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chnto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富士康将增加100万台机器人取代人工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1-8-4 22:21:07 | 只看该作者
lxb1212 发表于 2011-8-4 13:59
Foxconn所说的机器人,也就是生产线上面的自动,半自动机器,而非电影里面所见到的哪些超能机器人,这些自动 ...

这种机器人我们部门就正在做,做好的机器自己连续跑,工人就只管送料和取产品,,报警出错了简单的问题比如卡料什么的工人自己解决,稍微有点儿难度的技术员解决,工人大部分时间就是傻傻的站在机台旁边看着机台,一站8小时12小时,估计跳楼的都是这么单调疯了的

点评

铁未销 兄在foxconn哪个部门高就啊?  发表于 2011-8-5 1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1-8-5 15:29:52 | 只看该作者
富士康听说是相当黑,机器代替人也许是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1-8-5 21:19:15 | 只看该作者
那人来维修机械 结果不还是一样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1-8-5 22:02:53 | 只看该作者
看着大家的讨论,也谈一点点体会:

  1.制造业利润本来比较低,boss能分给咱们的本来就不多;工人们再遇上通货膨胀,房价飞天,不失望才怪!但再失望,boss们也不可能分给你再多了,因为他的利润有限。
  2.中国的企业管理现在基本上还是人制,制度更多的是摆设,谁会逢迎领导基本上升迁就很快;再加上浮夸这个毛病,所以企业很难培养出高技术的工人队伍,现阶段的学校培养就更不靠谱了;
  3.所以对富士康这样的制作业,采用机器人是个很好的替代方式,只要培养一支稍高素质的维修队伍,至少工期、产品质量不用愁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1-8-6 11:19:43 | 只看该作者
这下换机器人跳楼了,不过修修还可以继续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1-8-6 16:27:18 | 只看该作者
增加100万台机器,一方面是为了转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公司的影响吧,近几年来,跳楼事件时有发生,对形象有所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9:40:47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新闻报道不错: "揭秘富士康机器人帝国:协助而非替代人力"

http://tech.sina.com.cn/it/2011-08-06/09585891975.shtml

61岁的郭台铭依然故我,他简单的几句话,就让一场关爱员工的“街舞晚会”变成了“巨大的新闻发布会”。

  7月29日,身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2317.TW,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内地习惯称为“富士康”)董事长兼总裁,郭台铭携妻子在深圳参加公司万人晚会,情绪甚高的他口无遮拦,透露富士康将增加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数量以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明年达30万台,3年后机器人规模达100万台。

  目前,富士康仅有1万台机器人,一年内引入30万台机器人,以保守价格估算,鸿海需投入巨资约300亿元人民币;同时,作为全球代工航母,鸿海集团位列2011年财富500强第60位,2010年营收约951.9亿美元,全球员工总人数接近120万,大陆员工逾100万,仅深圳一地就超过40万。

  这条消息的“爆炸性”可想而知。

  毋庸置疑,一年前因员工频频“坠楼”引发的富士康转型仍在提速,而业界的疑问是“机器人”时代是否真的到来。考虑到7月11日,鸿海集团刚刚宣布投入100亿元人民币(合15.5亿美元)用于赛博数码广场(Cybermart)的品牌零售店建设,新增加的300亿元投入,鸿海的现金流能否足够?

  四项转型:机器人呼之欲出

  一年多前的2010年3月,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开始爆发,截至到当年6月底,前后约13起事件,让强硬如郭台铭、强大如富士康也不得不“低下头”来,于2010年5月底带领全球媒体参观公司深圳龙华总部。

  从当下向前追溯,一年多来,郭台铭采取的应对举措主要有四:提高员工工资,深圳逾85%以上的工人底薪由每月不足1000元调高至2000元以上;加快富士康产业布局调整,北上河南、西进成都、重庆等员工薪酬较低的中西部省份;内部开展关爱员工系列活动,包括宿舍管理外包,建立员工心理咨询中心,举办更多体育、街舞等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启动机器人战略。

  其中,前三项举措,外界有目共睹;而机器人战略则更多潜藏在富士康的转型战略下。

  按照彼时的描述,富士康深圳总部将加速转型,龙华、观澜两个厂区将成为“产品技术研发、销售展示及人员训练、模具制造技术研发和新设备与自动化制造研发中心,新产品量式生产基地”。此外,富士康还将进军新材料、新能源领域,深圳两个厂区是重要研发中心。而为了提高薄如刀刃般的利润率(3%~4%),一直期望打通产业链“最后一公里”的富士康,新设立通路事业群及电子商务部门。

  一年后,郭台铭的讲话再次肯定了前述转型,唯一的“猛料”是其新抛出的“机器人战略”。

  郭台铭所称的“机器人”,在富士康内部被称为Foxbot,由于郭并未对外仔细描述机器人战略的具体内容,外界多将其与“富士康深圳一号”机器人关联起来。

  “富士康深圳一号”最初与公众见面始于2006年10月的深圳高交会。彼时,作为富士康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机器人原型,该款机器人深情款款地在展台上演奏了中国名曲《茉莉花》,显示其具备相当的复杂工艺操作水平。

  而此次郭台铭刻意强调产线3年引入100万台机器人,释放出公司科技转型及渠道战略进度的“并不如人意”。毕竟,新能源、新材料的研发非一朝一夕之功,商业应用前景更与国家的相关政策息息相关;而十多年前即开始渠道布局的富士康通路建设,所遇到的困难亦远比规划复杂(详见2011年7月25日C3版《五路遇阻 富士康“失陷”最后一公里》)。

  从这个角度出发,生产线3年引入100万台机器人,似已成为郭台铭认为富士康科技转型提速的“突破口”。毕竟,相对于在流通领域并未取得足够积累的富士康来说,已开展至少5年的富士康机器人研究,由公司一向擅长的IE(工业工程)研发、模具设计及规模制造作为保证,有助于其“机器人”战略的实现。

  机器人计划:协助而非替代

  尽管郭台铭对于富士康Foxbot战略语焉不详,但据《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方采访,该战略的基本框架仍然比较清楚。

  首先,从定位上来说,富士康机器人不是为了裁减雇员,而是为了减少员工枯燥、简单工序的重复程度。

  “富士康在大陆最宝贵的财富仍然是100多万名产业工人。”不愿透露姓名的富士康内部知情人士表示,“富士康机器人在新建的成都工厂也有使用,但参观过生产线的人都知道,为iPhone带来众多粉丝和追随者的外壳抛光工艺,机器人基本无能为力,更多要靠工人手工操作。”

  所谓“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

  “抛光车间的那些年轻工人,刚开始进入车间时,手上都满是磨出的血泡,让人看着非常心疼。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培训及适应后,才能减少对手掌的损害程度。”该人士说。

  而互联网上传出的iPhone6样机图上,如透明的新材料引入固然是关键,抛光工艺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

  其次,100万台富士康机器人不会从外购买,而是由富士康SHZBG(Super Precision Mechanical Business Group,鸿超准产品事业群)自主研发及制造。

  来自富士康官网对SHZBG的介绍称,该事业群掌握世界领先的精密模具设计制造、机器人 & 自动化设备机构/控制系统研发、光电/光通讯技术、塑胶/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等。早在2007年1月15日,SHZBG AR(Automation Robotic,自动化机器人)事业处就已成立,主要产品为工业用机。

  再次,100万台机器人绝大多数会以低层级为主,但不排除个别智能程度较高。

  7月29日晚会上,郭台铭透露,富士康的100万台机器人将主要用在喷涂、焊接、装配等工序上。显然,这些工序重复操作多,比较枯燥,但功能相对简单。而富士康已经投入使用的1万台机器人也主要用于这些环节。

  军备竞赛:蛋糕or稻草

  当然,外界之所以认定富士康Foxbot战略推进困难,还有诸多判断理由。

  “短短几年之内,苹果手机已经推出了四代,这也是电子工业和汽车生产的最大不同。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模具和生产工艺需要不断变化,投入资金巨大的机器人虽然很耐用,但显然很难满足灵活调整的需要。”上述知情人士称,“与此不同,目前全球机器人研发及使用水平最高的日本、德国,使用者主要是丰田及德系众多知名汽车厂商,汽车厂商的生产线虽然也有车型的不同,但基本上标准化程度比较高,3年小改款、5年大改款,较长的工艺流程调整时间保证了机器人的使用频度比较持久。”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300024.SZ,下称“新松机器人”)是国内目前唯一形成了工业机器人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该公司2010年实现营收约5.52亿元,2011年中期营收同比增长52%。即便如此,该公司现有年产能不超过1000台(套)。相形之下,富士康到2012年引入30万台机器人的巨大需求,远非一般供应商所能提供。

  “根据型号、功能、复杂程度的不同,国产机器人的每台售价高可达六七十万元,低则十几万元。如果富士康所需机器人的功能不过于复杂,通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其产品成本有望控制在10万元/台以内。”不愿具名的业内知情人士称。

  如此估算,富士康2012年引入30万台机器人,至少需要投资300亿元;而3年100万台的计划,则至少需要投资1000亿元。

  这绝非一个小数字,即便对于财大气粗的富士康来说。

  “鸿海集团的现金流还不错,但是比较紧张。如果要运用流动资金来购买机器人,公司财务压力会很大,而且由于这笔投资不是马上能够消化得了,成本增加可能会使公司的毛利进一步降低,或许要8年才能分摊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分析鸿海精密的财报称,机器人战略或将进一步限制富士康的其他大规模投资,2012年的财报也将更加难看。

  林江的解读可谓中肯。但对于郭台铭来说,他心里或许还有另一本账。

  经过2010年的调薪之后,富士康深圳员工绝大多数底薪2000元/月起,绝大多数工人包括加班费、保险等在内,人工支出每月将超过3000元。考虑到富士康生产线一天24小时不停产的“三班倒”原则,工人休息时间除外,深圳一条生产线3个工人一年的支出在10.8万元以上,如果这3个工人的简单重复劳作工序可由机器人所代替,一台成本10万元以内的机器人投资无疑相当合算。

  此外,比亚迪作为富士康目前在国内最大的手机代工竞争对手,2011 年,该公司需要偿还银行的借款为113.63亿元,整个集团一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约62.55%,相对于2009年底的52.96%、2010年底的 60.06%,进一步上升(详见2011年7月11日本报C1版《比亚迪泡沫》)。

  是带来公司新业务、压缩工人工资支出、通过“军备竞赛”挤压竞争对手的“蛋糕”,还是发展中增加公司现金压力、影响其他投资的“稻草”,富士康Foxbot战略的轻与重,或许只有2012年才能解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9:41:39 | 只看该作者
(续)

富士康武汉园区F区,某冲压车间的刘向(化名)成了一名特殊的“监工”,他每天都要操控一台机器人,在生产电脑机箱的流水线上进行作业。

  这台机器人是一台6轴机械手,是目前能实现任意运动方向与角度的最佳自动化设备。该机器人由电脑控制,通过编程人员进行调试后,能模拟人的操作,对流水线上运来的钢板进行冲压加工。

  “这机器操作速度比人慢,只能顶半个人,不过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会累。人是要累的,累了得休息。”刘向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在厂区有少量岗位已用上机器人,它们分布在各厂区产线上。

  刘向监控的这台机器人,是从国外进口的:“具体什么牌子不清楚,只看见上面写着一些洋文。”其造价20多万元,属于富士康厂区较高端的机器人,据刘向说,这种机器人生产的次品率比人工操作高一些,因为“比较容易出问题”。

  据了解,富士康武汉科技园自2008年起开始在冲压、成型、涂装等产线引进机器人。零散分布,并配合人工生产。目前,武汉科技园主要从事相机、台式电脑等产品生产,机器人相对适用。而刘向称,未来该园区还将会进一步增加机器人,但具体数量未定。

  事实上,未来将进一步增加的机器人,基本可以确定将由富士康自己制造,按照公司目前所称的应用生产环节,这些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会太高,外形像一个机械臂,通常称为单臂机器人,估计每台造价约为10万元以内。

  据刘向分析,这个富士康内部称之为FOXBOT的机器人在工作效率上,目前一台相当于一个普工24小时的工作量。但机器人可以24小时工作,而富士康工厂目前则采取工人一天24小时三班倒制,满打满算一台机器人相当于3个普工一天的工作量。以一台高级的机器人平均价格20万元,工人年薪4万左右来计算,那么一台机器人第一年的投入成本相当于5个普工一年的工资成本,但由于机器人属于第一年一次性投入(第二年只需投放维护、调试成本),因此机器人使用年限越长(一般为5~10年),对人力成本的下降越明显。不过,考虑到机器人“每次换一个机模,调试时间都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工时的延误损失,也抵消了一部分节省的人力成本费用”。

  目前来看,富士康3年制造100万台机器人的重担将落在鸿超准事业群身上。据了解,富士康科技集团的机器人由富士康旗下鸿超准事业群(SHZBG)负责研发。鸿超准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生产设备与机器的事业群,该事业群为富士康科技集团的生产线提供模具、刀具、金属加工等产品。该事业群年产值约为鸿海集团的十分之一,但其技术水平却在全球领先,代表了富士康的核心竞争力。

  而富士康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社会招聘中,也多出了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技术岗位——机器人应用工程师,日常主要是维护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正常运转。而富士康晋城工业园自动化机器人事业处还与相关院校合作建立了“机器人实训生产车间”,专门培训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不过,现实与未来的趋势总是有些落差,在现实运用中,刘向们的感觉难言满意。

  富士康深圳龙华园区工程研发部门陆烨(化名),早在2007年初就看到过富士康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当时觉得好强大,我想这个机器人技术方面应该在国内算不错的了。”2009年,他所在的研发部也安装了一台组合型机器人。

  “这台机器人其实是一个加工中心,它是独立的,需要一个服务员来操作。”陆烨说,但实际上,该机器人的使用率并不高,近半个月以来,这台机器人一直在“休假”。原因在于,陆烨的部门负责开发模具等,产品款型变化较快,功能相对单一的机器人暂时无法代替灵巧的手工。

  但显然,富士康的研发实力绝不止于此。机器人的“智商”和动手能力其实与其身价或者说制造成本呈紧密正相关。

  2006年之前,富士康曾从国外引进了各种类型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喷涂、焊接、装配及搬运、取放等生产现场,但经过大规模试用,最终发现这些机器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为制造出符合要求的机器人,富士康开始自主研发,经过努力,2006年10月深交会,富士康就推出了会演奏乐曲的FOXBOT工业机器人,并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2007年10月的深交会,富士康展台上的绿色小恐龙Pleo吸引了一大群孩子围观。这个小东西是只两周大的圆顶龙宝宝,走路一晃一晃,见人会高兴地抬头摇尾巴,被骂的时候会伤心地低头垂尾,睡觉时会打呼噜,一觉醒来会伸伸懒腰。早在2006年底,美国《时代》杂志将其评选为最有创意的科技玩具,在美国,它的售价高达300美元。而在这个机器人身上有7个微处理芯片、14个马达、38个感应器。

  这也表明富士康早就掌握了最佳化结构设计、精密加工技术及PC-based运动控制系统。由于操作精度不错、稳定性强,由此制造的机器人可以承接生产线精密零件的组装任务,更可替代人工在喷涂、焊接等不良工作环境中工作,并可与数控超精密铣床等工作母机结合制造模具,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替代部分非技术工人。

  机器人距离我们的生活到底有多远?

  眼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更多还是通过影视科幻作品来体验和衡量。2004年,一部由艾萨克· 阿西莫夫短篇小说《I,Robot》(即《我,机器人》)改编的科幻电影上映,故事背景设定在2035 年,彼时,地球上每15人就拥有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机器工人、机器助理无处不在,它们甚至渗入家庭,担当保姆、护理,而影片主人公与机器人发生了感情纠葛。

  如果说科幻电影还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那么,对于富士康3年内生产线引入100万台机器人来说,真实性如在身边。当下,富士康在大陆的员工超过100万人,3年后,即便这一数字有所增长,人均近一台机器人的接触机会,还是将我们拉向并不遥远的机器人时代。

  当然,受限于人工智能系统的研发水平和实验室技术到大规模商用的距离,工业机器人的普遍使用也许尚需时日。但规模化生产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迅速降低“简单机器人”的制造成本,进而推动更多资金进入这一领域,促使其快速发展。

  机器人(300024.SZ)作为国内唯一机器人领域的上市公司,其2011年中期营收同比增长52%、净利润同比增长54%,显示了良好的业绩增长。而在日本领先的川崎机器人有限公司发展过程中,从1969年投产第一台到1990年下线第1万台机器人,用了21年;但从2006年第7万台到2007年第8万台,时间只用了1年。

  从这层意义上说,“I Robot”时代正加速到来。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居民的收入倍增时期,企业人力成本的不断推高将是必然。这种情形下,对于期望24小时不停班生产的工业企业来说,1台机器人的售价只需达到3名简单操作工人的年工资,机器人工业时代就将轰然来临。

  诚然,我国还没有类似日本当年鼓励大资金开设“机器人租赁公司”的优惠推广政策,机器人的操作水平也相对初级,但蓝领工人操作水平升级、机器人研发升级、产业基金投资关注,恐怕已近在眼前。对于利润微薄的国内大批中小企业来说,制造业“I Robot”时代的到来,恐怕是比OEM(代工生产)到ODM(原始设计制造)更需认真重视的转型节点。(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1-8-6 21:51:4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富士康就有很多机器人(机械手),主要是用来做产品的拿放和传递,精心的东西还是要靠人来做,对于我们做自动化设备的来说根本没有太大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1-8-7 10:27:13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多人去那里?是接续开分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9-27 21:25 , Processed in 0.05307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