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497 | 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出外企记——裁员突如其来 “40岁魔咒”难避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23 15:2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外企在中国的辉煌时代似乎已经过去。就在近一个月,微软、诺基亚、思科、IBM、甲骨文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裁员。突如其来的裁员如同一颗颗炸弹抛向了无辜的员工。这些消息确实令人悲伤,但并不意外。多年以来,高科技行业的外企裁员就像烧烤、泳池和放松总是和假期相伴一样,会因业绩、战略调整等原因成为标配和传统。5 |# p T/ V7 A: i' j O+ Z
自然,对于一心享受外企高薪、安逸的外企员工来说,一般只有在因战略调整批量裁员时才会离开。无论是google收购摩托罗拉,还是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之后,一大批中国区员工都死守到最后一刻,甚至以抗议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但多半最终领取补偿之后,再谋新出路。即使业绩向好,“外企40岁”的魔咒笼罩之下,被裁的风险和晋升的天花板一直存在。也许不甘岁月的消磨,或者提前预知结局,有一些人主动在人生最好的时候选择离开外企,创业或者在民营企业里任职。+ d* @: m% |. }9 j3 Q; G, P
他们或者自己选择创业,甚至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比如于刚和刘峻岭从戴尔离职做了一号店,也有正在创业的艰辛路上,如,SAP中国区销售总监史彦泽离职做CRM销售软件“销售易”。也有的几经折腾,还没有成功,比如思科中国区大客户部战略总监张揆,正在重启创业。也有人在多年外企生涯之后,因着丰富经验进入民营企业任职,如俏江南高级销售总监赵锡刚,正用互联网O2O的方式方法一点点地让这个传统的中餐连锁企业变得更互联网化。
: a9 F7 s+ u# s# ?" {- y当失去了保护壳,优越感褪去,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离开井然有序的生活和后续秩序重建自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和过程:这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好的方向和机会,以及恰到好处的时机,甚至可能还需要一些运气,以及勇气。
% i! x9 e1 F1 E# G

~/ S, {; x! a' s4 I2 O曾经
' L' Z' |& G, J1 B z9 K) u) \赵锡刚用“刻骨铭心”来形容他在外企的工作生涯。# g$ r, {2 M, E6 L0 Z/ j
在多数人来看,"外企"主要是那些总部在欧美,实力超群的世界500强企业。他们拥有悠久历史,优厚的薪酬福利和完善的西方化管理。外企工作的人通常在优越的环境中,拿着不菲的薪水,过着精致的生活,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
1 @ c: M) \9 o+ j2003年-2004年,赵锡刚曾外派到美国HP总部工作。他发现,在美国总部,老板的性格、工作方式和管理风格和中国的民营企业老板其实类似, 很多时候都是老板“一句话的事情”,决策在美国法律体系范围内的自由度很大。+ A' h) f. p w/ ?! y( _
但这些企业到了中国区,就完全变了。中国区作为IT外企的分支机构,主要承担服务、销售职能和战略执行,更重要的研发和战略决策都在总部进行。虽然这些外企一再试图本地化,中国区从上到下的权力依然非常小,每个人的职能切分的很细。为了保证中国区运作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外企中国区的管理十分精准规范。) m7 W) w& _6 S7 X, _4 ~1 R6 O8 m
这样的运作机制造成了两种现象:中国区员工很难熟悉总部的战略轨迹,往往是收到邮件才知道总部战略,也少有人熟悉整个公司的运作状态,类似盲人摸象。另一面是,重复的在自己职责和能力范围内做些工作,轻松和安稳,但所谓的安稳,只是一种幻象。甚至认为,外企就是这样的。7 d8 G) X; z8 G" j' |
于是,很多人这样形容外企的工作:“重复性”、“螺丝钉”和“买办的生活”。
$ E5 \' f* l- P8 X9 [) T; b& o离开
5 `$ g n# H' r7 f! O1 o- C# F因为中国区权限和整体战略执行的问题,中国区的负责人往往为外国高管担任,中国区的中层管理人员的晋升变得非常困难。! H. L' C: Q# x0 c3 |! y/ H
六七年前,张揆所在的思科中国区业绩斐然,他在思科中国区一路平步青云。在做到中层管理职位之后,他发现,再往上晋升到中国区副总裁这一级,作为中国背景的“土炮”已经非常难了。2007年前后,思科中国区能对外宣称副总裁的人不过几个人,现在思科中国的员工多了,能够称得上副总裁的也不过20个人左右。6 Z+ E1 a& L. L& q; F/ U
在思科中国区待了8年后,他拿着自己多年的积蓄扎进了移动互联网LBS的创业。2011年,他做了一个基于位置LBS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身边”,在当时,街旁等LBS签到产品或者销声匿迹,或者寻求转型,身边作为新产品更缺乏竞争力,由于资金、运营等问题,到了2012年8月,他只好暂停运营“身边”。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一边和朋友做些云计算的代理生意,一边琢磨LBS产品到底怎么做。最近,他告诉腾讯科技,他发现LBS本地服务还有一些机会,正筹备重新创业。
2 e9 {' ^* J# \/ M) Z6 W3 G) ?除了外企的职业天花板,史彦泽选择离开外企的更大因素在于业务自身的痛点。$ S5 ~1 i# _$ K! c
在创业前,他的职务是SAP中国区销售总监。这是一家专门做企业软件的公司,史彦泽却发现,SAP的销售人员并不喜欢使用自家的CRM软件。这让他感到十分郁闷,研究下原因
0 Y9 s# y w' I# d0 I发现,传统的CRM软件购买都是老板觉得可以买就买,对基层销售人员是否适用的考虑却很少。基层员工一天都在外奔波,手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对他们更为合适。2011年,他选择了离职创业。到今年,他已经创业两年,已经拿到红杉资本的B轮投资。最近,他在戴尔的前同事,EMC中国区电信销售总监邓翔加入了销售易,帮他分担部分销售工作,他感觉比以前轻松多了。/ N! B' Q" J. x4 |
相比较这两位创业的“苦逼”生活,赵锡刚选择了加入俏江南担任高管。在加入俏江南之前,他曾经在惠普和安永会计事务所工作。因为熟悉资本运作,在俏江南谋求上市和股权变更过程中,他曾是主力操盘手。如今,在俏江南日常运营上,他现在整天思考,如何通过互联网手段给俏江南带去新的营收。! i" d* e. j4 n' E2 R6 Q

8 y f) c9 m# Q! @) W7 b1 J b时机; m) R- [4 R5 ~- u4 @
折腾了几年,张揆说自己不后悔,唯一后悔的事情是,“出来晚了”。5 [9 ?& j* @% |2 c, G' k
他设想,如果出来再早一点,机会会更多。比如2005年,那时互联网刚刚开始,遍地是机会。即使后来几年离职,“早出来半年,哪怕早一个月,往往就不一样。互联网恶战凶猛,晚出来一会,曾经有的机会很可能被填满了。”张揆说。
3 \ l: H; Y) x& J# G) j和张揆的离职时间和经历比较像的是乐货网的蔡虎。“不同的是我是中层干部,人家离开时是已经是中国区高层。” 张揆调侃。
/ v% o* `/ {) @2 C% S5 }4 d n b& N( Y蔡虎同样在外企工作,先后在德州仪器和施乐,在施乐时已经是中国区的高层。2009年2月,蔡虎加入百度,任百度联盟总经理,后来,借着百度的资源,蔡虎进行了百度体系内的创业爱乐活,不过,这次创业并不成功。2014年初,蔡虎再次创业,这次做了社会化电商乐货网,他担任董事长和CEO。
7 @( K! o: B% K& t6 d7 l6 S" b史彦泽自我评估自己离开外企的时机是“刚刚好”。 他感觉,过早的话移动互联网B2B业务不成熟,过晚,这个领域也许没有机会。在2011年,在戴尔、SAP工作多年以后,有了经验和积蓄,创业比以前有底气。
6 S2 [2 C7 p1 x$ k) A. o2011年,他离职创业时,移动互联网大潮刚刚开始,在面向用户端的创业已经有很多,包括美丽说、陌陌、唱吧等,但面向企业级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还非常少。在创业初期,他发现风投对B2B的业务也并不感兴趣,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创业到了“深水区”,红杉等风险投资也开始关注B2B的公司创业,他顺理成章拿到了投资。
- ~8 a5 t7 h" ]& Z4 a" Z" A( s碰撞
1 ~0 G' f; m8 D从一个高台到了平地,获得自由的同时,失落感必然存在。
6 z& T0 z& G7 p协同办公平台Worktile联合创始人兼CTO李会军,今年31岁,他曾在一家外企IT咨询公司Ethos(宇思信德)任职高级系统架构师。谈及在外企的工作,李会军坦言要比创业“舒服”很多。: ^, a7 T r# s" D7 l# U; K! f# {
虽然没有经历“外企40岁”的尴尬,李会军就离职选择创业。但同样经历了很艰苦的时光。创业初期,早出晚归,连自己一岁的女儿都很难见上一面,“那个时候女儿对我很陌生”。 在学会平衡工作和家庭后,“创业就像吸毒,会上瘾”,李会军感慨。
8 p0 d3 ]1 Q3 f; E1 e5 _+ l回忆起最开始离职创业的时候,史彦泽感觉,最先要做的是调整心态。“突然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了。”$ {: I7 \* a) R0 W7 a
他发现,原来在一个平台上做事很容易,可以指挥千军万马,现在搭建一个小平台都不容易。原来是很稳定,有条不紊,现在自己躲在小屋里搞产品,和原来的生活离得越来越远。“没有人管你有没有周末和假期”。y. u# b/ e) u' i2 |& H6 _2 n+ t9 p
最难受的是在离开外企之后创业后,比草根创业者更难获得认同。“很多投资经理会觉得外企出来的人很难接地气,加上我们做的是B2B的业务,更难。”史彦泽说。$ ]5 J- x* Z# Y4 J
2011年初,在创业最需要资金的时刻,由于尚未拿到风投,史彦泽不得已请周围的亲朋好友帮忙,“真不想动用这些关系,不过这时候要拼人品了,最终他们都投资了我们,让我们顺利将产品研发出来。”# C+ ?& g+ j6 v" p U3 m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过往在外企规范化的运作,在创业时也有很多牵绊。“外企企业出来创业,过于高举高打,比较理论化,比较崇尚正规军作战,太讲究规范和阵营了。但互联网创业大多是草根创业,路子也比较野,属于野蛮生长。”张揆说。7 o2 i3 ^4 ]: s. W9 O+ ?
他反思,职业经理人创业由于不是技术出身,都是销售、管理出身,到互联网行业创业时,会发现很多盲点,落地时不够本土化。9 g! T+ X0 L1 J; e) Z+ h; g/ P. c
不过,经历了2年的摸索,张揆感觉,吃亏了,交了学费,也懂了,再从头开始也不晚。
^% l' Z6 v* i, V9 l8 L2 x, Q. j现在他正重新招聘组队,打磨产品原型。预计新的身边到年底上线。+ v3 \% k! S1 f; Y8 Z
认同感方面,外企高管到民营企业比自己创业可能还难一些。赵锡刚深有体会。这些年来,他看到很多外企高管到中国民营企业以“空降兵”的身份加入,又因为无法融入团队离开。
" ^3 X" Z5 c9 E! p- p一个原因是,外企高管是带着架构、流程来民企任职,民企的管理流程相对简单,这种碰撞很容易给民企的高管带来很多限制,削弱其权利或者所谓的势力范围。% d+ ?& V1 P0 e, v4 `* X. A
有了过往的经验教训,赵锡刚认为,融入民营企业不是要加入之后完全推翻别人所做的所有工作,而是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到新的同事。在俏江南,他通过自己擅长的互联网工具切入,琢磨O2O的运营,已经小有起色。
9 K9 f7 [" d9 ]' B毋庸置疑,外企带给员工的经验、工作方法是弥足珍贵的。# v* F$ P, ]( ~5 z
张揆感慨,在国际化的公司里工作,除了高薪之外,更多的是“软收入”。无论是在公司里学到的技能,包括接触到的行业垂直资源,这些都是在小公司难以企及的。尤其是职业经理人的系统化训练,这些都是华为等企业一直向IBM等企业学习的。4 V( h. o; W$ S* |% D0 Z+ D$ P `& F9 q
在获得B轮融资后,史彦泽发现,在搭建团队,梳理工作流程之后,过往的外企经验开始越来越多派上了用场。“草根创业者从0到1容易,但从1发展到10很难。而1到10如何发展,外企的规范流程,自己的视野和经历是非常有帮助的。”" b. k! o8 T* t, A

) j7 @1 t2 Y7 a* N' G% E# b, o
点评:
" L% v8 C2 Q; C9 J10年前大肆宣传IT业的30岁瓶颈。现在开始大肆宣传IT业的40岁瓶颈。就机械行业能干一辈子
6 n% b/ Q, E$ t* i& t2 O
2#
发表于 2014-8-23 16:37:3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个,我大概10年前就讲过了,有历史资料可以查,哈哈,
3 p0 Z O8 z8 I" _5 [; t4 [
$ D% t! Z- @+ o2 K% x在外资,干到35岁赶紧离开,假如是小丫头,干到26-28,就必须果断离开了,
( l$ Q- m" ^0 E6 F1 I# p# e9 A* a+ r( d2 [
到40岁,需要社会经验,需要人脉,假如这时被人家撵出来,就向‘祥林嫂一样’,诉苦无门了,哈哈,
3#
发表于 2014-8-23 16:46:20 | 只看该作者
35岁离开了去哪里呢?
4#
发表于 2014-8-23 18:19:34 | 只看该作者
2266998 发表于 2014-8-23 16:37 1 c$ X3 J$ Q1 o. j1 _4 @; e0 w, o
关于这个,我大概10年前就讲过了,有历史资料可以查,哈哈,
! ~) B9 m+ K5 I2 h, K
1 y( Q, r" n4 o6 R5 d, P/ f6 R9 g在外资,干到35岁赶紧离开,假如是小丫头, ...
c! h$ O0 S# ]* N1 z4 I
机械行业也是?
5#
发表于 2014-8-23 22:48:5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可以换个说法,“先把老板炒掉,不然就会被老板炒掉”x& |( e `, G3 Z" T& s/ c- |, p
外企提供的主要是平台收益,也就是为以后准备的吃饭的东西
4 n: a2 N' B& J7 j- `# {% `9 J: d6 V, s1 _( F; O, g& M$ f
平台收益,除了文章里说的管理流程之类(文章也说了,很多情况没用),也包括各类资源,包括信息,人脉
/ j' C4 E7 l% z s) @
x% r& r0 J9 v4 N! X- J4 q- X现在的人脉,大都是“双向接口”,如果只能伺候一方面,就只能做代理,能把多方面都伺候好,才能做买办
6 O/ ^4 s- E/ t而且,商品的范畴不仅是实物如机器,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标准,图纸,人力,外包等等,对人的要求的也越来越高,只靠关系远远不够
. ?1 q# Z6 x3 w' u5 W! \
& {& r* B! F- g7 S8 T+ x外资的技术收益也存在,但是难度很大,首先要门槛(干掉了大部分人),还需要各种姿势地吵架(又干掉了入围者中的大部分),最后还要能坚持(剩下的人一只手能数过来)才可能获得

点评

炸弹哥的评价总是平和又犀利。 发表于 2014-8-24 14:01

评分

参与人数1 威望+1 收起理由
dhihi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14-8-24 11:55:25 | 只看该作者
2266998 发表于 2014-8-23 16:37 % @5 ^+ H N6 }3 `; ^' B+ ^3 D
关于这个,我大概10年前就讲过了,有历史资料可以查,哈哈, ! m0 ~" O+ M2 h' v% a
. U5 y$ R6 q3 {# H
在外资,干到35岁赶紧离开,假如是小丫头, ...
; C, N. ]0 g' w4 [# Q+ a6 U
前辈,35岁从外企出来后是不是就没有能力做设计了,那有什么别的出路吗?可是现在年轻人不进外企又很难有好一点的生活。
$ f! |+ u5 _# g* c- X
7#
发表于 2014-8-24 15:38:19 | 只看该作者
dhihi 发表于 2014-8-24 11:55
# U9 y( _; O y9 M4 ~9 e6 w* N2 I- @前辈,35岁从外企出来后是不是就没有能力做设计了,那有什么别的出路吗?可是现在年轻人不进外企又很难有 ...
7 R+ m4 ^; d; d' L( k$ A& S, i$ F
关于美好生活,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大家都明白,第二种观点是稻盛和夫说的。他说,美好生活就是努力工作并体会到工作的美好。
0 R' C1 y8 s* S) j$ O [4 W这使我想起了那句流传千年的老话,叫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h/ r% J ?1 y; }
8#
发表于 2014-8-29 11:26:20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啊
9#
发表于 2014-8-29 11:57:21 | 只看该作者
年輕的時候,希望自己快些成熟- X( e) x; C* S" f) a4 d. M
成熟的時候,希望自己該年輕些% @8 r$ _0 c: K" `* W. p! B3 w$ F
——何解
10#
发表于 2014-8-29 17:24:06 | 只看该作者
一刹那,差点去了外企,我们这个行业,在今年遇见了有史以来的最严峻的寒冬。, N' s+ l* v" r- Y
我知道当你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在哪里都是被裁员的对象
9 x# Y) o* L5 G' a+ V9 _外企国内的日子真的很爽
D; r) t0 C# O. u但是这是在经济上行的时候,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外企裁员也是非常的厉害
/ d$ j w6 d2 G) s*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GMT+8, 2025-1-26 01:51, Processed in 0.06329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Discuz!X3.4Licensed

? 2001-2017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