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设立的军工厂4 B0 } E+ q, X5 r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机械厂。1863年他又派容闳赴美采购机器,筹备建立规模较大的近代机械工业企业。! c, g% i. m) B7 x6 k* H 1862年,李鸿章先后命丁日昌、韩殿甲和英人马格里分别在上海、苏州建立三个洋炮局。苏州洋炮局使用蒸汽机动力并雇用外籍人员,但规模不大,仍主要以手工方式生产。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和各省先后办了大大小小的军事工厂20多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和湖北枪炮厂。: [( H K, e: [$ J& F, t Q 江南制造局于1865年6月8日建局,曾国藩和李鸿章以收购的上海虹口美商佛而士1863年开办的旗记铁工厂(修造轮船)为基础,将原设上海的两个洋炮局并入而成立。容闳从美国购买的百余台 机器也在同年运抵上海全部投入该局 。至1891年全局已拥有机器厂、枪厂、火药厂、炮弹厂、水雷厂、铸铜铁厂、熟铁厂、炼钢厂等13个工厂和一个工程处,职工达3500余人。6 ?2 ]$ {& [+ R% Q* x 江南制造局前后基建投资共用银约200万两,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军事工业企业,是中国自办近代工业的开端。它制造出中国的第一艘近代兵轮(恬吉号),炼出中国第一炉钢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机械工业制造学校,并最早从外国引进先进技术。7 L* n: D, N1 t 1866年,左宗棠建立福州船政局,1869年开始生产,拥有16个工厂、3座船台,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专业船舶制造厂。1881年生产的3艘2400马力、排水量2200吨的巡海快船,是当时中国自己装配制造的最大军舰。至清末共装配建造兵船40艘,占同期国内自制兵船的70%。1871年船政局所属铁厂首先采用新的冶炼技术,安装吊车,铸造大型汽缸,购置 3吨汽锤锻造大轴,建成中国机械工业最早的铸锻车间。1 D4 }" A9 D1 M- C6 _: B& _/ B 这一时期各地方政府还设立了很多军工企业,主要的有1872年左宗棠设兰州机器局;1874年两广总督在广州设广东机器局;1875年山东巡抚设山东机器局 ;1877年四川总督设四川机器局;1881年吴大澧设吉林机器局;1883年在北京设神机营机器局;1894年设奉天制造局;1898年设山西制造局。此外,还有1895~1904年新设的新疆机器厂、江西(南昌)子弹厂、河南(开封)机器局、湖南(长沙)枪厂等。' w: x3 d+ E5 m) t 这些军工厂后来有不少发展成为当时重要的兵工厂。如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就是江南制造局;汉阳兵工厂(即湖北枪炮局)生产的“汉阳造”步枪,曾是当时中国陆军的著名步枪 ;金陵制造局、奉天制造局、山西制造局分别是后来著名的金陵兵工厂、沈阳兵工厂、太原兵工厂的前身。3 ]! F2 z6 ^2 ~/ s/ y) Q 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北洋军阀继续扩建或新建了一批军事工厂。如1915年建立的河南巩县兵工厂、湖南兵工厂,1919年扩建的沈阳兵工厂。1913年前后,北洋政府在北京南苑清河设飞机修造厂,是中国最早的飞机厂。 ! r5 Z: v9 _) X7 {7 i) b* V0 @清末和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军事工业在机械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据1913年统计,共有军工企业23个,分布于21个省,拥有工人28500人,资本1.2日亿银元分别占全国机械工业的60.7%和80.4%。9 R% C% K7 E1 y* B& y 民族资本经营的民用机器厂 % l* Y/ K) v. e, N0 |2 H' i1 t随着外轮修配业务的增加,加上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政府的洋务活动逐渐扩展到开办矿务、轮船、电报、铁路等部门,民族资本办的轻工业也有所发展。与此相适应,民族资本家经营的民用机械工业开始兴起。 / Q* T) F# R F1866年设立的上海发昌钢铁机器厂,是中国民族资本家开办的第一家机械厂,在这一时期开办的还有广州的陈联泰机器厂、上海的甘章船厂等。1880年前后,上海的建昌铜铁机器厂、均昌机器厂、广德昌机器造船厂、公茂机器厂、广州的均和安机器厂等 也相继开办,是中国民族资本开办的最早一批机械厂。 + r- f' l* ]- F& V$ y这些厂开办时一般为手工打铁作坊,以后才逐步采用机器生产。如上海发昌厂创办时,只是一个小量生产修配船用零件的手工锻造作坊,1869年才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开始制造小型轮船。1872年开办的汉阳荣华昌翻砂厂,1890年开办的上海顺昌翻砂厂是中国最初的专业铸造厂。+ A; h2 b \. I8 y; ~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法令。这个时期,国内对机械产品的修造需求逐步增加,民族资本经营的机械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如1913年与1895年比较,民用机械工业的职工人数由4457人增至18450人。这一期间,上海民族资本家新办了86个机械厂,加上以前的共有96个厂。有名的汉口周恒顺机器厂 、上海求新机器轮船厂、上海大隆机器厂、汉口扬子机器厂就是在这个时期创办的。 " `% Y5 U& j& ?- p4 t' s. ]7 y但是这些民族资本经营的企业,规模远不能与同期外资机械厂相匹敌。如当时比较大的两个民营机械厂,求新机器轮船制造厂资本为70万元,扬子机器厂为49万元;而英商上海耶松造船公司和瑞镕船厂,1913年的资本分别为557万两(折银元770万元)和76万两(折银元105万元)。, M) E$ x9 t0 ^9 v% o1 J- l8 n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力东顾,进口机械设备减少。1915~1924年是中国民族资本发展机械工业的黄金时代。如上海民族资本经营的机械厂 ,由1914年的91家增加到1924年的284家。其中车床专业修造厂10家;动力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修造厂由16家增加到48家;纺织缫丝机械修造厂由13家增加到50家 ;针织机械修造厂由3家增加到39家。上海华通电业机器有限公司、山东潍县华丰机器厂等都是这时创办的。 4 G% ~6 R3 ], i& l" n \1 A' B日用机器产品制造厂也在这时开始创设。如1915年在烟台创办了中宝时钟厂,是中国第一个钟表厂;1919年在上海创办了协昌、润昌缝纫机行,为中国最早的缝纫机厂。但这些靠民族资本发展起来的机械厂,基本上都是小厂。 / z9 w* S' w4 I* N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至1926年北伐战争以前,由于内战频繁,同时又受洋货倾销和外国厂商打击,除大隆机器厂等个别企业有所发展外,民族资本经营的机械工业陷入困境。例如求新机器造船厂因负债过多,被迫接受法国资本、控制权转入法国人手中;扬子机器厂受日货、日资打击,被迫加入汉冶萍公司。 * S9 d# W" J* H! _19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开始制造军火和民用机械产品。如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1865年制造了中国第一艘木质机器轮船“黄鹄”号。江南制造局1868年8月制造了中国第一艘木质明轮、排水量为600吨的近代兵船“恬吉”号,并于1867~1876年期间 ,为装备自己制造了车床、刨床、钻床、铣齿机、锯床、卷板机、蒸汽锤、夹板锤等多种设备。这个时期生产的重点产品有舰船、动力机、机床、农产品加工机械、轻工纺织机械、通用机械和兵器 等。1 }5 ?2 D4 c) X' }3 R) A0 z 江南制造局于1872年装配制造了排水量2800吨、1800马力的大型兵船“海安”号,1920年前后为美国装配制造了4艘排水量达14750吨、3430~-3668马力、时速达10.5海里的远洋运输舰。福州船政局于1883年装配制造了2400马力的“开济”号兵船,1906年装配制造了排水量3074吨、3000马力的“宁绍”号兵船。 5 {* V0 |+ i1 Y4 Y9 Q2 Z& n1918年江南制造局生产了为万吨远洋运输舰配套的3430和3668马力蒸汽机。1908年广州均和安机器厂仿制了单缸卧式低速8马力煤油机,这是中国最早的内燃机产品。1913年广州协同和机器厂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烧球式40马力柴油机。1924年上海新样机器厂首先仿制成16马力、24马力等5种规格低速重型柴油机,. V( V! M. Y' z5 w1 | 除江南制造局等自产自用的机床外,1915年上海荣昌泰机器厂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车床,这个厂也是中国第一家制造车床的专业厂。1918年上海王岳记机器厂制造出中国第一台3号万能铣,1926年上海丰泰机器厂和福昌样机器厂分别制造出1号、2号万能铣。 - M* W: S. V" `( j0 s1887年上海张万祥福记铁工厂仿制出日式轧花机;1900年上海永昌机器厂仿制了意大利式缫丝机。其他如黄豆榨油机、棉子榨油机、碾米机等,也于1905~1909年期间先后生产出来,如汉阳周恒顺机器厂在1905年已经制造了成套砖茶、榨油设备。/ F* V3 D& {" T J! g9 n 1900年上海曹兴昌机器厂制造出平面对开印刷机;1912年上海家兴工厂制造出手摇袜机及小型针筒槽铣床;1907年,汉阳周恒顺机器厂已开始生产15~30马力的抽水机和60~80马力的卷扬机 ;1922年上海增茂五金厂开始生产小口径低压阀门、管接头;1926年上海华德机器厂生产的铸铁阀门,最大口径6英寸。 " z; R n8 A. c! |% t- T近代机械工业从发展到衰退{) J( L- l F 从1927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机械工业起色不大。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领土,规模较大的沈阳兵工厂等悉为敌人侵占。这一时期,在全国范围兴起的抵制外货高潮推动下,机械工业也有过局部的、短暂的发展。但总的看来,基础仍很薄弱,装备落后,大多数厂只有普通的车、刨、钻床,有铣床、磨床的很少 ,基本没有精密的计量、测量仪器。包括军工厂在内,全国有铸钢能力的只有9个厂 。技术力量也很弱,除国营厂外,民营机械厂只有上海的大隆、新中、新民、济南的陆大,汉阳的周恒顺,重庆的华兴等少数机械厂有工程师。( P9 ]$ B7 U. W: n%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侵略目的,在中国大量设立机械厂。据不完全的资料记载,至1938年止,除满洲飞机制造厂等直接生产军工产品的工厂外, 日本在中国新设200多个机械厂,其中设在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等地的有180多个。' I- g/ a+ y- K ~: F 抗战初期,沿海和一些省市的机械工业在敌人炮火直接破坏和匆忙内迁中遭到巨大损失。如上海,1937年“七七事变”之初,民族资本经营的机械厂570家,“八一三”战争爆发后,除内迁66家外 ,直接毁于炮火的360家。设在浦东、杨树浦区略具规模的10个船舶修造厂,全被日军占领,租界幸存的百余家机械厂,生产也全部停顿。2 l7 b6 W. t/ {% A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地区由于所处的特殊地位,机械工厂一度有所发展。从1938年起,原在租界的百余家机械厂陆续复工,接着又有200多家原在战区的机械厂迁入恢复生产,以后又增设400多家。累计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设在租界的民族机器厂共达784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租界,对机械厂进行登记控制,强迫收购钢铁材料和机床等重要物资,机械厂又被迫减产、停业,逐步陷于瘫痪。 : ]6 a' u3 i# W7 S1 i# o抗战胜利后到解放前夕,中国机械工业进一步走向衰退。东北地区是日本军阀策划建立的战略后方基地,当时机械工业已初具规模 。由于日军投降时的破坏,东北地区的机械工业遭到严重损失。 " C e! q* U% P7 O) `8 s国民党政府在上海接收了160多家日伪控制的机械厂,其中规模最大的,原英、美、法商经营的机器厂如英联、马勒、求新等造船厂交还外商,原属民族资本家经营的机器厂,如大隆、振隆等也发还原主。有七家日伪经营的机器厂被改组为官僚资本机器厂,剩下的小厂全部停工,由上海“敌伪产业处理局”拍卖,但是这时的机械工业,由于市场萧条,无人投标。 8 b" Q5 J6 \( h6 ~6 Q; {苏区和解放区的机械工业 , |& `+ t2 N4 C x1927年秋收起义后,在井冈山、湘鄂赣、鄂豫皖、闽北、闽西、海南岛、陕西等各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兵器修械所(组)、地雷厂等。1931年10月,在江西省兴国县官田镇建立中央苏区兵工厂;二方面军在湖南永顺建立兵工厂;1932年四方面军在四川道江建立兵工厂。 - J; |. c6 {4 S/ C( s B红军到达陕北后,1935年在瓦窑堡组建红色兵工厂,1936年迁吴起镇。开始只有50人左右,主要从事军械修理,是当时解放区唯一的兵工厂。1938年初 ,迁安塞县茶坊镇建立新厂。以后逐步扩充,到1943年,陕甘宁边区已有茶坊一厂、温家沟二厂、茶坊三厂、柴坊沟四厂等,从修配枪炮逐步发展到制造枪炮,1939年4月制造了边区第一支步枪,1943年生产了边区第一门炮。1948年,月产子弹达到11万多发,掷弹筒50~60门。 9 a- P, C* N9 a这时期,除军需产品外,还大量生产民用产品,如茶坊一厂实际是一个通用机器厂,自行设计制造了小型车床、铣床、刨床、钻床等,装备兵工厂和印刷厂、造纸厂、制药厂、纺织厂、皮革厂,煤油厂和化学厂的通用、专用药厂、纺织厂、皮革厂,煤油厂和化学厂的通用、专用设备300~400台。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个兵工厂与晋西北修械厂合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