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喜欢闲来无事到处走走,或逛展会看最新的工具,或拜访不同的工厂,开拓自己的眼界。作为贸易出身的人,对于制造业生产环节会不自觉关注企业的品格和未来的风险,简单的说,做贸易需要的是能够做出合格产品同时还要持续经营下去的企业,往往有时候必须对一些企业的未来做出推测,不能刚刚市场做起来,货供不了,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我通常不是马后炮,看到哪个企业不行才说不行,而是企业在青壮年阶段就要大概预判它的未来~~~, _: u4 m# e8 Y1 w4 d R' L0 F
" |& M2 ~1 m. X( K9 _1 R3 Q9 ^
上个月在苏锡常拜访了一个年轻企业,企业规模大概4/50人,两年前由几个从业多年的中青年骨干合伙建立起来的,企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企业管理者跟我们侃侃而谈,从用人到工艺到现场管理,再加上雪白写字板上的发货安排和连会计都忙着打包准备发货的热情,几乎同去的同行业老一辈都为这样的年轻新秀竖起大拇指,“能力强”“精明强干”“有管理水平”。。。但是在我看来基本上这就是一个被淘汰的企业。本来企业主大谈特谈目前现状和展望发展是很正常的事,借此让大家能够相互了解和为合作做准备,关键听着听着我发现虽然这个企业看上去是新瓶,却装的是老酒。让我很快得出这个我自己都觉得很冒失的结论,就是在这位企业合伙人说的几句关键的话。
9 \1 B; {* ]* p3 c3 _6 D9 r& k
2 c2 R3 H. u. N/ ^' W1 o “我们厂招的都是没文化的,听话,会干活儿。”然后讲了一通管人和驭人之道,既有类似电视里血汗工厂的毒辣,也有好像大将统兵似的仁情,有严苛也有人情味,颇像那么回事。单看这句话还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结合下面这句话就让我很震惊,这个神论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了,直接戳中我敏感的神经,“我们这个行业现在在洗牌,等两年,再等两年就好了,别人倒下,我坚持下来就能涨涨价,估计做到产值3000万问题不大”。我听到这句话之后不由得心里一震,等?只听说过坐以待毙,等只能等那啥的,怎么会等好等活?4、50个人每天从8点干到晚上9点现在还不到2000万产值(2000万是他告诉我们的),干到3000万这个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涨价百分之50?当然我敏感的也不是价格,因为这年头这个行业没有这种可能性。我敏感的是其中的逻辑,从选人用人来说,没有专业性的技术力量,这位合伙人把坚持和仅仅是时间的消耗划等号,坚持就是胜利的潜台词可是每天进步一点点,而不是呆呆的等着,毕竟机会留给的是有准备的人。* j- @* H, k2 B# f# D$ [$ q6 R9 R
: V1 O0 `# r& q0 b! c 听到这里内心忍不住扑哧一笑,我有我的想法,提出去车间转转,于是另一位和他相熟的朋友陪同,液压机 车床 加工中心 钻床 焊接 打磨一圈逛下来,由于没有专人负责数控,一个我熟悉的同类型工件,另外的厂钻孔估计最多1分钟解决问题的,这里加工中心要5分多钟,我估计这将近20台二手加工中心还不如之前我对接工厂那4台的效率,要不是亲眼所见和懂其中的门道,没人会想到这么重要的一环有这么惊人的效率浪费,难怪钻个孔又是加工中心又是多头台钻,估计车床也好不到哪里去,就算行业大环境好了,再来订单这个厂也是无法扩大生产的,那么就会陷入死循环——忙的时候拼命加班赶订单,订单完成不了客户丢失,丢失就闲下来,闲下来又出去跑订单,有了订单等着下一轮拼命。。。
7 `5 l4 |# |. q2 Y, Z$ s/ ^. W$ h W' \" @1 l; c
这个时候我不禁想起不管是领导专家还是基层从业者,一提到制造业的艰难,往往大家都喜欢说这么几句话,“看看明年吧”“等等,等等就会好的”“坚持就是胜利”,这些话好像是金玉良言,Perseverance啊,多少成功人士的口头禅,而且确实有些企业熬过了寒冬迎来了更美好的春天,但是我们只听说过等死,哪有等活的,闲时不练兵,不梳理工艺和流程浪费,不深挖质量和效率的极限,哪来的厚积薄发,哪来的守得云开见月明?广大中小企业今天的艰难不能光是等、靠、要,还是要企业自己想办法练内功,要全社会精英共同努力才可以。作为我们行业技术人才,每次伸手要待遇的时候,也要问问自己有什么筹码?今年我为这个厂提高了多少效率,提高了多少精度,攻克了哪些难题?至于那些蔑视文化蔑视科学,想靠着文盲干苦力就做大做强甚至搞上市公司挑战世界五百强的草莽英雄,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如果你是人才尽量远离他们,说不定工艺编好了觉得一时半会儿凑合能过了就一脚把你踢了。。。
4 i) a7 M# O+ L3 ?: T' x- i; A1 J% P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