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备管理体系组织机构与职能
: S: L* m5 Z( [4 X. Y$ ]! i
! S- Q% _8 V- \! N0 P$ A: L: c设备管理的领导体制与组织形式 / e5 K7 \( B* }8 c) Q8 D6 m6 M: G/ K( u" A5 g' b- A
" J$ ~( t0 g1 Z8 L$ j- ]( x 4 X8 N Y, Z Z; u; b3 G5 t6 A! A- H7 o5 U2 u( } 1.厂(公司)级设备管理领导体制, T) u4 i/ P/ f/ W (1) 厂级领导成员之间的分工厂(公司)级设备管理领导体制,是企业最高层次领导班子诸成员之间在设备管理方面的分工协作关系。我国企业内设备管理领导体制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2 j- e3 l% m8 m: w" Y* R ① 设备厂长(或副经理)与生产副厂长(或副经理)并列,即在厂长(或经理)的统一领导下,企业设备系统与生产系统并列,分别由两位副厂长(或副经理)领导各自系统的工作。我国冶金系统的不少的大型企业采用这种设备管理领导体制。据报道,瑞典的不少企业也采用这类领导体制,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设立维修经理与生产经理。- v# s7 O I8 W" e5 q' ]/ J7 m ② 生产副厂长(或副经理)领导企业设备系统工作,即由生产副厂长(或副经理)直接领导设备处(科、室)。; c, H* Q8 _- i' r3 ^! E* y7 V9 f7 i ③ 总工程师领导企业设备系统工作。' Q- n- Q8 X* `6 i (2) 设备综合管理委员会(或综合管理小组) 它是我国不少企业在推行设备综合管理过程中逐步建立的机构。在厂长(建立)直接领导下,由企业各业务系统主要负责人参加。它的主要任务是处理设备工作中重大事项的横向协调,如:《设备管理条例》的贯彻执行;重大设备的引进或改造;折旧率的调整和折旧费的使用等等。我国航空工业有50多个企业建立了设备综合管理委员会;铁道部戚墅堰机车厂、上海第三钢铁厂等也成立了设备(综合)管理委员会或小组。 l7 L7 h* a) S0 q& d3 K+ S(3) 技术装备中心 有些企业内部成立了几大中心或多个公司,技术装备中心(或设备工程公司)是其中之一,承担对设备的综合管理。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随着各类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技术装备中心(设备工程公司)一般都逐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 y7 m4 }1 f; |4 X: h# r6 O7 K- R2.基层设备管理组织形式 ' G2 }0 j# e! [; F4 p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推行设备综合管理过程中,继承了我国群众参加管理的优良传统,参照日本TPM的经验,在基层建立了生产操作工人参加的PM小组。/ x5 f: R! w( v5 m0 x1 M- I 随着企业内部承包制的发展,在企业基层班组中出现了多种设备管理形式,其重要特点是打破了两种传统分工:一是生产操作工人与设备维修工人的分工;二是检修工人内部机械、电气的分工。有些企业成立了包机组,把与设备运行直接有关的工人组成一个整体,成为企业生产设备管理的基层组织和内部相对独立核算的基本单位。 1 K- v" s; [: I& }7 t& R# }8 n7 \- K) W0 i . _' ~' u' M6 q- y9 s3 S+ [: z 设备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 F3 d1 O( F6 }8 G' o0 f' K; f4 v( w/ q3 H/ \9 `: A2 ~ (1) 应体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 建立企业设备管理机构,应根据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企业设备系统的集中统一指挥。我国企业内部的设备管理工作,是在厂长(或经理)的领导下,一般由主管设备的副厂长(或副经理)统一指挥。企业内部各级设备管理组织,要按照设备副厂长(或副经理)统一部署开展各项活动,并协同动作,相互配合,以保证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工作。统一领导要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各级设备管理组织在规定职权范围内处理有关的设备管理业务,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各级设备管理组织的积极性,还可使设备副厂长(或副经理)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诸如企业设备管理发展的战略与决策,企业整体技术装备素质的提高,国外同行业设备技术现代化与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信息等。2 H! c/ K- X/ S* y! e4 g 3 E- k, X! t* n0 H( d W5 @ (2) 应有利于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与设备系统的分目标,力求精干、高效、节约。 " j" \. s3 G, G! F , p: M: x7 w" @: |: o3 o( b) _8 J(3) 既要有合理分工,又要注意相互协作,贯彻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设备系统的机构应从各项管理职能的业务出发,在机构之间进行合理分工,划清职责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协作与配合。由于设备管理和各项专业管理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在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与设备系统分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它们之间的横向协调。同时,设备管理各类机构的责、权、利要适应。责任到人就要权力到人,不能有权无责,也不能有责无权,并相应规定必要的奖惩办法。$ m- r' V9 S1 B3 M1 H% V (4) 要贯彻设备综合管理基本制度的要求 即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等。 / `: u* `* F5 R# ^# L8 X! ^" d5 ^2 `1 d6 R6 |. i5 ~
2 d/ @; z* t4 U5 D* n设备管理的职能9 S$ T6 C. j, o% k* r1 [$ C ! m0 U3 ?1 S) ~ ' O; k+ c8 j! C; L- M- |# p" J
: m+ {; Y& g6 N" h% s" G3 d , M$ s9 f; G! ~在现代化的生产中,设备日趋复杂化、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柔性化、智能化,使得设备成为企业资产的主要成分。如何使企业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机械故障,减少事故停车,合理维修等,已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控制成本、加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课题。因此,设备动力管理部门在工业企业中,尤其是大型工业企业中是十分重要的部门之一。企业设备管理的职责如下:) |& i* t! n5 h' h! m (l) 负责企业的设备资产管理,使其保持安全、稳定、正常、高效的运转,以保证生产的需要。 7 @: i9 x* F6 M; u# Z! L(2) 负责企业的动力等公用工程系统的运转,保证生产的电力热力、能源等的需要。9 A- {0 f( Y; T0 F6 g (3) 制定设备检修和改造更新计划,制订本企业的设备技术及管理的制度、规程。 & E! I/ u6 b7 [. {(4) 负责企业生产设备的维护、检查、监测、分析、维修,合理控制维修费用,保持设备的可靠性,发挥技术效能,产生经济效益。 2 \/ a, E# K* I+ m(5) 负责企业设备的技术管理。设备是技术的综合实体,需要机械、电气、仪表、自动控制、热工等专业技术的管理与维修。同时还要执行国家部门制定的有关特种设备的安全、卫生、环保等监察规程、制度。1 t/ o+ A% l, T* F1 g (6) 负责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参加对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投产、维护、检修、改造、更新的全过程管理。做出经济技术分析评价。* n( A; u6 X+ \8 \: k (7) 管理设备的各类信息,包括设备的图样、资料、故障及检修档案,各类规范和制度,并根据设备的动态变化修改其内容。 5 _, v" e6 z9 n- }# U; Q4 c+ I 2 D& k# o4 g4 H" b4 G3 a7 k: O! ~; e# H6 p% v3 a+ o8 P. }5 V 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3 Z n7 U7 { y ) t, S* V# V; D& c; _& B 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的确立是根据设备管理系统的职能的总体范围来制定,内容的划分可依照以下原则。 ( B% _7 k% W$ M U; j# n1.分级管理的原则 7 U/ {3 ^% i7 d$ M% ~经理(厂长)层次,部门管理层次,基层生产单元应有各自的管理范围、内容、权限、责任。要严格的界定,不能混淆。, O& O4 T4 H+ m3 v 2.以事设立岗位的原则! F( k$ Q. E& Q6 n 企业的生产经营内容各不相同,生产规模大小不等,设备种类千差万别。因此要以同类设备的多少,各种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维修工作量的大小等因素来确定各种岗位及人员数量,并考虑尽量精干高效。6 R% I u1 E' j 3.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U( h- z* Q& H2 P9 { 按照专业技术和层次进行合理的分工,在制定专业技术岗位和各级管理岗位的职责的同时,还要建立协作的机制和协调的部门。 ( r- e' a& ^8 n a; l- D# r4.全过程综合管理的原则 " n. E( S( m* |# p7 Z设备的一生是由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修、改造、更新,直到报废的全过程。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设备的运行期的管理工作,而要管理好设备,就必须参与设备的前期与后期的工作。 8 \* ?" l( b9 h5.建立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和奖惩激励机制 3 n. C; X- o& o0 L% L2 q设备管理人员承担着生产、安全、环保等重要责任,对设备随时出现的故障或事故做出迅速的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承担着一定的工作风险,因此应给予设备技术管理者相应的报酬。 - c! {4 ^+ {. p# D. V* S' g5 I9 G1 i2 _- C$ i- f7 E# ]
0 B6 Q* c. X" c% c" [( G& \% q1 S j I/ W" T1 Z: }8 u+ p) @5 [: N5 m9 J. G" S: \- B; D
; R/ X, O D& {: V5 N. X9 M3 L+ w# `0 x: \
, ?5 G# v, s3 A& uM3 Q: A/ B, O+ z8 { ( ^3 K# I# e! L {% @: F / `% ~- k! b0 t
! {( T6 S S" K0 b, v 7 L) L5 v& i( F- R: Q' k1 Y5 x& m9 T) _ u. _0 `$ W
. O2 q) C( O0 }& {! [ 9 Z1 k5 ?; p" J B, X3 q3 _2 } Z [5 O- Y1 r* J; v
: M2 M/ M, N" k& f) l) T8 w- x! c3 n& I. J( G. W' i. j"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