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你的投入,沉淀员工对企业的情感,增加他们转移的成本,这才叫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许玉林 . O. u0 t6 | a i5 r
我的工作经常需要和一些做企业的人交流。有次参加一个电视节目,一个企业老板给我讲了这么个事儿。 * [, k7 k! z4 D3 F
他们是外向型企业,经常有机会把员工送到国外培训。前段时间刚有一批员工培训回国,其中有个女孩,回来就要离职,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 i, u2 ]2 e( j
节目里有个专家就问他培训合同签了没?他说签了,专家说你看至少有个约束,那老板说我签了又怎样?专家不吱声,说劳动合同带了吗?我给你看看合同条款怎么写的。
6 b; V' S* s/ H4 f x
我故事讲到这,大家知道出事了。出什么事啊?咱们暂且不说这个制度追诉成本有多高,就算这个员工赔了钱,这个钱企业拿到手了,员工还是走了啊。 ( r1 t6 X+ y" F! J& } G j: [! N$ w' s
各位,追诉赔偿对企业有意义吗?没意义。你唯一的结果还是给你干活儿的人没了。所以我们常说,理性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非常无奈。 ( `) C/ ~/ O9 r* E( ]
那老板就转头问我,说许老师您是人力专家,您给支个招吧。我说我也没招了,这样吧,我们换个思路。怎么办?我建议你开个全体员工大会,主题是什么?欢送这位员工。
; x/ n; t" a: L- b9 j6 d( X0 Q, W5 T: {
为什么这么做?这叫什么?这叫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思考。什么叫战略性思考?就是两点:第一,基于未来;第二,基于人性。 : v" [# D/ E& d( x5 H
战略性思考要基于未来
0 X6 A2 s9 i( P" l, m2 s( E% D1 E! i" L! h
为什么要开全员大会?我要告诉我所有的员工,她服务于我的企业,她的成长得益于企业给她的知识帮助,当然她自己也非常努力,今天她能力提高了,长成了要走了。
( A1 Q9 o2 N) r" H. k
既然人留不住,罚金拿了也没意义。不如把这笔钱作为对这个员工的最后一次奖励,奖励什么?奖励她的努力,她的成长,同时,希望她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F% U7 I- L. a) o
大家想想,如果这么做会是什么结果?不走了?那是不可能的,我没那么急功近利,用这点小伎俩来挽留决心要走的员工。走还是要走的。 1 z' o! x) F% H- q7 w6 @
那我在干什么?我在基于未来思考。我要通过我的投入,沉淀员工对企业的情感,增加他们转移的成本。
/ a8 V& o; ^$ P4 B& R
请注意,人力资源所产生的问题是过程性的,就像得了慢性疾病,生病的过程你一点知觉都没有,但是一旦感受到病痛,你治起来可就难了。 8 P8 I& q2 ^- k) z8 X: c2 N
因此,对人的问题,要求我们一定是先投入,做防范性的制度设计,解决的是未来的问题。说通俗点就是“筑坝拦洪”。可我们往往不愿意这么做,我们总是等问题来了,再想办法解决,而那时候你的投入成本,一定会超出你的预期成本。
2 G9 K/ s1 A1 k* u+ i 战略性思考要基于人性& c% X8 {' ]3 w/ V9 @6 [
- {: @2 F9 R; w- v g; Y# D4 Y$ t+ ]1 R; h/ A
这怎么理解? # a4 h. m+ x; I2 S" {# o/ n7 D
20年前讲这门课,我们上来第一句话,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那时候大家对这句话几乎很少有真正的理解,包括我自己,好像这个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就是强调员工价值,给他们想要的,让他们高兴。其实那是最低层面的。 7 X8 ~& s. q# k, ~5 i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实际上要求我们在实际管理中,必须高度关注于人性的特点。只有理解了人性的特点,你才把握了管理的原则,有了原则就有了思想,有了思想就有了方法。
( D' k R/ U: ?; B
而人性是个哲学命题。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要有哲学的思考。什么叫哲学思考?简单来说就是要追问本质。 6 N; M+ A% j% r/ K
其实很多时候,一碰到具体的事儿,我们就忘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你想要A,但你就事儿论事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是B。 举个例子,大家来混沌大学听我的现场课要抢票,好不容易抢到一张,一般不会迟到。如果是在外面上课,很多人迟到,老师一不高兴就拍桌子,怎么这么多人迟到啊?太不像话了。
: c! ^6 Y$ \/ ?6 C
结果突然意识到,你拍桌子的对象就错了,迟到的人根本没来,来的这些人恰恰是你应该表扬的。本来想惩罚那些没来的人,结果来了的人挨了顿骂,可恶吧。
& |: G. L! T1 h2 H8 K
回到离职员工这个例子,我们制定赔偿制度是为了留住培养出的优秀员工,虽然制度要制定,制度要执行,但是按照制度执行,款罚了,钱到手了,员工也走了。你突然发现这个结果和我们的实际目的是不一致的。
$ F- @$ D/ X, L3 \: a
这时候你该苦恼的,已经不是她走不走的问题,而应该是,为什么我的企业培养出的优秀员工,不能在我的企业里找到合适的发展平台?这才是本质问题。
- Q6 U# X6 e, `6 Y 预防优秀员工流失的两条建议% k! X$ l) m4 ]" @$ r% r+ `; n1 h
0 X% _$ p, ]/ R R/ G' Z9 q3 R
9 D* I2 r! k8 G) E$ P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一样,具有抵押属性和看护属性,但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本的两个属性是合二为一的。什么意思?即我有价值,这是我的抵押属性,同时,我是我自己的看护者。
/ O- T2 |$ G. c8 x, o: M
为什么优秀员工难管?记住,他在你的企业中价值提高的同时,他的市场价值也会同步提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力资本两个属性不可分割的特点,决定了他的价值越高,流动性就越强,管理起来也就越困难。
- v: E" `# B; _/ O, [6 E. ^- k
所以面对这些有本事的员工,光靠人为的管理控制根本控制不住。怎么办?那就要靠制度,靠文化了。制度和文化是另外两个大命题,这里不具体展开,给大家两点建议供参考:
5 H- ]1 [9 S. a. A9 q% y) o8 L ' h- u: v3 k1 e1 Z! H
建议1:
; S$ J5 d7 Q/ A) V1 w- |( C, m3 m: ~. S. V: m' k* U
不培养不可替代的个人 + H1 ~& h; M6 _* ~: F! f0 ^
简单总结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8 U* T% u' ~8 [8 T0 q% }* S% ~
①靠智慧而成长; ②靠资源而成长; ③靠战略而成长; ④靠管理而成长。 : h6 \% u9 g& v
而绝大部分中国民营企业,根本还没到靠管理成长的阶段,他们仍然靠着自己的智慧所占有的资源,面临着战略选择的困惑。我们不习惯于靠制度或文化管人,我们习惯的是靠人管人。
6 b4 O$ d6 i$ Z- u. K! _) j4 r
所以你看咱们今天的企业,老板恨不得我的活找几个人干,别那么黑,两个吧。但请注意,我的活分给两个人干,这两个人一定是不可替代的。 2 G# ?6 e4 L z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培养不可替代的人。因为一旦员工成为不可替代,就会增加他讨价还价的资本,同时,增加企业用人的成本和风险。
/ A$ H9 G6 m7 E' j 建议2:
- ]6 O0 V7 l% g/ s/ c
3 V R W7 g+ t2 W真正地尊重人,保证管理的公平。 l6 ?1 m# G+ a- J
什么叫“尊重”?注意我所说的“尊重”,一定不是你们所理解的尊重。体现出管理的公平,才是对人最大的尊重。
5 z- e, ?' r \1 V9 S' M
“公平”又是个大话题,我们以薪酬为例大致阐述一下。前面讲过,薪酬不解决激励问题,薪酬解决的是公平问题。
: _; w) \9 V( q
假设你的企业是一家房产公司,现设定销售的年度考核指标是100万。一般我们怎么设定销售岗的薪酬?“底薪+固定提成”。
5 v% S. F$ U$ }+ _/ W
这个制度合理吗?不合理。大家想想,完成前70万和后30万,难度一样吗?前70万可能相对轻松,使八成功力,而后30万,要用十成甚至更多功力,与此同时提成比例不变,我干嘛费这劲? 0 S% p X* M6 O" y
但这后面的30万,恰恰又是企业希望获得增长的那部分。那怎么办?我们换个思路,把100万的考核指标,按难度划分成几个阶段性目标,1~50万,50万~70万,70万~100万,然后根据各个阶段性目标的完成难度,设立逐级增加的阶梯式提成比例。
! Q5 H' R, N2 u
越接近大目标,难度越大,但提成比例也越大,这样员工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 {9 v. u U+ G% W8 [+ h
1 y7 [8 Z% s$ A1 X5 `
本文根据许玉林教授在混沌商学院的课程整理而成
2 G/ @5 p& R8 L: ^ C" N
混沌大学
5 u& \& o1 J' M' |, l( S6 G4 `, V% a7 x! K/ b- _7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