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的发现:( Z u, q3 _4 c; z5 w# L4 \
3 r' ?6 ^* O! ~3 Q( d7 \
1895年11月8日W.C Roentgen利用废弃的阴极管在实验中确认荧光是由一种未知的光线生成的,在确认其为X线后的1895年12月8日发表论文,并由此在1901年或得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奖
& C. Y3 M2 m6 v, J0 n
' @) _! P& M* _& wX射线性质:% c1 r" l1 C) g. R# ^3 I6 ^
. w8 ?) U+ G( f- v
(一)物理效应:电子,电离,发热,荧光
5 u: v2 t$ x$ F1 ^) } c1 `! H+ w" u- O$ ^2 Y. x
1. 穿透作用 穿透作用是指X射线通过物质时不被吸收的能力。6 q: p8 d: [% W/ H( I! g
* Q3 b' R3 |$ S3 k- B" x8 w* i" l
2.电离作用 物质受X射线照射时,使核外电子脱离原子轨道,这种作用叫电离作用。: I; r) ~0 Y Y8 J" f3 r+ N% Q) g
5 L2 @% Z# v; R" G' e" E9 P% w
3.荧光作用 由于X射线波长很短,因此是不可见的。
% ^7 L' ~" x6 }. b* \2 o0 E5 Y) D( Y! @7 K
4.热作用物质所吸收的X射线能,大部分被转变成热能,使物体温度升高,这就是热作用。
* A0 B( ?' w0 G8 {/ g! d I/ @* y: T* _; ]
5.干涉、衍射、反射、折射作用这些作用与可见光一样。8 V9 }8 Y+ J6 d# Y! s
9 f7 |2 c6 O) v& a(二)化学效应:医学透视及医学研究
$ d' E# w- P% d4 U4 z: Q& A: r. F) X2 X5 v5 N6 R
1.感光作用同可见光一样,X射线能使胶片感光。
+ q2 s4 [: P0 S& b$ r+ M% U- w; Z+ Z% m% {
2.着色作用某些物质如铂氰化钡、铅玻璃、水晶等,经X射线长期照射后,其结晶体脱水而改变颜色,这就叫做着色作用。7 X1 I% _; z$ D3 T
1 M" D) I9 e9 b1 y' @, O
(三)生物效应’: 用于对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的放射性治疗。# s0 \ [& C( s! i
: n" p& t( R* i$ I" M当X射线照射到生物机体时,生物细胞受到抑制、破坏甚至坏死,致使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病理和生化等方面的改变,称为X射线的生物效应。! `6 f. v! X( r
4 @8 }1 k' ^ R3 \6 L/ a# U6 {. b7 g" QX射线产生的原理:
9 }$ D" m" p- E
/ ?! q1 t8 d$ I% c d, {, ?2 ^在真空射线管中,阴极钨灯丝受热后,放出自由电子。此自由电子在射线管高压电场作用下高速向阳极运动,并与阳极发生猛烈碰撞,使高速电子发生急剧减速,其部分动能转变为x光能,一光量子(hv)的形式发射出来。这就叫做x射线或俗称x光。(这里的钨灯丝,原子量高达74,熔点高达3370℃,在电子发生冲撞时可以忍耐高温)
% N3 n8 P2 [ F" i6 q; M" O
8 Y! U4 F1 g* q) W, t+ |/ U {8 p原文转自x射线检测机网:http://www.yiwujiancej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