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33556|回复: 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我爱发明,浅谈研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1 22:4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过年期间在徐州,恰好赶上央视《我爱发明》放牛蒡出土记——牛蒡收割机。
* `" h2 S' [0 }! W7 Shttp://www.lanten.cc/1805.htm, n3 K1 Y+ C3 n4 S7 V

7 _* O. {  ]9 H" l这么转帖多少有帮人家宣传之嫌,不过最重要的是人家做出来了。记得以前扫@害怕伏枥 老先生的帖子,有个私人老板的公司做出了一台巨大的电铲,马上有个小年轻上来质疑“山寨?” 当时“害怕伏枥”的答复是“是的,好歹人家做出来了,你呢,只会羡慕嫉妒恨”,哈哈。之前也有人鄙视过《我爱发明》很多“低级”的东西,在机械专业的人眼里,很多确实看上去没什么东西。但鄙视的人未必就能干出来。
$ X& E  o1 t1 g* D
' Z4 h4 f( R2 `! ~& v简单说说我看完的理解,牛蒡收割机从开始做到最终潜在客户认可,共经历了四个阶段,一版初稿,三代改进。如有理解不对的地方,请大神轻拍。
( q* X5 T0 e% @+ z% Q
; X5 b# q3 P, s& N0 ]$ `; U/ E初稿基于一个类似山药收割的原理,把牛蒡头上的土推开,露出头,方便收割人来拔。这样,就开发了一个八字形的犁,靠这个八字犁向两侧推开,一起获得预想效果。第一次测试,到现场就出了问题,八字犁扎到地里,拖拉机拖不动。拖不动轮子原地打转,刨出坑来,掉坑里轮子出不来不说,八字犁扎得更深,根本开不动。原本一台机器顶5个人的设想失败了。
% }8 Q# W* l. v! n4 o: J: g* l! x经过一代改进,这次的改进,八字犁连接到一个偏心轮上,偏心轮转动,牵动八字犁振动。振动的作用有两个作用,一个是避免八字犁扎死,另一个作用是松土。第二次测试,现场挑战10个人,虽然外行的农民看着都不看好,因为“改动不大”。但这次却发生了质的变化,能开动了。振动的八字犁把泥土抖松,露出牛蒡的头来。不过和10个人的比赛还是输了,首先是短杆率高,80%都断了;另外是速度慢,人工都干完了,机器还没干完。临了老板都说“下次别来了”
- c& e; o. u. t5 ]% K( A; |& o" t; G1 I5 G, F& s6 ~7 g0 |0 E& }
第二代改进,首先把底盘换成履带的,这样就避免了陷在地里开不动的问题;再就是八字犁的升降由原来的拉钢丝改成了液压,增加了升降结构的稳定性;相应八字犁的形状也做了修正,便于向上翻土。于是第三次测试,这次测试挑战20个人。这次测试比前两次效率高了许多,更重要的是,修改后的机器成品率高了很多。人工那边没有松土功能,遇到长歪的,大个儿的,就可能出问题。要么挖断了,增加了次品率,要么拽不出了。机器就没有这个问题。当然面对20个人,机器需要推进更快,机器就2人,一个开机器,一个拔。但机器前面的牛蒡秧挡道,后面拔的人还得跑前面去开路。这一局,机器赢了质量,输了速度。其实两个人“输”给20个人,哈哈。
1 W' T1 n: M6 n3 |/ q9 V2 ^# h/ {4 E) [
第三代改进,主要在前面添加了“杀秧”机构。这事儿机器干起来在行,高速旋转打碎前面的秧。这次测试挑战40人,一路居然摧枯拉朽。" o$ q" b2 ~4 w& o2 Q( R

" @1 k1 |7 p4 w  z前两天有人吐槽“中国式研发”,如果有在外企的可以出来说说,一个完整的研发流程下来通常是什么情况。福特一款油电混合动力汽车,2010年左右立项,目标是2018年能够面市。这中间需要进过技术预研,样机,验证,改进,再验证,再小批量,也许还得几轮,2018不延期就算不错了。
# c( t/ f2 Y) B! N3 j" W8 C
' O) j2 g. w3 w# e( X3 S其过程和这个收割机类似,但中国人做研发的时候,很可能就遇到那老板一样的白眼“你也别来了(你别丢人了,别干了)”。那么产品可能就停留在第一次改进后的状态,而且很有可能“国产”就在这个阶段拿到市场上去和人家拼低价了。多少研发,干到类似阶段,就会在各种猴子一样上蹿下跳的“专家”质疑下夭折或提前上市?结果导向地看,就是干不出来或者干不好,就是干不过大小鼻子。$ |/ F% g! g; b8 K9 O, d- C2 h6 r, r

* H  e9 r+ Z# F' Z去年的见识看,在一个要养活13亿人口的国家,搞农机搞好了也是可以发财的。现在年轻人进城,农村人少,有各种形形色色的需求啊4 I! T9 ]# ~' Q" ~; _; v3 U/ L7 K/ d; x

评分

参与人数 9威望 +13 收起 理由
简雨 + 1 精辟,我也喜欢 我爱发明
风追云 + 1 说得很好!
orc_roll + 1
hoot6335 + 1
LIAOYAO + 1 喜欢
孙启明 + 5 一语中的,高!
一朵娇粉嫩的花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笨手笨脚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gyq720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采用|主题: 930, 订阅: 40
回复

举报

77#
发表于 2017-5-31 10:44:32 | 只看该作者
有创意就是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76#
发表于 2017-5-30 11:11:3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是搞研发在中国没有系统与坚持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75#
发表于 2017-5-19 13:44:45 | 只看该作者
他们这些研发需求,或者说项目都是从哪里找到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74#
发表于 2016-9-7 15:50:3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央视十套的我爱发明,我们公司的设备也上过。当时只是慕名来了好多看热闹的,真正想买的却是很少。
2 E9 E, X% Z8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73#
发表于 2016-9-6 13:46:55 | 只看该作者
看完楼主的帖,觉得写得很不错,确实一项发明从无到有,经历很多,楼主能够简单分享这台设备改进的整个过程,看到的都能够从中有所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72#
发表于 2016-8-12 10:40:12 | 只看该作者
何其 发表于 2015-3-2 08:59# m* L% ^* M, k
我也比较喜欢看我爱发明,这期节目我也看过。虽然说那个老板说的话之类的应该是节目导演设计的,但一项原创 ...
1 n( |6 ^5 l0 A, m7 V
新的组合当然是发明创新,人家又不是发明机构和零件,而是设备。5 l' ^4 f! Y# d6 v# l: h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71#
发表于 2016-8-11 16:47:04 | 只看该作者
我爱发明我看过几期,里面的一些东西,很实用,并且一些发明人并不是专业人士,这让我们机械工程师很无面子,但人家的思路和钻研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处处留心,是大多发明的动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70#
发表于 2016-7-1 08:44:08 | 只看该作者
好帖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69#
发表于 2016-7-1 08:43:5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大家各执己见 不够说的都在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1 00:18 , Processed in 0.07368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