丧失了很多发展机遇。 我国刀具材料的资源得天独厚。2003年我国生产高速钢6万吨,硬质合金1.25万吨,都占到世界总量的40%左右。但是,同年我国刀具的销售额,还不到全球刀具销售额的6%,这个巨大的反差令人震惊。说明我国刀具产品的附加值太低。 在人力资源方面,我国刀具工业几十年来培养了一支素质良好的职工队伍。虽然受我国工业基础水平的影响,知识陈旧了一些,需要更新和提高。但这一步是不难赶上去的。许多外资企业从中国刀具企业聘请了大批人员,经过培训都能很快适应现代刀具的生产、营销和服务工作,表现十分出色,证明了这支队伍的能力。但由于我国刀具企业长期生产千篇一律的标准产品,把这支队伍的开发潜力和服务潜能白白地浪费了,这是十分可惜的。 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我国的资源优势和人力优势,把刀具工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水平呢?专家认为首先要从转变观念强化服务入手。刀具企业要彻底丢掉几十年来养成的千篇一律,有啥卖啥的旧习惯,把满足制造业的需求放在首位。树立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即使没有大量的现代化装备,也能生产出用户欢迎的好产品。有了这种指导思想,浪费资源的粗制滥造,浪费人才的墨守成规,就会大大减少。近年来,我国刀具工业开始涌现了一批科技型的民营企业,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其成长速度超过了力量雄厚的国有企业,值得关注。 刀具工业要解决现代化的课题,强化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水平是重中之重,其紧迫性远远超过装备的改善。我们有过很多沉痛的教训,一些企业花大价钱引进了国外先进装备,但旧观念没有改变,依然生产千篇一律的标准刀具,结果不受市场欢迎。 当今发达国家的现代刀具制造业,经过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兼并、重组和提高,呈现出“高起点、大投入、规模化、国际化”的特点和集中化趋势。10家最大的跨国刀具集团,占有国际刀具市场三分之二的份额。我国刀具企业与之相比,不论在产品开发能力、工艺开发能力、装备开发能力和营销服务水平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必须承认,这个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赶上去的。刀具工业毕竟是一个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规律是不一样的。很多技术和经验,要依靠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我国刀具工业在近年的改革发展中,也开始注意到根据自身条件,准确定位,选择合理发展模式的问题。很多大中型企业,都放弃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开始呈现出各自的特色,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特色产品和服务的比重还不够大,转型速度还不够快。说明紧迫感不强,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所以改革的步伐还要加快。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是竞争的主体,它必须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负责。所以,当前我国刀具工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制造业的需要,首先要从企业本身找原因,想出解决的办法。但另一方面,必须看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还很短,市场运作上还有很多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时这种影响还十分严重。必须要政、企沟通,取得共识,由政府出面来解决。例如,多年来阻碍刀具工业健康发展的“劣质低价产品恶性竞争”和“不公平的投资导向”。这两大问题,都和政府行为有直接的关系。 世界先进水平就是中国五金刀具制造界努力的方向。我国五金刀具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专家总结为四点:一、大力发展节约资源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二、改变产品档次,争取以质取胜,把信息技术嫁接到产品中;三、加快培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四、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