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东和欧洲火器反超中国是在元代,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战争烈度不高,不需要像无日不战的欧洲人那样改进火器。到了元末,起义军令火器得以复兴。不过,朱元璋等元末群雄的火器都是走的重量不重质的路数。虽然洪武年间明军的火铳装备率达到10%,拥有十几万火铳兵,但火器水平未必能达到宋朝的高度,更不用说与同时期的欧洲相比了。 * g% k. H- w4 C; a% i0 C, }, ]$ ?, @夺取天下后,朱元璋一方面闭关锁国,另一方面打压戮士人,导致知识、技术出现断层,许多技术可能因此失传。明军的火器配备率虽高,但明朝从开国就严禁民间持有和研发火器,地方政府想要自制也不行,必须通过朝廷统一调配,因此抹杀了社会自行改进火器的可能性。 - t) }: z& K' I* n' w& R以上种种原因,令明朝的火器十分落后。到了中期,当葡萄牙人出现在东南沿海后,他们预先装填、能够连续发射的鹰炮被明军视为神器,称之为“佛朗机炮”并加以仿制,但这种炮在当时的欧洲已是过时的二流货色。后来荷兰人的普通舰炮,更是成了明军在跟建州女真的战争中拿来救命的“红夷大炮”,最早明军还是从海里捞的沉船上的。 " D+ `! U" x$ a( |就连性能明显不如欧洲的奥斯曼帝国火枪,也被明人赵士贞改装为“鲁密铳”(鲁密意为罗马,奥斯曼以罗马自居),视为利器,可见明朝火器水平之低。3 I- l- _3 i6 Z: c 女真人在明军的红夷大炮下连吃苦头之后,自行开发火炮,加上投降的明军炮队以及欧洲传教士的指导,其火炮运用一度领先东亚。不过,随着满清向明朝学习,走向闭关锁国,这些可喜的变化也渐归沉寂。1724年,雍正帝驱逐传教士,满清引进西洋科技的步伐大幅减缓,1776年,乾隆帝平定大小金川后,达成十全武功,认为海内无事,为防止火器流入民间,大量销毁战争中赶制的火器,中国火器革新的步伐至此戛然而止。& b2 A j( {( l5 ~2 g 一些海外汉学家认为中国的大一统体制不像欧洲那样战争频繁,是中国火器发展迟滞的最大原因,但实际上明清时代平定民变、改土归流的战争并不少,有些规模还很大,但也并没有促进火器的发展。 ) Y4 {7 e. ~0 @5 y: n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明清一反唐宋开明之态,在防范社会的专制上达到了巅峰,是秦制的集大成者,试图垄断目力所及最先进的火器技术,既闭关锁国、切断与西方的经济技术交流,又不愿让民间推动火器的研发和更新换代,整个社会自然也就没有研究火器的热情和动力。 A1 R2 l, h8 ?9 M( I当明清皇帝感到王朝陷入军事危机时,也会大力引进欧洲先进火器,说明他们具备学习先进技术的能力,如果一直这样,就算研发差些,也不至于跟欧洲差距过大。但一旦危机过去,又会切断跟海外的联系,无视域外火器的蓬勃发展,直到欧洲人用满清无法想象的坚船利炮敲开国门为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