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钢铁冶金储运与精炼设备炉衬材料长寿高效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武钢取向硅钢制造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化”项目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武汉科技大学,一个省属重点高校,能够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大奖,一时声誉鹊起。 不久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高校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统计排序》,武汉科技大学位列全国第25名,成为同类高校中的排头兵。记者日前走进武汉科技大学,探寻其两年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背后的奥秘。
冶金行业需求中突破
武汉科技大学获得的三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全部是钢铁冶金领域的科研成果。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孔建益教授说:“立足冶金显优势,服务行业求发展,是学校科技攻关选题立项的一个原则。” 硅钢是重要的功能性材料。小到日常家电中的电机设备,大到输变电大中型变电器,其中主要材料都需要硅钢。尤其是取向硅钢,只有用它才能让电能损耗在转化时达到最小,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这一技术只有少数国家拥有,全球只有10来家企业能生产。而目前我国的取向硅钢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影响到我国机电和能源产业的发展。 武汉科技大学与武汉钢铁集团联合攻关,在全面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基础上,实行再创新,自主开发了四大系列取向硅钢产品及制造技术,彻底改变了武钢取向硅钢生产受引进专利技术束缚的局面。目前,“武钢取向硅钢制造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化”技术成为国内唯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几年,武科大上下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在选题立项上向钢铁冶金行业靠拢,确定科研重点,做别人不做的冷门偏门项目。只要行业有需求,武科大的科研队伍就迎难而上,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武科大整体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跻身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钢铁特色学科里淘金
武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刘华才教授介绍,“武汉科技大学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保持学科专业之间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从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湖北工艺学堂到1958年组建武汉钢铁学院,再到1995年两校合并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9年定名武汉科技大学,纵观武科大的发展历程,学校因“钢铁”而生,行业基础尽在钢铁之中,优势也尽在钢铁之中,近年来学校取得的科研成果也多出自这些优势学科。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其相关学科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其中高温耐火材料的研究在国际上都处于前沿地位。1990年,由该校祝洪喜教授带头,依托耐火材料学科优势,立项研究高强度铝碳化硅砖以满足武钢新三号炉建设需要,开始理论与技术上的研究。2008年,“钢铁冶金储运与精炼设备炉衬材料长寿高效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武钢取向硅钢制造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化”项目也凝聚了诸多武科大人的心血。1974年,武钢开始引进硅钢生产技术,1978年正式投入生产。等到完全掌握硅钢技术并完成技术再创新,历时30多年。此项成果的应用,打破了国际技术壁垒,不仅推动了钢铁工业科技进步,还支撑了我国机电和能源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几百亿元的经济效益。 2000年,原国家冶金局将“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列为冶金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以钢铁冶金特色鲜明的武汉科技大学为主持单位。张一敏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经过七年系统攻关研究,项目获得该校十年来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围绕钢铁冶金做文章,从优势学科里淘金”。近两年,武汉科技大学共获28项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五项科技进步一等奖全部与钢铁冶金有关。近期承担的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资助项目“天然镁橄榄石制备高性能耐火材料基础研究”也体现了学校耐火材料领域的优势。
搭建校内外科研平台
近年来,各种高新技术在钢铁冶金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给钢铁行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武汉科技大学在全校树立“大科学”理念,通过在校内加强学科融合、在校外加强校企合作,搭建了科学研究的大平台。 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整合。学校加强钢铁冶金学科与材料、机械、化工、自动化、控制等学科的联合,成立“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冶金装备及其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冶金自动化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大平台,促进学科交叉渗透。 学校与企业实现“双赢”:企业技术难题成为教授科研课题,企业车间成为教授研发平台;教授成为企业技术顾问,科研成果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武汉科技大学先后与武钢、柳钢、新冶钢、水钢、韶钢、广钢、山西海鑫等国内特大型企业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武钢成立钢铁新技术研究院,与韶钢成立炼铁技术研究所。 据了解,此项目形成的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武钢、宝钢等56家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提高了设备寿命和钢质量,为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和钢铁企业增加了产值和利润,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