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陆两栖飞机是飞机大家族中的一个“特殊存在”。看机翼,它是一架飞机;看机腹,它又似一条船。它入水似鲲,上天为鹏。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的特殊本领,以及设计师们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 * \. f; Z# H0 G$ Y2 R, S }* B Y4 c4 K& h: M0 ^ 水陆两栖飞机要在水上完成安全起降,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漂浮能力,才能确保飞机不会下沉,且具有合适的漂浮姿态。为此,设计师将飞机机身下部设计成船体结构,它是飞机在起降及漂浮过程中与水直接接触的主要部分。“船体”的蒙皮设计成水密的形式,利用浮力就可以保证飞机能够在水上漂浮。/ Q6 q9 U& Z0 K/ T
2 ?+ |/ G$ {4 @3 z$ V8 z
% ` ]) M( V0 |' ~
" b: k# J! N+ `! n6 v' ?+ ?
如果飞机长时间在水上漂浮,仅仅靠蒙皮是不可能做到完全水密的。缓慢的渗水聚集到一定量时,就需要进行排水。因此,飞机的“船体”上还设计了排水口,用于排走渗漏到船体内部的水。 9 P# N0 J$ M$ \& D , F5 K3 K3 ` {& ?" |* o6 ~
# z" Q0 w' H4 n- q" H
5 g# |2 O% h1 n( F1 [
当飞机着水时承受过大载荷或遭遇撞击等意外,致使船体结构出现破损时,大量的漏水会使飞机的漂浮能力恶化。为了应对这种现象,设计师在船体内部设计一种叫“水密隔舱”的结构,它与中国的福船技术非常相似。 ) B2 N( V. Q2 w" A; D ^5 ^0 Q- y* |9 A
7 M0 @/ ?& ?3 w$ Z3 S: w- c
& n, E1 k. R1 F* ?* j+ c! Y
福船,是我国古代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最优秀的木质帆船,更是我国使臣出使海外的重要交通工具。北宋徐兢出使高丽、明朝郑和下西洋都是乘坐福船。这种被商人和海盗们称为“宝船”的福船,其身怀的绝技就是“水密隔舱”制造技艺。( D; d e' C9 h( u& t. D b9 q: L ! M' Q1 E% j% b1 \6 L, K& N
* N, ~5 r- n k* d, V$ A( R; Z3 j
1 {, j9 e" h1 N# V9 ~7 ?9 ~: \
“水密隔舱”,就是将船体内部空间以隔舱板分隔划分成若干个“小房间”,它们彼此独立且互不透水。 * `; `* U, L. ]3 |9 j* w0 }$ P+ @1 b 5 s4 [0 L( c0 T+ ]" c2 i3 L1 e8 Z
- R* q# O! f1 v9 T* H1 k$ ]
8 B3 M/ A, I3 M- P! Q
每个单独的隔舱均由隔舱板、船体壳板和机舱地板围成。当飞机遭遇意外造成船体局部破损时,破损的水密隔舱渗水不再为飞机提供浮力,但其他独立的水密隔舱依然可以提供足够浮力,从而保证飞机能够继续漂浮而不会快速下沉。 % ^7 C/ f; X/ I & l: f% f4 Q* r! I) k) P" B. I) u; |
n. g- Z* s* B3 {) s# t
7 ~" G r* N3 ^* O, N4 Y
同时,设计人员还进行了大量的计算与论证,分析不同组合任意相连两舱破损后,船体的浮力依然能够提供足够大的正稳定余度,使飞机倾覆的概率减至最小。 ]2 }7 b& A, c( f6 h( X# m% m Z; k1 w x4 _0 K) g4 |7 ?
! F: y% @! `. H' q$ i" o( {
0 G$ A' a# q" ~
和大型水陆两栖飞机不同,小型水陆两栖飞机往往采用的是双浮筒的布局形式,即在机身下方安装两个浮筒,在水面起降时,浮筒就承担着支撑飞机的作用。为了保证水上起降安全,浮筒也需要采用分舱设计,且需保证任一浮筒的任何两个隔舱破损时,飞机仍具有漂浮在水面上而不倾覆的能力。 7 b9 F# j, }6 U- L( ]0 E' O7 E) I& I
. j4 X3 |1 S5 h; f7 I- e
# D$ U2 a" ~# }
在实际工程中,工程师除了对浮筒进行水密设计外,往往还在浮筒隔框内部填充疏水材料。这样,当浮筒破损时,破损的舱室仍然有能力提供浮力,就可以进一步提升飞机漂浮的能力。0 I X+ w N+ X, W1 Y& } 4 Q5 s- K1 k. b) z+ Y p
, W& D# K- q&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