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79662|回复: 7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刷机械给纸机设计(多家对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13 23:0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给纸机设计方面,大家更多考虑的是步距和速度,但在与主机同步和最大纸张设计方面上是否有一些想法,如在仿造名家的基础上,加大印刷纸张尺寸上的调整等等,在山东,仿造基础上的改造很普遍,谈谈大家改造后的结果和体会,是否有更好的方案,我这里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和数据,希望和大家共同讨论和进一步改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老鹰 + 50 MEC杂志选用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印刷|主题: 2, 订阅: 0
回复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2-14 09:04:03 | 只看该作者

Re: 印刷机械给纸机设计(多家对比)

我认为,一般的印刷机械厂家最好购买专业厂家的输纸机。如果自己设计高速的在凸轮设计方面也是比较麻烦的。你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说出来大家一块讨论。我没有设计过但是比较感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8:59:41 | 只看该作者

Re: 印刷机械给纸机设计(多家对比)

国内凸轮设计一直是印刷机械的技术瓶颈,高速凸轮大家可以考虑5次多项式(国外已经用到9次多项式了),并用共轭机构,给纸机供纸保证稳定,又可以实现高速;目前我设计的飞达可稳定运行在15000转上,飞达采用三片凸轮的结构,虽然不是共轭,但恢复弹簧已经加大了,调整弹性系数和线径;下一步准备开发共轭的,速度稳定在20000转上。

点评

成功实现18000稳定送纸,20000也开过,但主机双张检测无法通过。  发表于 2014-7-24 23:40
没用过5次多项式的,不过做过研究,发现加工精度的影响比较大。俺现在尽量避免使用。  发表于 2014-7-24 23:38
游客
  发表于 2012-4-7 08:18
楼主厉害呀  发表于 2012-4-7 08:18
20000呀!厉害!静候您的好消息了!  发表于 2011-7-24 22:17
支持改造的想法!但是,在现在、在中国,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  发表于 2011-6-3 09: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2-16 01:23:27 | 只看该作者

Re: 印刷机械给纸机设计(多家对比)

不知道去凸轮  改气缸的设计会如何?  我看了别人的1篇论文这观点.9 ^0 e. [- P  l" @1 t
  请问 腊月的黄牛 老师的飞达有设计几个吸嘴.   有用过马贝格对开的4吸2送.人家的东西真的要我们学习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19:29:16 | 只看该作者

Re: 印刷机械给纸机设计(多家对比)

莫克机械网友,气动式飞达是新方向,值得考虑,但成熟的应用还不敢说有,好像国内又试制的,结果都不理想,主要是时序问题,重复送纸精度不能保证;机械的优点是重复精度高,工作相对稳定,但凸轮设计和加工要求比较高,我正考虑用共轭凸轮,速度提高到20000印上,预计下一款机器(740X520幅面)的设计就会用到,但是得需要四吸四送的结构,纸张输送平整有保证,同时克服静电所带来的影响;我的现有产品设计只用两个吸嘴,提纸和送纸都比较稳定(主机稳定在12000上印刷),主要还是纸张幅面小,相对要求不高,机构是四连杆机构,共轭凸轮(局部共轭)驱动,恢复力还是要靠弹簧,凸轮精度:轮廓度0.05以内,要求不是很高.

点评

为什么不全部采用共轭形式?  发表于 2014-7-24 23:42
请问您在国内哪家印刷机械厂?  发表于 2011-7-24 2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19:32:43 | 只看该作者

Re: 印刷机械给纸机设计(多家对比)

下一款产品考虑要在给之上增加消除静电的要求,我考虑在吹风上增加负离子来消除静电,不知道能否可行,帮忙考虑一下,加变压器和电刷结构总觉得不是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7#
发表于 2006-12-16 23:21:18 | 只看该作者

Re: 印刷机械给纸机设计(多家对比)

我现在一般见到的也就是高压放电排针结构的.这结构成熟,便宜.效果也可以." P8 z- [" ^  g
关于吹气风如果开太大了,高速时是否会有伯努利效应,变成分纸的阻碍?这可能关系到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2-17 23:36:02 | 只看该作者

Re: 印刷机械给纸机设计(多家对比)

为方便大家讨论,特转帖过来.
: H: D) X6 b- ?
9 c; ~6 j& H) G2 g/ u9 N0 ?在分析了J2108单张纸胶印机输纸机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输纸机构气动化的设计方案,并且提出了利用PLC和相应的行程开关解决输纸机构与印刷系统同步性的具体解决方案, 给出了实现输纸机构运动的PLC梯形图 / J7 u6 @: @( J' n9 X7 z4 H% E
' W4 Y; d1 L% [& b# m7 H
     关键词:单张纸胶印机;分纸机构;气动4 i6 ~- E& b3 S' Y9 S# T
( T5 W+ i5 Q  A/ e+ I! J
- x9 U# o; n. _. K0 ~( D9 C1 J) T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印刷行业也有了历史性的革新。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不断向印刷行业渗透。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核心的一大批新技术在印刷业的推广应用,使国际印刷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印刷设备方面,印刷机简化了本身复杂的机构结构,光,电,液,气,计算机都运用到了现代印刷设备。因此,高速化、自动化、优质化是传统印刷设备发展的共同方向。为适应现代化印刷的需要,单张纸印刷机的输纸装置也在不断向气动、电动等自动化方向发展。
; e! l3 V0 a% \  t
$ @, X( k3 L0 d: L5 {6 ?    气动技术是以压缩空气为介质来传动和控制机械的.门专门技术。由于它具有节能、无污染、高效、低成本、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 。正是由于气动各方面的优点,在国外印刷机制造行业领域,机器设备的气动化设计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如罗兰印刷机在输纸机构中就大量采用气动控制系统取代传统机械装置,它采用真空输纸板,变速吸气皮带及气动侧拉规,大大减少了机械机构,降低了机械制造与安装,调试的难度。纸堆的左右位置及给纸机的后关位置可通过气动开关精确控制,从而保证了双面印刷的套印位置准确。9 h* n! D4 H  [. `; T/ X; M* l
1 L+ e2 w' H3 \6 [% P  N. B
  l 单张纸胶印机原分纸机构的工作原理
8 l  E* s) O2 F
& W  i, l$ T! [. d- |7 x# ^    人们知道,单张纸印刷机的输纸机构是胶印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件,它的功能是将纸张分离,并将其传递到输纸装置。里 吸嘴机构,压纸机构和递纸吸嘴机构等组成,J2108机输纸机构的机构及其运动原理。
: X" B, x( {) P7 Y0 Q4 {! I: u( k' R* |8 Y  t5 H
2 B7 D! Q' D! J0 l0 o
' l0 [, v) ~9 |4 m; @
! [3 K3 m4 D; _( u
  其各部分在印刷工程中的运动工作原理为:) q! _! G" `# y* b" }% u

1 u% C: i1 _; P) t  1)分纸吹嘴向下移动,吸住最上面的一张纸,上抬并后翘,以防止双张并有利于压纸吹嘴的插入;
4 H& `; l5 H. e+ E/ [3 V3 Y+ R7 E
% U( t7 ~" k4 |  2)压纸吹嘴插入,压住下面的纸并打开吹气气路吹风,使上,下两张纸分开,同时探测纸堆高度;
1 ?, \) n' `: v/ V, U0 e1 x( O6 }8 k/ _& D2 A# M
  3)递纸圾嘴向右运动,吸住纸张,比时,分纸吸嘴与递纸吸嘴同时控制纸张,进行纸张的交接,即由分纸吸嘴交给递纸吸嘴;
  L7 H& q' Q! m6 u, s' [
, ~* c' d5 a: x) b% ?  4)分纸吸嘴切断吸气气路放纸,完成纸张交接,并随即上升,此时,压纸吹嘴停止吹气离开纸堆,这时,递纸吸嘴向左运动将纸张输出。为保证纸张的正确交接与运输,递纸吸嘴应实现一定的轨迹。递纸吸嘴的运动轨迹按运动特点不同分成4个阶段。" e8 w" [* Z/ H/ E3 F# o
- J4 o" M( }2 i3 ~  R8 p

! p8 E/ N8 b. c- G6 X& [: E: R6 v4 t+ \5 i4 W# T
  cd段:递纸吸嘴上升并向右返回;. m4 f3 ?9 }% ^/ ?3 O3 K" H. V
  dn段:递纸吸嘴下降至。点最低位置吸取纸张;
9 C5 Z1 N' |6 z; N4 G  n6段:递纸吸嘴吸住纸张上升,完成与分纸吸嘴的纸张交接,即当递纸吸嘴吸住纸张上升的过程中,在达到b点之前,分纸吸嘴也上升并进行放纸,所以n6段的运动轨迹是纸张的交接过程,在n6段,递纸吸嘴与分纸吸嘴同时吸住纸张。6c段:当到达b点分纸吸嘴放开纸张后,递纸吸嘴吸住纸张向左运动送纸。当递纸吸嘴到达c点时,纸张的左边缘已通过送纸轴即可放开纸张,接着进入一个工作循环。由图1 b分纸机构的运动原理图可以看出,实现保证输纸机各机构运动轨迹主要是由凸轮机构实现的,由于凸轮机构的特点,因此现单张纸胶印机输纸机构存在着以下缺点:; w# {) R: e9 r  _- t& z2 Z5 d

$ |3 Y+ d! G% u6 Q& Y; v+ M  1)由于机械凸轮各部件的制造和装配误差的调整十分困难、费时、费力;
: h5 p7 e% }; H( U9 t' g' z9 h! J4 ]% R9 \& x
  2)凸轮长期运行磨损快、寿命短,易出现故障;' H8 F' H; j2 s) `
( e# B# E; x* |0 F6 ]' s
  3)如果其运动工艺改变时就要重新设计凸轮。基于输纸机构的运动轨迹特点以及原机构在加工及使用上的不便,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此机构进行改进,而气动元器件则是理想的选择。
( u& |0 U4 I8 j3 u, U4 |# k8 e( m) `
 2 气动化设计方案
2 C9 [: {$ D+ r, D, A    由以上原输纸机构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到,输纸机构的运动分别由压纸运动、分纸运动以及递纸运动组成。其主要运动发生在接触纸张的时候,而其它时间段的运动轨迹对印刷质量无影响。因此根据原输纸机构的运动特点,利用气动元器件对输纸机构的压纸吹嘴机构、分纸吸嘴机构和递纸吸嘴机构分别进行气动化设计。0 ?# m4 I( E6 d
; j) M& F7 m+ n/ r
  1)压纸吹嘴运动。5 \  `/ n: }! z

, R6 Q$ v+ B1 i    压纸吹嘴机构是输纸机构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它是保证单张纸输出的一个重要环节,J21O8机是通过2个凸轮来保证其完成功能的。在这里,通过利用2个气缸同样也能保证其功能的实现。# t2 D* e' K: b4 Y" D
( z. G4 m2 D7 q; l/ c

; r/ S% @- F: C4 @- w: K3 |4 @: ^5 z    从图3可以看出,气缸I来控制压纸吹嘴的摆动,以避免分纸吸嘴和递纸吸嘴输纸时,压纸吹嘴与纸张的干涉。小气缸II保证压纸时压纸吹嘴的运动是直上直下的,以免搓动纸张,造成乱纸。' Q. J8 a/ S- H; f
9 v: W5 S! H) c6 b0 h- Q9 p, c$ ^

, T1 M( n" q" d0 N) U  2)分纸吸嘴运动。
7 z+ k2 c" C1 O5 T& i1 b) W* `
9 `0 W& h$ O" W3 F8 o( K    分纸吸嘴机构在压纸吹嘴的协助下完成纸张的分离工作,对其运动也有着具体的要求。机构能够很好地代替原J21O8机中凸轮控制的分纸吸嘴机构,实现其功能。气缸I控制着分纸吸嘴的上下运动以保证分纸吸嘴可靠接触纸张并使其脱离纸堆。而气缸II则保证分纸吸嘴吸住纸张后能够立即快速翻转一个角度(摇头),以避免双张及多张的出现。& s8 o& }1 g' }, h8 s! {
+ F" P0 L) m) }( c% D, j3 L
5 M) N1 s" [% G3 W6 e. c$ c
' |0 G5 Q1 a/ `) e6 B! P

; d# _' T* |+ Y* V4 @  3)递纸吸纸运动。
* a/ ~0 `+ L1 J+ o1 G' D, ?) Q' H0 b+ T1 `  ~4 Y% F! w
    递纸吸嘴机构的运动相对压纸吹嘴机构和分纸吸嘴机构来说运动最为复杂,在这用3个气缸来实现其必要的运动轨迹(见图5)。首先气缸I作用控制递纸吸嘴下降到纸面上,这时吸气阀打开,吸嘴吸住纸张;再由气缸III控制吸嘴实现纸张向上及分纸吸嘴方向的运动,以使两吸嘴之间的纸张松弛,避免纸张撕破;气缸II 控制递纸吸嘴完成纸张向输纸台的转移。以上3种气动机构完全能够实现单张纸胶印机输纸机构所需实现的运动。对于单张纸胶印机来说,输纸机构的运动要保证与印刷部件运动的同步,这样才能保证EO,~U工作的顺利进行。J2108机是通过牙嵌式离合器来保证其同步的。对于所设计的气动机构来说,这种方法则不可能了。在此,可在压印滚筒轴上安装一开关凸轮来控制一行程开关以保证其同步。" t& }6 g& I0 M2 Q+ e
5 X) |* f1 D9 a. p% l
+ E. l2 @4 p  r; J& s& ]. \, F" s
  O; N# d0 a. D& D# S. p/ I
- g7 X' g. k+ q: w8 q9 W3 |
    由于本机构采用了大量的气缸,继电嚣蟹制无疑增加了控制系统的不可靠性,而PI C控制则结构紧凑、戛应快,使用安全可靠 。所以通过PLC来控制压纸吹嘴机构、分纸吸嘴机构以及递纸吸嘴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设订出PLC的梯形图。; j6 i/ _9 e6 m, {9 r2 R* h

* P" r' ?: y2 g% B3 P    图7输入端除0001接的是凸轮带动的行程开关外,其它均为各气缸的磁性开关,由此来保证气缸的顺序动作。将递纸吸嘴停止吸气以及吹气由凸轮开关控制能够保证递纸在多大速度时都能够与叼纸牙排以及前规同步。. e9 x" p0 z, ~* s

$ c. b& Q! J; j5 D6 E  3 结 语% J5 F' R1 h  S6 Y* c5 r! m  _
8 U$ g0 M' W, X
     由以上可看出,气动化结构简单易行,不但能够保证输纸机构的运动性能,而且在技术上保证了与其它部件工作的同步。由于其结构的简化,将大大地降低印刷机制成本上升,而且是由于某种原因取消了凸轮机构,可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减少了故障的隐患.& {: q) u2 v# T8 I+ p' b
4 f. D9 w7 I. m3 D6 A- Q
' e% ]* G5 a1 M. ?
0 s" y+ G  y* x, w3 `

% ~, c4 k; A) f% s( X1 _  L9 s  % q- [0 K4 t2 H' L6 u1 L0 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8 20:02:59 | 只看该作者

Re: 印刷机械给纸机设计(多家对比)

这套设计很新颖,也是发展方向;如果在关键性问题上能够得以解决,那可真是个好方案;我结合机械式的有以下观点: 送纸吸嘴与过桥皮带的速度匹配一定要考虑,这是给纸机的关键所在;送纸吸嘴气缸(气缸II)的速度能否与过桥的运行速度以及压纸轮的下压时间同步?气动的最大缺点是无法控制中间过程,也就是控制气缸的伸缩速度很麻烦,采用凸轮控制,在送纸过程中,纸张的速度是是逐渐加速的,最终达到过桥运行速度,然后在压纸轮下压住纸张过程中交给过桥,如果这个交接不好,是无法开高速的(15000转),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仿造国外的,但达不到国外的水平的原因之一;送纸吸嘴驱动凸轮有一段曲线是恒速段(加速度为零),要考虑。 和过桥交接,实际上可以采用送纸过程中的两处位置:一种 V=常数 a=0; 另一种V=0 a=0;不过大部分设计取第一种;第二种对调试要求过高;凸轮设计还要考虑加速度连续(无冲击)。

点评

游客
  发表于 2012-4-7 08:25
有见地  发表于 2012-4-7 08: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12-22 00:25:56 | 只看该作者

Re: 印刷机械给纸机设计(多家对比)

纸张经过加速后,       定位处的减速也很重要 .    现在国内好像没听说哪家有这机构的.国外的倒是多家.

点评

俺采用偏心齿轮机构减速  发表于 2014-7-24 23:45
我见过输纸皮带是变速的!用的是椭圆齿轮机构!到前规处就减速了!  发表于 2011-7-24 22: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5 18:33 , Processed in 0.05977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