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蓝色童话 于 2010-6-3 15:33 编辑0 ^. Q2 y4 n% U, q, S9 p% {3 A/ \ " S4 {8 d* K E 二、存在问题8 f6 @, c, E& o: W- Z! a2 _7 ^! Y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波及,使液气密产业持续多年的高增长态势出现了拐点。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约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增速回落10个百分点;行业重点联系的95家企业,2008年亏损面为10.5%,有23%的企业产值和销售额下降,三分之一的企业利税总额下滑,行业整体利税总额与上年基本持平,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下降4.5个百分点。( p8 x# x2 y( J: K+ d8 @9 j" I - ^% c/ P* x. }4 R3 l4 ~& d 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液压市场需求的萎缩,使多年来产业因快速发展而积累下来的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工艺和基础材料水平滞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产能相对过剩以及自主创新产品缺乏推广应用政策、主配关系处理不协调等深层次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现实情况表明,仅靠市场增量来支撑产业发展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液压产业要求变革的意愿空前强烈。这也是中国液压产业从产品制造大国向产品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既无法回避,同时又十分紧迫。 & {: p3 @4 ]+ S& d: m) w& i 7 ]$ n7 J2 c d从调研情况看,液压行业存在的问题与整个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 e* h5 {, m$ E. K0 y " G/ M7 G, V$ E+ ^" b3 i5 u/ d(一)液压行业缺乏指向明晰的发展战略 % v" O7 {8 u% [4 E1 V0 b在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包括液气密在内的基础件从来就没有得到过重中之重和真正意义上的优先发展的待遇。无论是在“以市场换技术”还是以其他名义的技术引进过程中,在如何将引进技术转化为“自主能力”或“自我所有”的主观诉求方面,我们与其他一些后发工业国家(特别是韩国)相比有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就是在产业政策上,缺乏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以促进自主技术能力提高的战略构想和与之相配套的强力、持续和有效的扶持手段。 f* v, {+ _2 _6 A4 X3 Q& t5 q& d3 s6 s& U- q4 `: r 当液压企业整体还处在幼稚的成长期时,特别是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实力悬殊过大时,仅靠企业自我滚动式发展所形成的积累,无力实现技术能力的大幅提升。用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理事长沙宝森的话说,鉴于液压行业的特点,没有政府行为,单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不可能在高端市场形成国际竞争力抑或是性价比上的比较优势,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将是缓慢或者是自然进化的过程。但是在市场生态环境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液压产业要实现突变,必须借助强大外力的推动。 . ?! u8 e9 \3 A: w( w4 o9 U+ c1 c6 H- o) i. @ (二)行业缺乏支柱型企业,集中度低,竞争能力不足: H$ R9 T1 r3 O! a1 { 由于固有的特质以及长期发展战略的缺失,使得包括液压行业在内的基础件产业,长期处于一种自然进化的状态甚至是有走向边缘化的趋势。在国内重大装备的攻关项目中,包括液压产品在内的基础件通常会被列入进口项下,很难得到切实的支持和发展机遇。1 Y) r- H# G& z9 q7 z& e
6 n5 I9 y: m4 m5 O0 B0 |目前,国内从事液压产品生产的规模以上企业有千余家。由于市场集中度低,无法抬高进入门槛,致使企业多集中在中低端的市场层面。而生产与制造技术同质化所造成的产品差异不大,使企业之间相互纠结缠绕,很难造就脱颖而出者。上千家模样相差不多的企业的累加并不足给这个产业带来期冀中的变化。只有在其中增加个性化的成分,才会使整个产业变得丰富多彩。 ( C5 G* k2 s6 }# l- J 4 x* E% D/ N% q时至今日,液压行业尚无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年产值在5亿元的企业也屈指可数。尽管企业数量众多,但全行业500多亿的年总产值尚不及德国力士乐一家企业在全球的年销售额。如此实力的对抗结果也就很容易想到了。! j& |4 y9 E( y! o4 g 8 q5 W: l+ u( U! K3 ` 企业单体不强不仅丧失了与主机厂进行有效配套的可能,也无法形成对市场的调控能力并具备与国际强势企业竞争的实力和话语权。尽管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十分复杂,但这种现实也使企业退出机制基本失效,没有企业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生存,也没有企业可以一骑领先。 ( k: J- O* f# M: Z7 }9 V4 }这种局面的长期无法改变,使得一些长期受制于进口液压部件的主机厂以及其他产业的资金开始成规模地进入。据悉,三一重工已经投资10多亿元布局自己的液压部件生产基地。其他如龙工、厦工、南京精诚等企业都有类似的考虑。 % T* G9 u& C' a5 C: y$ N6 v2 U% F 9 ?4 c5 `) t1 c0 f$ A! P(三)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4 [1 h% I) ?# ~目前,液压行业向市场提供和出口的主要产品,仍是延用20年前引进的技术。对于工程机械、冶金机械等行业在高端产品方面的需求,国内企业的配套服务能力明显欠缺,用户的需求还主要依赖于进口产品。而技术上的差距使中国成为世界液压产品制造大国之一的同时,距液压产品制造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液压行业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大致为以下几点:' p- r0 i# n8 Y6 }+ F* \; C' h, ^ . p6 N1 @7 ?* t$ h 1.液压行业处于竞争僵局之中,靠企业自身无力完成产业升级的主观和客观要求: J- X9 Y6 R+ R3 w. G 液压行业有上千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但市场竞争的格局却泾渭分明,即呈现出“狼与狼”(外资企业之间)和“羊与羊”(国内企业之间)的缠斗,而“羊与狼”之间的竞争并不典型。5 f0 n4 i; p d6 ^4 H1 k4 p* g \# P ( \- z- W1 x7 L, [* S% q 外资企业尽管数量不多,但以技术和制造方面的优势掌握着高端市场的绝对控制权,获利丰厚。不仅如此,他们还以零部件为手段,对国内的主机竞争者进行打压和控制。而国内企业以现有的技术与制造实力只能进入市场的中低端。但由于产品的同质化,使争夺市场份额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中之重。当产能增加与市场容量增加之间不再匹配时,产品价格的不断走低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就导致企业赢利能力的不断下降,如此往复,必然陷入到一种恶性的循环之中。而当选择并习惯了这种生态环境下的生存方式时,就造成了“羊再也无力抬头看到那树枝上的嫩叶”的景象。长期被压制于市场生物链的低端,不仅削弱了企业的肌体,还严重打击了意志力,无力顾及技术进步,无力将筹码投入到研发上来。而且,这种生存方式还将造成存量资源的效益发挥受到极大限制以及对资源的浪费。% N ~: o; X3 d p; W# f0 X
# x9 n9 I g4 v. f$ k9 v% K- E' e/ w. I调研中发现,大多数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资金在销售额中的占比)不足2%,而且在这有限的资金中,还会出现因各种原因被挪用的情况。! {: Y2 X" p- R$ D
! r- ?0 P% ?4 i& ]7 w由此种种,就造成目前液压行业中原创性技术成果甚少,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国内企业只能在相互的撕扯中,视他人坐收渔利。在国内工程机械高端产品中,70%的利润被进口零部件吞噬的道理也就在其中了。9 n) O, n! p% m& B! X; n
! f' c* D/ V! ^! ^& m4 a2 .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不利 ! V, {" R6 u" {实际上,目前的中国工业是两类企业的结合体:一方面是少数创新型企业;另一方面是大量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产品制造商和组装商。国家统计局对299 995家中国工业企业2004~2006年的情况进行的一次大型调查发现,53%的被调查的大型企业、86%的中型企业以及96%的小型企业都没有持续的研发活动。与技术引进相配合,国内企业也投资于进口技术的消化吸收,但大中型企业在进口技术的消化吸收方面的投入微不足道(仅为销售收入的0.03%~0.04%),而且在过去十年中没有什么提高。 ) b5 J' F" c$ o# e' u & e9 o9 B5 B1 G- C9 [目前,国内液压行业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据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袁才富董事长介绍,他们现在重新分析研究20多年前引进的力士乐公司图纸时,仍会得到不少的启发和收获,在产品设计上还有诸多可以借鉴的内容。正是由于上海立新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其强调精品意识以及崇尚产品质量的良好传统,使企业的上升势头迅猛。不追求绝对的产品数量,在差异化中寻找企业的发展契机,使上海立新避开了残酷的价格战。这一做法对其他国内液压企业很有借鉴价值。 7 z3 B7 P# t' k# L . i+ ]# ^1 }- h; ^7 C所有的技术上的后进国家都是从引进、采用和吸收外国技术开始赶超的,但其中的成功者都能保证,当它们被已占据全球市场的先行者视为威胁时,它们的国内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足以使其继续向国际技术前沿迈进。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就处于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中国目前似乎正在迅速接近这个关键点,但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看来还不足以应对这样的挑战,起码从液压行业的情况看是如此。4 U9 W6 k5 J$ C5 n4 @1 Z % l( J7 W% A* W 现实是,随着中国液压产业大国地位的确立,使国内赢得国际上先进技术的难度正不断加大。30年前,当国内的产业能力还处于初始阶段,不具备对市场先行者形成冲击和竞争能力时,国内产业所面对的发展环境是相对宽松的,也才成就了上世纪80年代大批量的技术引进。而目前,技术引进环境已发生了根本变化。诸如力士乐、川崎这样的国际液压强势企业向国内企业转让技术的操作难度明显加大。因此,对已引进技术的深入认知、扬弃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升华仍是一项长期、有价值的工作。在学习与借鉴中接近领先者,再实现超越。6 N5 V# R' X. R6 N% `, o
5 q U1 [2 R& X' E/ J3. 液压行业在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服务领域缺位* X* f; g, f/ H- ^) n1 I 随着科研体制的改革,诸如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等与行业相关的研究机构,职能都发生了变化。液压行业的共性技术研究基本处于停滞和真空状态。 7 Y: i" g: K/ c1 u7 P& J: _. D; y- d0 L. s# |# x9 [- z- K 据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检验中心郭洪凌主任介绍,该所的检验中心是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检测机构。目前,该检测中心的检测工作并不能保持常态运转。用他的话说,能将检测设备保留下来就已经不容易了。一年仅用于检测设备的场地花费就需要十多万元,没有经费的保证,检测中心的运转是无法维持的,因为,检测中心并不是一个公益性的机构。3 T8 Z& g: R6 J% n# z
6 l' s$ z& D1 Y1 }! R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黄兴院长也坦承,对于共性技术的研究已经不是转制后的院所可以完全承担的任务了。 # W# D$ {$ K$ a( k% b Z0 w- C1 B0 {* A6 g据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理事长沙宝森介绍,目前,试验能力的不足已经对新产品的开发造成了影响。一些新开发的产品在国内甚至不具备试验能力。 $ h2 F# A! F, ^$ l5 K& P+ y: y( B z/ } 4.产、学、研、用结合效果不尽如人意3 E" n ]! N% T3 ]) g% \0 S- i 现实情况表明,在概念上追求的产、学、研、用结合的科研攻关方式,在操作中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各方因不同的出发点和诉求,往往无法形成有效的利益对接。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四方”结合的方式,必须再加上一方──政府,构成“五方”结合,才有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说,让政府在其中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 q( o/ f. N% g, b' k % q" C9 n1 Z# R0 W 5.国产新产品在推广应用中举步维艰 2 A. o( C6 o$ Q& B& A主机用户,特别是一些大型、关键设备的业主,对选配国内自主研发的新产品顾虑重重,积极性不高。这其中有国内尚未形成鼓励使用自主产品的政策机制和市场环境的原因,但在客观上却严重挫伤了液压生产企业开发升级产品的积极性。& r9 w, \1 X1 b: T: W. c4 i
% y, j) k. O5 \(四)支撑基础件的基础工业发展滞后1 M3 P1 V+ M/ j: j1 ] 据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袁才富董事长介绍,他们在对液压油缸铸件进行耐受性破坏试验时,同一批次的产品在试验中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例。从整体看,为液压产品配套的轴承、密封件、粉末冶金件、电控元件、高强度坚固件等基础零件,质量可靠性不高;特种钢材、铜材、铝材、密封材料长期依赖进口;清洗、去刺、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发展滞后,液压油等传动介质污染控制技术落后等,已成为制约液压产品实现升级的“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