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先看德国人在工业4.0中的定义。德国人认为在工业4.0中,主要有2个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从字面意思上,“智能生产”是涉及企业宏观运行的内容,包括整个企业的生产计划、物流、产品研发、企业智能决策,甚至包括人机交互、3D技术等“杂七杂八”的、与生产有些关系的内容,德国人都放到了智能生产这个主题了。# Z1 Q. } M3 v t' q$ y/ l
`+ h7 A8 R5 X
“智能工厂”的定义则相对明确,除了高端机床、热处理设备、机器人、AGV、测量测试设备等数字化、自动化的硬件生产设施以外,还包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管理与控制的软件系统,我们可以称之为MES系统。后面一句是“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这里面的分布式,英文就是Distributed,就是大家所熟知的DNC的第一个字母。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数控设备、机器人等数字化生产设施联成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乃至达到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的自组织生产的最高境界,但基础就是实现数字化设备的联网通讯、数据采集等网络化分布式管理。从以上的定义里看,智能工厂主要是生产环节的管控与执行。& P& x8 u8 B& i1 @: u' L
, x, R' |9 c) R1 j/ O9 t
下面,再与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智能工厂中的“工厂”到底是全企业还是专指车间,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很多人,甚至造成对工业4.0两个主题的不理解。德国人的“智能工厂”,从管理范围上讲,就是中国的数字化车间,而不是数字化工厂或企业的概念。. ?: @2 S8 {4 W o# s, |/ T
' t: S! v: K* j/ q
除了从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的定义划分上看出问题以外,还可以从德国人在智能工厂的架构图上看出一些端倪:
5 `2 a( h( r$ s$ p! N/ u7 o
4 ~0 W i8 C; j# R# e" J. E9 N 从该架构图上可以看出,物料进入“智能工厂”后变成产品,我们如果将此处的“工厂”二字换成“车间”是不是行得通?
6 R. v* Q: X$ _5 o 此其一,我们再从德国人的演讲中分析。
9 ]4 P5 L; W5 |$ K4 b" G
. \4 M8 ^/ x8 j3 c! j* x C2 S
, T, C- g% Y% s E- }6 i9 N2 R9 @- s+ e: c
以上两张图来看,所涉及的内容也主要是车间生产的管控,智能工厂也没有涉及到整个企业的运营等内容。! ]+ J* V1 h0 X
) @4 B6 X) r! e0 G6 p& W, N! I
我们再看不久前国家刚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里,明确写道:“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这里,明确地将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进行了并列。而这以前,比如在2013年的“两化深度融合”文件中,写的还是“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从“、”与“/”这个符号上的变化上,就可以感受出这些专家认识上的转变。# r7 O9 Z) _) v P% E7 U
8 F; j9 C# [0 K9 e6 _0 U6 M: u 最后,我们再用反证法证明一下,我们如果将智能工厂中的工厂理解为整个企业,企业自然就包括了生产,这样智能生产就成了智能工厂的一部分,两个概念几乎完全重复,我想严谨的德国人在如此重要的文件中是绝不会犯如此低级错误的。
6 F1 n# S8 @& h. \ ( R* N3 F: z9 q* ]
再结合德国人的用词,智能工厂用的Samrt Factory,而不是Smart Enterpise (企业),也许德国人正是想避开“企业“这一字眼。2 p& S3 ~& N# X2 ]5 O
3 _& l7 Z" f, C4 s' i 因此,德国人工业4.0中所说的智能工厂的范畴,就是我们的车间。这样我们对工业4.0中2个主题: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就非常清楚了,智能生产是企业的运营、研发、管理等宏观层面,智能工厂是生产过程的管控与数字化设备的网络化分布式实现,范围是车间,是具体的生产执行层。% d9 F- E* s" ?: Y/ _ D# ?4 G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