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bq1013 于 2022-11-22 09:24 编辑
2017年9月4日,有国内媒体报道了一则让无数国人为之振奋的消息,前苏联著名的航母设计专家,乌克兰籍科学家瓦列里·巴比奇,拒绝了美国提供的天价薪酬,
消息传来,国内一片振奋,人们纷纷相信,有了这一位重量级科学家的加入,我国的航母发展前景必将一片光明。
巴比奇的名字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是如果说起“瓦良格”号航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巴比奇出生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彼时的苏联,正处于战火纷飞的时代中。
他的父母都是寻常的百姓,文化水平都很低,全家都靠父亲打一些零工,赚些小钱度日,母亲也经常给他人洗衣干杂活,以此补贴家用。
生在这样的家庭,对巴比奇来说,既不幸运也幸运,不幸运是因为家庭条件无法给他良好的成长环境,小巴比奇经常要跟着父母外出干活;幸运的是因为他的父母,十分支持他读书上学,即使家庭再困难,父母也会从不多的开销中,挤出学费供儿子读书。
在学校,巴比奇对所有陌生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之心,学习新知识对巴比奇来说,是最让他开心的事情。
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巴比奇经常到老师家中看书,也正是在老师家中,巴比奇第一次接触到了船舶。
他的老师是一位对船舶感兴趣的收藏家,家中摆满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船舶模型,每次巴比奇来到老师家里读书时,都会对这些模型产生极大的兴趣,拿在手中细细观摩,仔细查看他们的结构构造,甚至有些时候,这些模型对他的吸引力要远远超过那些书本。
在老师的帮忙下,巴比奇逐渐开始了解了船舶方面的知识,也逐渐开始自己动手,做一些模型。
师生二人常常在家中交流,一起查阅资料,制作模型。在这种环境下,巴比奇便诞生了成年后从事船舶建造行业的梦想。
进入中学后,得益于学校的丰厚藏书,巴比奇进一步了解了船舶知识,并且校长见他对船舶如此感兴趣,便破例允许巴比奇随时可以进入图书馆学习。
在巴比奇25岁时,为了实现儿时的造船梦,在这里,巴比奇第一次全面地、系统系接触到了真正的船舶,了解到了一艘船舶是如何从无到有的每一步流程,这些不仅让年轻的巴比奇意识到,自己的造船梦,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近。
也是在这里,巴比奇开始了他人生的新篇章,一个未来世界级的船舶大师,将从这里走出。
主持“瓦良格”号设计建造
在造船厂,巴比奇从一个最基础的员工做起,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虚心向老师傅请教,这些都极大地增长了巴比奇的见识。
逐渐地,领导开始让巴比奇参与到一些重要的项目中来,巴比奇也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大展拳脚,赢得了领导的青睐。
在进入造船厂不到三年后,巴比奇就从一个基础员工,升迁为高层领导,并且参与过多个项目的建设,逐渐成为造船厂的中流砥柱。
接下来,巴比奇兢兢业业在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越老越多的船舶从他的手中诞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前苏联的莫斯科号以及列宁格勒号。
此时的巴比奇不会想到,不久之后,他将会接到一项意义非凡的任务。1982年5月,时任苏联领导人决定建造一艘航母,并且选中了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作为建设单位。
在经过反复酝酿和讨论后,三年后的12月4日,时年41岁的巴比奇被任命为总设计师,这是巴比奇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最大挑战。
建造航母与建造普通的船只不同,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毕竟航母是一个国家国力的象征,是国之重器,一艘航母的性能表现,可反映出其国力强弱。
在正式着手建造航母后,巴比奇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其中,常常在建造场地一待就是一天。
据曾和巴比奇共事的同事回忆,那时的巴比奇,脑子里全都是如何建设航母,就连他的家人来探望他,他都没时间见。
1990年7月,这艘航母被正式命名为“瓦良格”号,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被日军击沉的“瓦良格”号装甲舰。
一艘航母的建造动辄十年,甚至有的国家为了建造航母,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和不计其数的人力物力,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瓦良格”号的建设也是如此,截止1991年11月,“瓦良格”号的建造工作已经进行了近百分之七十,根据巴比奇估算,最多再有三年,便可竣工,交付海军。
但是在1991年12月,苏联解体的消息,像一个重磅炸弹,迅速传遍世界,一个超级大国就此不复存在,存在了69年的国家轰然倒塌,世界格局就此发生剧变。
随着苏联的解体,“瓦良格”号的建造工作被全部停止,而且伴随着乌克兰的独立,“瓦良格”号被划分为归属乌克兰所有。
乌克兰政府原本计划继续建造“瓦良格”号,虽然剩余工程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但是根据估计,至少需要2亿美元才能完成。
刚刚独立的乌克兰,根本没有能力承担这笔天价费用,“瓦良格”号的建设被彻底中断。
此后几年中,它被遗弃在海岸边,期间,俄罗斯政府也曾和乌克兰政府洽谈收购,但是都以失败告终。
巴比奇在这段时间里,也多方斡旋,希望政府能够继续“瓦良格”号的建造,但是都没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对巴比奇来说,“瓦良格”号就是他的孩子,看着被遗弃在海岸边的它,巴比奇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造船厂的停工,巴比奇也失业了。
在失业的时间里,巴比奇并没有放弃努力和前进,在斡旋无果的同时,潜心研究创作,并且写出了《我们的航母》、《圣尼古拉斯及其航母》、《航母海上对抗》等书,这些书目都是航母建设参考的重要资料。
同时,巴比奇相信,“瓦良格”号一定会有大放光彩的时候,时刻关注着它的动向。
就在几年后,乌克兰政府找到了出售“瓦良格”号的对象——中国,巴比奇听闻后欣喜若狂,积极参与到航母的出售洽谈中。
“瓦良格”号的出售之路极其坎坷,由于美国的干涉,乌克兰政府被迫拆除了“瓦良格”号上所有的武器设施,航母几乎成了一个只有钢铁外衣的空壳。
即便是这样,整个航母的出售,仍然遇到了多重阻挠。
“瓦良格”号的回国之路
“瓦良格”号的收购,历经多年才得以完成,在这背后,徐增平的努力不容忽视 。
在起初,乌克兰方面对“瓦良格”号开出的价格高达1亿美元,但是徐增平手里只有2000万美元。
为了能够以最低价买到“瓦良格”号,徐增平多次飞赴乌克兰,同政府洽谈,并且为表诚意,徐增平预付了200万美元的定金。
经过数天的谈判,徐增平的诚意终于打动了乌克兰政府,同意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瓦良格”号,只相当于原价的五分之一,而且更重要的是,同时,为了避免美国的阻扰,徐增平创建了一家公司“创律集团”,并且对外宣传,购买“瓦良格”号是为了打造一座海上移动娱乐场所,而且所有的资金,均来自徐增平的创律集团。
在这样的环境下,美国也找不出任何阻挠的理由,“瓦良格”号终于顺利交付。
但是紧接着另一个难题又摆在了徐增平面前,如何将“瓦良格”号运回国?
在办理了诸多手续后,1999年,“瓦良格”号终于开始了回国之旅。由于动力设施被拆除,徐增平不得不租用了一艘庞大的运输船,拖着“瓦良格”号回家。
但是在运输途中,又遭遇了土耳其的无故阻挠,并且开出了天价过路费,“瓦良格”号一度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停泊数月之久。
最终,经过我国政府和土耳其政府的多次谈判,在2001年8月,土耳其政府宣布,将对“瓦良格”号放行。
作为条件,土耳其政府狮子大开口,借机向我国索要了大约4亿美元的经济建设援助,而且要求开放旅游。
为了能够尽快使“瓦良格”号回国,避免再生波折,我国最终答应了这一条件。
001年11月,“瓦良格”号重新起航,在后续的路程中,运输队遭遇了极端天气,“瓦良格”号险些失控,幸好有希腊派出的船只和直升机帮助,才有惊无险。
3个月后,“瓦良格”号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了南海,正式进入了我国领海。
又经过了一个月的航行,2002年3月4日,“瓦良格”号终于抵达了大连港。
巴比奇拒美来华,投身核潜艇研制
在“瓦良格”号顺利抵达中国后,巴比奇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在他看来,投入了自己大量精力的“孩子”终于有了一个安稳的家,而且更重要的是,巴比奇决定,继续为“瓦良格”号的建设做点什么。
巴比奇毛遂自荐,来到了中国,希望能够参与到我国航母的建设中来。作为“瓦良格”号的总设计师,他对这艘航母的种种细节了如指掌,并且给我国工程师详细讲解了瓦良格号的设计建造过程,这些都对日后“辽宁舰”的建造,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经过长达十年的改造建设,2012年9月25日,焕然一新的“瓦良格”号被更名为“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在这一天被正式交付海军,实现了我国海军航母零的突破。
对此,巴比奇曾直言:“瓦良格”号找到了它最好的归宿。
在实现航母零的突破后,我国国产航母的建造也正式开始。
早在2014年,国产航母的建设便开始动工,在2017年4月26日,被定名为“山东舰”的国产航母正式下水。
有了“辽宁舰”的建设经验,“山东舰”的建设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2019年12月17日,经过为期五年多的建设,“山东舰”在海南三亚军港正式交付海军使用。
从“瓦良格”号回到祖国的2002年,到“山东舰”的成功交付,仅仅过去了18年的时间,18年看似很长,但是从军事武器研发的角度来看,也就是一个研发周期而已,甚至对于潜艇、航母这类国之重器,十几年的时间根本不够。
在航母上实现巨大突破后,我国又将目光放到了研制新一代的核潜艇上。
在此前,我国已经研制了091、092、093和094各制式的核潜艇,但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新一代核潜艇的研发也被推上日程。
2017年,我国为了研发新一代核潜艇,但是在此之前,作为世界航母界的大师级人物,巴比奇同样收到了美国方面的邀请,而且待遇极为优厚。
但意外的是,在听闻中国要研制新一代核潜艇后,巴比奇毅然拒绝了美国给出的优渥条件,前往中国参与到研发中来。
在巴比奇看来,“瓦良格”号在中国找到了最好的归宿,完成了自己未竟的梦想,这一点,让巴比奇看到了一个大国的担当。
其实,巴比奇之所以拒绝美国方面的招揽,还有一重原因。
早些年,还在巴比奇主持建造“瓦良格”号时,就受到了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而且在苏联解体后,“瓦良格”号的建造被迫中止,在乌克兰政府出售“瓦良格”号时,也是迫于美方压力,而不得不将接近完工的“瓦良格”号拆除。
在巴比奇的眼中,再者,巴比奇原本就是苏联人,美苏争霸注定了两国人民本就不会走到一起,在这样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巴比奇自然而然地拒绝了美国,转投中国的怀抱。
2017年,在青岛中乌特种船舶设计研究院的官网上的外籍专家一栏中,巴比奇的名字赫然在列。
巴比奇的加入,将为我国特种船舶的设计研发工作,带来强有力的帮助。
事实上,这并不是巴比奇第一次与中国,与山东结缘,早在2014年,巴比奇就曾被山东省聘请为外籍专家,在山东省科学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就职,并且在当年获得了山东省政府颁布给外籍专家的最高奖项——“齐鲁友谊奖”。
巴比奇来到中国后,不仅仅为我国的核潜艇事业贡献力量,而且还特别重视和学生交流。
2018年4月,巴比奇来到了威海市三里河中学,在这里举办了一场科普报告。
在整个报告期间,巴比奇生动地讲述了“瓦良格”号的设计和建造过程,尤其在讲到“瓦良格”号艰难的回国旅程时,眼中竟隐隐有些热泪。
在巴比奇的讲述中,台下学生的思绪也被带到了当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或许无法切身实地地感受到建造一艘航母的艰难,但是从巴比奇的言语中,他们能感受到,祖国为了实心航母零的突破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在结束三里河中学行程一段时间后,巴比奇又来到了山东交通学院,在这里举办了一场名为“航母发展史及其现状”的主题讲座。
在讲座上,巴比奇详细地介绍了世界航母的发展史,以及对各个国家的现役航母的分析。
此外,巴比奇还在会上,就一些军事和学术方面的问题,与在场的学生深入交流探讨。
演讲结束时,巴比奇还特别表示,他对我国未来的航母发展充满信心,并且会跻身世界航母强国。从他的言语中,可见巴比奇对中国的热爱与赞美。
结语
作为“瓦良格”号的总设计师,巴比奇在我国“辽宁舰”的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的航母建设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如今,巴比奇将作为外籍专家,为我国新一代核潜艇的研制出谋划策。
他来到中国,不仅仅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更是为了让我国的科研事业再创辉煌,作为外籍专家,巴比奇选择了中国,而中国,也绝对不会辜负他的人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