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能 于 2011-4-14 23:16 编辑 - U" b( {5 ^7 w+ ~; K" B6 b3 r
! A: c- ~: J, X; f这跟油压机相似,不过载荷是反向的。- N: {* M8 y+ e% \3 o+ e! r h
但我们首先不考虑压杆稳定,只考虑弯曲。
5 Y T- H$ L% A5 I, t作用在顶端上的150吨力,如果偏离H钢轴心线一个微小夹角,会在底部产生多大的弯矩呢?
0 ~9 h5 S* X7 u' {/ H' N$ i5 Z假设偏角为0.5°,那么在底端产生弯矩sin0.5°*1.8m*150WN=23560Nm。9 o+ o0 k/ |& s5 q
再假设顶端载荷偏离形心10mm,则又在全长产生弯矩150WN*0.01m=15000Nm。8 f8 A3 @8 f, F$ p; k4 X. L
共计在弱轴Wy上产生弯曲应力38560Nm / 233 cm^3 = 165MPa。
* q4 M; U" h: _3 s- A5 P要命的是,这时候柱子已经有挠度,中间截面向水平移动了一点,那么顶端载荷在中间截面上,是不是又产生了弯矩呢?这个咱考虑不过来,就先不考虑了。3 O; T) w' |) j( R
设假若产生扭矩,则有可能是sin0.5°*150WN*0.01m=150Nm,这个有点小哈,咱们就忽略它先。
- w" q! z) W. b6 N H还有压应力150WN/8100mm^2=185MPa。 R \" R; A% M+ W) z- @
再加上制造安装偏差,及H钢在全长上的形状误差,在相应截面上又产生应力。. Q# m* w- K `! i# R' ?
但是,你怎么能肯定偏角会小于0.5°,而偏心会小于10mm?4 B0 b z! ~' o9 e
所以问题麻烦去了,楼主这个设计若贸然就画图拿去制造,后果不堪设想。
' _3 a+ {' t" @* r, O再看压杆稳定,它的公式是从“梁”的公式推导出来的,所以压杆稳定不是压杆的问题,而是梁的问题。# A3 D- C N, b* B
' @. m( J& R6 Y: T6 c建议用桁架结构,首先构造几何不变体系(三角形格子),将长立柱分割成短立柱,最好分割成压应力控制的短粗杆,咱不会算稳定,还不会算压缩么,呵呵。
% a# F8 F" {+ W1 M' V% |* k9 F其次精心设计梁柱节点,保证梁上的弯矩别传递到立柱上,这样你的立柱就是“纯立柱”了,理论就可以用上了。
; Q# P- K+ O5 k. d3 m* d. m/ e立柱是解决了,再来算梁,得保证梁是梁,别变成轴了,若是如H钢这种开口截面,变成轴就脆弱了。5 Q" |- U3 `! m
最后设计所有节点,节点若顶在H钢的翅膀上,得用加强板加强翅膀,因为此时翅膀从截面看,又是悬臂梁。5 Q% @& u- N" V/ ^1 {! E
3 i1 f. O9 ^' ~5 C# M" n
从整体到个体,从上面到下面,从中间截面到局部节点,所有的地方都考虑周全了,基本就没事了,再出事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俺向来信命,觉得人算不如天算,所以地震计算还是免了,料想没有人会在发地震时开机。再说了,美国世贸大厦设计的不好么?不还是照样塌了?上海的那个大厦,吸取了911教训做的设计,据说飞机撞也没事,但它真的能固若金汤么?人真的能胜天么?笑话!
- T% ?4 B4 i3 O& a2 s, j0 C4 p: F8 P于是敝人的哲学体系就完备了,“尽人事而听天命”。" z- G1 ]0 B! O" x, E! D8 ?% Y
4 C) O4 ^4 l' j; Q
我没有设计过这种重型结构,并且在工作中也几乎都用不上做这种设计和计算,以上纯粹是纸上谈兵。
# ^1 ~7 g1 z$ X7 W" p8 T'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