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重新设计了系统,油泵排量加大到136L/min,设定压力为10MPa,现在有杆腔进油油缸移动速度是1.4米/秒,无杆腔进油油缸移动速度是0.9米/秒,还是出现一冲一冲的现象,在有杆腔一侧加了一个节流阀,一冲一冲的现象好点,但速度慢下来了,只有0.8米/秒,我们用但阀是行程比例阀,控制精度很高,但一冲一冲现象还是没解决好,而且现在油泵加大后,因为是用溢流阀直接设定为10MPa,油泵发热量巨大,十几分钟后油泵烫的就手摸不上去,请问该如何解决”+ k6 ^% i% _. h; B( ?2 K) Z- e2 [3 N) c
第一,我按136L/min的流量全部进入到油缸大腔计算,不考虑容积效率,活塞杆速度应该是0.95m/s;又因为大小腔面积比是1.68,故小腔进油时的速度是1.6m/s;由你提供的0.9m/s及1.4m/s来看,整个系统基本上没有溢流,绝大部分流量参与了循环;
! N1 W# W6 F, j% `% a( O" g a W由此推断,应该与流量关系不大。
! e9 P1 x- \. p. _$ M0 T如果你还不死心,有一个办法可以推断一下:把O型的比例阀换成P型的比例阀,构建一个液压差动回路,增大活塞杆伸出的速度;泵流量136L/min,加上又上差动回路,如果活塞杆伸出时还爬行,我觉得就绝对不是流量的问题。
2 R" S4 W3 {: {/ y3 ?7 G第二,既然大腔进油抖动,小腔进油不抖动,这区别就于:小腔面积小,推动相同的负载时,起得压力就大;而大腔面积大,推动相同的负载,起的压力就小,可以肯定的是大的压力衰减要比小压力衰减历时时间长。) Q i8 b+ ]3 X4 m4 k+ e
“非池中”分析的很对,大腔进油,起压,推动活塞杆加速,然后无杆腔容积增大,压力降低,活塞杆有减速,如此循环,造成爬行,而大腔由于面积大,起压比小腔进油时要低,也就意味着,大腔的压力衰减要快!
/ B2 y, O& {! O" T 因此,我觉得只要在油缸小腔端加一背压阀(此背压阀的压力可如此设定,即加此阀后,使得油缸大腔的推动压力与小腔进油时压力相等),而无需在油缸两端加单向节流阀!1 f7 n# p. Y: x# Z
不知分析的对不,楼主可以试验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