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中国,是个出新鲜事的时代,给喜欢看热闹的国人,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做看客。鸦片战争英国人打破大门进来,战争间歇,大着胆子溜出来看热闹的中国人发现,在黄头发蓝眼睛的英国军队里,夹杂着大量肤色很杂的人。这些身上穿得跟白人差不多,但头上却裹着一个大头巾,显得头特大。中国人管他们叫大头兵,或者大头鬼。当时的国人不知道,这些人其实是英军中的印度锡克士兵。由于印度做殖民地的资格比较早,因此印度人,尤其是剽悍的印度锡克人,就有了跟主子一起出来教训别个不听话民族的资格。) H# X; {: u# A+ p
. M+ f7 l* d0 N5 p& e
* X+ P) H+ l- t( o% A4 T
由于印度士兵的加入,这场战事给了做看客的中国人更多的眼福。在他们眼里,洋鬼子肤色很杂,也很斑斓,有白夷、黑夷、红夷,以及不黑不白之夷等,好看煞人,边看,边增加自己的种族优越感——觉得鬼子不像人,像动物。印度士兵的头巾,也给人印象深刻,因为它多半是大红的,高而臃肿,凡是看到而且喜欢记录的中国人,总是忘不了记上一笔。后来,在上海租界里,英国人用印度人当巡捕,上海人称之为“红头阿三”。这个戏谑的称谓,显然跟头巾有关。不过,在鸦片战争当口,缠头巾的印度兵,命运并不好,中国人抓到了白人,很可能会优待,但是抓到了地位低下的印度人,不由分说就是虐待,连打带骂,还不给饭吃(我们中国人,对等级无师自通地敏感)。而英国人方面,一旦出现了军纪问题,一般都是拿印度兵开刀,当众绞死,用以安抚占领地的中国人。1 K5 ~4 f8 T+ C1 r0 R( i+ c- w% z6 M
+ ?& }1 @$ `; j9 W/ Z$ a! k) u- t 缠头巾是印度锡克人的风俗,也是他们的教规,聪明的英国人为了让殖民地的人做炮灰,在变革他们上下身服饰的同时,容忍了他们的头顶。殊不知,这个特别的头顶,到了中国,却变成了二等洋人的标志,让中国人很是厌恨。
2 x, X/ x5 F) ?6 \. G6 V
) z( U0 T2 x" ^7 F0 G- S 然而,时代总是在前进,谁也没有想到,到了19世纪末,在中国“租借”了山东威海的英国人,居然把他们在印度的经验搬到了中国,在威海建立了一支“中国军团”,这支军队的服装跟印度的锡克兵一模-一样,头上也顶着一个大头巾,或者说是头巾形的帽子。据资料记载,“中国军团” ,训练有素,装备精良,长枪队、炮队、机枪队、骑兵队一应俱全 ,这支军队的士兵,大概是中国第一个接触并使用马克沁机枪的人。从这支军队留下来的老照片来看,这些来自山东各地的小伙子们,虽然头上裹着头巾显得有点怪异,但军容严整,浑身上下透着精神,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趾高气扬。只是虽然号称“中国军团”,但军官却都是英国人,列起队来,每个排的旁边,都站着一个戴着大檐帽的英国军官。) s# s7 j# Q! N: h
& D2 p" S: q7 c$ v; x4 h; v: W
# o* ~2 A9 ?) R/ t2 U; |3 J 作为殖民者的白人,很少做亏本的买卖。他们招募中国兵跟招募印度兵一样, 都是要用他们打仗的。“中国军团” 刚刚练好,打仗的机会就来了——中国闹义和团了。山东是义和团的发源地,但威海附近却没有闹出多大动静,因为被“中国军团”剿了。不久,威海的“中国军团”北上,加入西摩尔联军,不仅跟义和团,而且跟中国的正规军交上了手,参加了进攻天津和北京的战斗。据说,这支中国人的军队打得很不错,在进攻天津的战斗中尤其突出,接连攻下几个军火库。战后,为了表彰这支军队,英国人特地设计了一种带有天津城门图样的徽章,作为“中国军团”的徽记。
) a1 u4 e% f% r& d |- z A# N& o% \( U
1 C, N: |7 v e: Q& |4 C 一位当年“中国军团”的英国军官写道:“中国军团远征作战的次数比任何部队都多 。即使不算解决威海卫出现的麻烦,天津之战有我们的份,解救北京有我们的份,以及1900年8月到独流和没有行成的北仓,这些远征都是我们干的,没有其他军团参加。”(巴恩斯:《与中国军团在一起的活跃日子》, 转引自邓向阳主编:《米字旗下的威海卫》)参加八国联军的“中国军团”计400余人,进攻北京的联军中的英国军队一共才3000人,中国人占13%。而联军中法国军队才800人(以越南士兵为主) ,奥军58人,意军53人。如此说来,所谓的八国联军,其实应该是九国联军才是。只是这第九国的士兵比较隐蔽,服饰跟印度兵一样, 以至于当时被打的所有中国人,都没有觉察,一直当他们都是印度兵。
' E8 y* H. D$ i# _$ J, [' ~( ^$ l8 Y9 `
# U! z" H4 A- {+ L5 w* D, \" ~ 使用中国人来打中国人,不是打普通人,是进攻自己国家的首都,打自己的皇帝和太后,居然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这支中国军队打得相当卖力(中国军团为此阵亡23人) ,特别能战斗。同样的中国人,在中国阵营里几十万义和团,几万武卫军,都不济事,而在对方阵营里,几百中国人却所向披靡。令我们在佩服殖民者的“以华制华”策略高明的同时,不能不反观一下我们自己的百姓。传统的忠君爱国的观念,在晚清的乱世,很明显靠不住了。在同一个地方,一伙人跟洋人势不两立,嚷着杀洋灭教,虽然刀大多都落到了信教的中国人头上,但对洋人的敌意无疑是明显的。另一伙人(他们其实也不是信教的教民)则跟着洋人杀中国人,杀到了皇帝和太后的头上。19世纪末,世界还真是有点乱。4 y5 l M9 N' m! q
: Z% l1 y3 o c
% I1 a% g6 A4 e9 Y: t7 S5 d5 { 中国军团的女翻译,摄于1904年。这批人多为洋学堂毕业生,算得上那个时代的精英一群。比起那些为衣食所困且目不识丁的底层流民,她们的选择尤其耐人寻味。
9 m# h! Q4 t+ O 后来,英国人为参加八国联军的中国士兵阵亡者立了一块碑,碑文中英双语,但碑的样式,却是地道的中国式,云头龙纹,跟中国政府为在义和团时死了的德国公使克林德建的牌坊一样。但却是对中国的什么呢? ——羞辱。威海卫华务司沃尔特曾评论道,中国军团的“建立与成功,证明了英国官员在对付亚洲佬方面的天才”。
" `9 ]' I7 x9 ]4 [1 v* y( W% v- e+ X8 k* Q7 M/ J, _# l
不幸的是,这羞辱多半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找的。" J2 \; H6 s, _" t
7 ]$ q8 d* L# } D
张鸣《近代史的鸡零狗碎》
) }; X: G4 m$ s4 ], F# X4 ]1 ^: @: Z
! C4 g8 {* P C7 q!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