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73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多少东西,才可以凑合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2 11: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fficeffice" /> 

. B: U' W2 p$ X1 \6 V+ V9 H

人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万事通’这一物种,有人说,他懂机械、懂电子、还懂好多东西,我挺佩服的,因为我懂的东西比较少。

" D. r7 M8 ~: @: f5 E7 _+ k$ m

人这一辈子到底要学多少东西?这在各国有不同的答案。在前苏联的时候,政府需要你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窄,越窄越好。搞火箭设计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尤其窄,设计粉末泵的家伙,你不可以知道燃烧室是怎么设计的,因为一旦你投敌了,对国家造成的损失要尽可能的小,是阿,任何人都有投敌的嫌疑。

) ^) L- \, e* s( h& A; Y

而在美国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需要你知道的东西尽可能多。在一个作机械工程设计的公司里,你比别人知道地都多,你就可以作一名副总裁,无论什么事情都和你一个人谈,效率特别高,其他的人都为你跑腿,你只需要向老板负责,当然,老板付你很高的薪水,也很尊重你。

( k# _6 [( S- A A" J

世界上最早的立车、水压机、深孔钻、包括16吋以上的舰炮,几乎都是一两个人的作品,这几个人懂材料、懂加工、懂流体和空气动力的知识,几乎无所不能。因为某一件产品,可以发明一个新的加工机,水压机就是一个例子。当然也只有在那样的社会,也才有那样的人。

- O8 W$ R+ y; v: @

日、德是两个以精密专业化而著称的世界强国,他们的模式完全不同于苏、美,你的大型泵站使用了德国的柴油机,德国工程师会替你向甲方作各种工艺技术说明,什么条件下,功率曲线什么样,比你说得还明白,你不得不佩服。

, C$ v3 {( Z1 |. O; Z

但正是这种精密专业化,注定这两个国家不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 h+ d9 l' ~8 L1 a t; T

我国早年有工业化以后,先是很短一个时期的英式风格,随后就是美式风格,假如不是美式风格,詹天佑也修不成京--张线。因为在该线路上所有的东西由詹氏一人作主,从规划、勘探、到机车的选型和驱动的方式都由詹海归一人说了算,并且全都说对了。英国人不得不佩服,但他们私下里佩服的是詹海归的yale风格。这种风格在中国曾持续了几十年的时间。

" V- E, [9 M, f2 U% z( j/ D

接下来的漫长岁月中,我们一直是苏式风格,窄专业,多专业协调的风格,这种风格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后期。

. |/ ], o* m4 y3 [

那时,作一个项目,先期的项目组就得有十个人,由工艺、设备、电气、自动化、液压、水系统、土建、环保等,每次开会时,会议室要是小点都坐不下。人们常说‘人浮于事’,只要你在项目组里,才知道不是‘人浮于事’,缺了那个专业,项目根本无法进行,无论项目有多小。

1 J- Q$ s0 q- O, A8 O) B' Z* J8 i

95--95年以后,我们又在明显地回归美国模式,这是由于竞争加剧和生活所迫造成的,大型的设计单位被分成小块承包了,你再没有能力调动众多专业为你的一个项目服务了。懂得知识面广的人在竞争中逐渐占了上风,经济利益的驱动促使他们跳出原来的专业,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 e% `' }3 E9 o* N& B, ?

今天,再谈一个100万吨的钢厂,只需要一个人就够了,从厂址选择的气象条件到桩基础和厂房柱的布置形式,从工艺、设备的选择到废水、废气的处理,再到变电设备、线路和高、低压室的布置,都可以由一个人说,只是说地时间长一些罢了。原来窄专业的人开始失业,形成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9 b! v" n: _6 c- K+ h* H4 J6 C

经济利益和社会变革的驱动,促使一部分人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这些东西又被转化成财富,而另一些原来专业很窄的人,由于没有用武之地,原来的知识结构都在逐步的退化,这是一种社会的分化。

5 x# T* A* h3 v& A0 D" F5 w) }

说回到开始的话题,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到底学多少东西才可以凑合着生活,说实话,我不知道,我只是一个扫地的家伙,但我佩服有知识的人,希望他们都幸福、平安。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3-16 16:54:4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因人而异,因个人欲望而异,但是学无止境,我是这样理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3-15 17:00:59 | 只看该作者
经济利益和社会变革的驱动,促使一部分人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这些东西又被转化成财富,而另一些原来专业很窄的人,由于没有用武之地,原来的知识结构都在逐步的退化,这是一种社会的分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8-27 15:59:4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很佩服那些工作之后还有精力学习的人,现实的社会就是逼你要不断的学习才能不会淘汰,但有时候就是感觉力不从心了,所以说有深度有能力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都是碌碌无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8-25 16:55: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9-19 18:56:1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应该合理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上大学时老师要我们将自己的知识结构设计成T型结构,但那是一个二维平面结构,我把老师的说法改进了一下,我认为应该把自己的知识结构设计成三维的伞型结构,即自己的专业是伞柄,应尽量深,其他专业是伞面,要尽量广,有了这样一把伞,在人生的道路上它能为你抵挡风风雨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5-26 20:16: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但把自己逼得太紧也没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2-18 18:45:50 | 只看该作者
唉,要学多少东西呢,从眼下做起来,老老实实看书,学习别人的经验,学该学的东西,日积月累,就好可,何必想那么多呢。。。
* R' x5 q$ m1 U) O9 `2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10-17 21:34:14 | 只看该作者
态度有问题啊!首先要端正态度.别的不不要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7-27 11:22:08 | 只看该作者

Re: 学多少东西,才可以凑合生活?

照楼主这么说,我看99.9%的人都是在凑合着活。
" R2 `* V$ W6 C5 i; E) V- e要做到既广又深,真的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18 14:19 , Processed in 0.06916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