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5# 五民
' d2 D2 V* B% |/ x- v w- e+ r2 y3 }+ ]1 `/ X1 n" L* J2 W# ?
看来大家还是喜欢快餐速食文化呀, 。' `: ` U* [: O" G9 H; B: f
李特文那个版本,好像并没有对滑动率做特别明确的说明,没找到也是正常的。* ], E5 D8 r K+ @$ F( ~
4 v, i! k3 n) {3 F2 ~
现在我简单总结回答一下你的问题:7 G: _% }( |% y& u' ^
1 滑动率首先与齿廓曲线的种类有关,不同形状的齿廓曲线滑动率的性质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渐开线齿轮副的滑动率在不同的啮合点处是不同的,摆线齿轮副的滑动率在啮合线上任一点处都是相同的。因此与渐开线相比,摆线齿轮的磨损是比较均匀的,这也是摆线齿轮在仪表中用的比较广泛的原因之一。
4 s0 k% S* d+ | K; {, S7 a, n; S( z2 对于同一种齿廓曲线不同的齿廓参数滑动率是不同的。比如渐开线齿轮副的滑动率除了与1中提到的啮合点的位置有关外,还与基圆半径和压力角有关。5 o+ ]$ E6 g$ O- n+ {5 f& |) Z5 ~
3 滑动率需要控制在多大的范围内?实际上这个没有特定的说法,而且一般也不这样说。正如前两点所说的,不同齿廓曲线的滑动率性质都是不同的,因此没有可比性。另外对与渐开线来说,对应啮合点从节点到啮合端点的变化,一个齿面的滑动率从0到1变化,另一个齿面从0到负无穷大变化。因此不存在控制在多大的范围这样一个概念,更多的是通过相对比较来衡量齿轮副质量的高低。! K8 t3 [3 S( d* \' [7 \0 U, p1 b
0 G* B& z, K( R& ~. l
其实这些都是从推导的公式中可以直接观察得出的,要想深入理解还是得从公式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