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说,中国的制造业量大但是还不够发达。我是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的,谈一些我的体会。
1. 薪资待遇的不均衡
许多做机械或者打算学机械的还在沾沾自喜,认为机械"机械越老越吃香",其实他们不知道,工作10年左右的机械工程师在中国平均水平也就在10万年薪左右,然而这个工资在IT,金融,甚至说房产销售也就仅仅只是刚开始的起步工资而已。
"越老越值钱,越老越吃香",但真正缺钱的却是25-35岁之间,谈恋爱、消费、首付、彩礼。。。结完婚就是奶粉、尿不湿。
当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房子住时,没有老婆时,还会有人在意机械吗,答案是没有,这些年那些从211、985出来的机械人又能有几个坚持还做机械,跨行的跨行,创业的创业,机械方面的人才大量流到了金融,房地产行业...
相对而言,日本和德国工程师、技术工人既受到尊重工资待遇也比较高。在"衣食无忧"的状况下人才会思考怎么去做的更好,在"待遇和尊重"的条件人,人们才会更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不是么?
2.一个合格的"机械工程师"太难了
当一个刚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自称说是机械工程师,实在是有点幼稚了,没有2-3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把从书本上的知识活学活用到现实中,不要张口闭口就是同位素,公差精度,粗糙度,讲真,在没有实际加工经验、没有实际装配经验下谈这些,也就只能笑一笑了。
有多少人愿意在整天噪声油泥的地方待着,关键这样的工资还低成狗,而当你熬过了这2-3年后学聚会5年时别人都开车了,机械的屌丝呢?估计还在电瓶车吧。
3.机械类创业
创业是没喝个人都想的,机械屌丝狗也是想的
传统机械首先需要厂房,然后需要机械设备
厂房还好一点,有的城市希望吸引技术啥的,提供厂房
但机械设备呢?动不动就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原材料价格吓人
50万去做个软件还能撑一段时间,但50万开个加工厂貌似就有点困难了,还没开始就没了
好多"工程师"实际上就是"三维设计员"...哦,错了,是"廉价的三维设计员"。只需要把相应的机构在电脑里绘出来、组装起来完事。
回到正题,中国机械制造业与德国或是日本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身为从事机械行业5年的业内人员,我觉得首当其冲的就是加工出各种零件的工业制造母机——机床的差距。早在20、30年前,包括德日在内的发达国家已经大范围应用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现在呢?我国造得出来么?当然能造得出来。但是好用吗?答案是:难用的很。
日本人路子虽野,但论起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那是没话说,真是实打实地肯为他们的领袖肝脑涂地的;日耳曼民族尽管呆板,但踏踏实实地做着世界级坚实耐用的产品,看看世界杯,踢球多难看,人就是下笨功夫跟你死磕着坚持到底夺冠,从而让观看者对他们的意志肃然起敬!所以说没点精神,没点讲究,只会窝里横,拿自己人当猴耍,就只能遗笑世界之大方了。这世界其实和人际一样,聪明不聪明都是其次,肯从笨处从底子上下扎实功夫的,才会赢得别国别人的尊重。
"高端机床制造技术,我们与德国、日本的差距有15到20年。"一位知名国产机床企业的负责人曾说道,"和国外设备比,国产机床在稳定性、可靠性、效率等方面差距明显。国外机床可以24小时不停机,国产设备不行;国外机床1秒可以加工1个零件,国产设备可能要1.5秒。虽然近几年国内企业也开始做高端机床的集成,但核心技术如数控系统主要还掌握在德国、日本等少数企业手里。
当然,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中国有许多优秀的机床企业仍然在不断努力中。比如北京精雕。国内高速雕铣机制造的龙头,技术实力强劲,自己制造电主轴以及精雕软件,包括苹果在内的各大知名手机厂商都在使用北京精雕的机器。目前,北京精雕已具备了自主研发和制造CNC雕刻机、CAD/CAM软件、数控系统和高速电主轴的综合能力,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00多名员工、年产10000台精雕CNC雕刻机,集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再比如济南二机床,作为曾经的"十八罗汉",在面临机床行业的变革之后,锐意革新,不断突破创新,以国产代替出口,如今已跻身世界三大冲压装备制造商,连续7年订单量世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一家国有的独资企业。要知道,在如今的社会,相较于金融、地产、互联网等热门行业,制造业属于一个冷门行业,机床更是冷门中的"冷门"。但即使这样,仍有大批的人士坚守在机床行业,坚持为中国的机床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我们的机床技术远不如工业大国,但是这些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人不值得我们的尊重和掌声吗?"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闲畏苦勿入斯门。"这就是机械行业的真实写照。但是我相信,"任何通往光明的道路都不是笔直的"。在我们失望于产技术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仍然在不平和曲折中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