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917|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制造,品质过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3 07:40: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我比较同意一点就是日本制造业的黄金时代其实已经过去了,现如今日本制造业产品“品质过剩”已经成为了削弱其竞争力的弊端。

譬如说一个热水壶,可能按照现代生活的节奏,五六年用过后就产品更新换代淘汰掉了,但是日本制造的品质太好,结果淘汰了可惜,还不如品质略低,但价格低廉的东西来得划算,所以包括日本的消费者也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在彩电洗衣机等家电领域,日本制造业在中端低端已经难以匹敌中国制造业已经是既定事实。

品质过剩原先是日本制造业崛起的开端,现在又成了其衰亡的原因,这也和新兴市场的开拓和必然发生的技术转移分不开。
新兴市场的开拓是指购买力低下的市场,譬如以前和目前大部分的中国市场,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日本制造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退而求其次,给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技术转移是说技术和工业是会发生转移的,制造业的历史是“欧美→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沿海→中国内陆和东南亚”这样子发展的,因为当一个国家制造业繁荣时必然带动工资上涨,然后陷入了比较劣势,产业就转移到了有比较优势的国家。

所以,其实日本制造业无论怎么厉害,还是无法适应时代和市场的变迁,走向了衰落。作为学这个倒霉专业的学生,我还是蛮伤心的。

2. 但是日本制造业确实是十分厉害。

日本二战后学习美国的生产管理方式,但是做了自己的创新。

品质管理方面:把美国的精英主义品质管理改造成了大众主义质量管理,也就是从SQC(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变成了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强调了全员参加。推广了ZD运动,也就是零缺陷运动。归功于美国的Deming和石川馨。然后著名的大野耐一创立了丰田生产模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也就是精益生产方式,要点就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规划减少时间人力和材料浪费,对产品品质实施彻底的管理。

组织创新方面:

形成了主力银行和交叉持股的金融体制,银行与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与英美的stock-holder不同,日本是stake-holder,这样给日本企业创造出极端稳定的环境,只要一心一意拓展市场份额,推出新产品就好了,不需要为了投资收益率进行裁员。企业与企业之间也注重长期交易,日语中有个词语叫“下請け”,就是大工厂把生产制造转包给小工厂,这种转包关系十分稳固。

企业内部也注重bottom-up,就是注重“現場”工人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他们个人的能力,注重培养现场工人的技术水平。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对比美国的福特生产模式可以发现,福特主要是靠高度的标准化,是对物的管理,但是日本的制造业更多的是靠对人的管理实现的。

我觉得日本制造业的关键还是靠上述列举的制度的变革,是这些制度塑造了战后的日本社会风气,即“在一个稳定的生产条件下兢兢业业生产优良品质的产品”,然后是这种风气塑造了日本人的严谨刻板的品格,是这些人在企业、或制造业第一线,改变并塑造了日本制造业的性格。

这些制度建设是发生在二战后的,虽然新鲜了点,也算是“历史渊源”吧。


3. 我觉得这并不是因为日本人天生就很勤勉,就有某种认真的民族性格。相反在很多明治时期的在日外国人的记叙中,说日本人懒散,无纪律的记录大量存在。民族性格是个捉摸不定的东西,但是可以被制度所改变。

如果一个制度是尊重每个人,追求社会稳定,并提倡在生产上一丝不苟,就很少有人会去偷工减料,会做出昙花一现用了就扔,且粗陋难用的产品。

相反如果一个制度推崇弱肉强食,追求不择手段地发财赚钱,就会有人无视社会基本道德,不断刷新下限。一言蔽之,不是我们的制造业行不行的问题,而是要不要好的制度的问题。

我同意@汉青的说法就是,要说有历史渊源的话可能可以追溯到日本的“職人”传统。不过在现代日本的语境下可能制度的问题更突出一点。


ps: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日本制造业,可以看以下几本书
大野耐一《丰田生产方式》
藤本隆宏《能力构筑竞争》

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 收起 理由
ywjianghu + 1
sammer + 1
zdkj + 1 品质代表着品牌、口碑和利润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4-5-15 11:26:13 | 只看该作者
与其说是日本品质过剩,不如说是创新能力不足。当然,也包刮偷工减料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4-5-15 11:23:35 | 只看该作者
我所了解的世界技术史:
欧洲人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
日、韩利用早些年,国外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漏洞,成功抄袭了部分欧洲技术。当然,比原创还是有差距的。
之后,台、大陆又成功抄袭了部分日、韩技术。当然,比、韩还是有差距的。
现在,问题来了:
   在大陆差不多复制了日、韩技术大多数传统产品后(如:家电、普通机械)。出于生存的本能,大陆自觉降低了产品品质标准,但还是能够维持使用。这与当年、以及现在,日、韩相对欧洲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获得成功一模一样。
    举例说明:美国谷轮一台5P空调压缩机,目前是市场价格是3500,日本大金只要1200,国产900就可以。你能说质量一样吗?但是都能凑合用。于是,美国、日本被逆淘汰了。

     进一步举例:同样是空调,日本早些年采用4排管设计,国内改为3排。日本也改为3排,国内直接用2排。日本不敢跟,于是被淘汰。
                 电视机也一样,拿机克说话吧。日本早些年采用杜邦塑料,国内改为国产塑料。日本也采用中国产塑料,国内又改为掺一半廉价的再生料。日本又跟进了,国内又改为全部采用廉价再生料。日本不敢玩了,——致癌的二恶英呀,伤不起,于是被淘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4-5-4 15:22:16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理解,品质过剩似乎是观念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只要愿意“过剩”很容易改正。而“不够”就很难改成满足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4-4-27 21:34:19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但是同样日本要求进口到本国的产品质量也要非常好!
某公司出口到日本的眼镜要比其他地区质量高一个级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4-3-29 22:35:30 | 只看该作者
国内的很多公司一直走的都是低成本低技术低工资低效率的路线,还别说过去的二十年里发了不少老板,但时代一直在变化,环境也在默默中改变,最近一直在研究MISUMI的产品说明书,才发现小鬼子也不是完全不知道变通,我们能想到的“品质过剩”,人家也已经意识到并且去改变了,人家现在搞出个C-VALUE的中端产品,最低价下降只有同规格高精度产品的21%,为此我也疑惑了好几天,鬼子这么搞下去,国内的机械行业该怎么玩啊,往上玩高端,既没技术能力还没多少人买账,继续玩中低端,人家一直磨刀霍霍准备过来抢市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4-3-29 20:25:42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怎么说,日本产品的品质,还是非常值得国内学习,但国内对此的学习仅局限于表面。举个简单地例子,6S大家都在学,但学了后也仅仅局限于打扫卫生,而且精髓根本没学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4-3-28 15:18:46 | 只看该作者
日本的东西很多国内根本替代不了,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4-3-26 15:39:11 | 只看该作者
panycbob 发表于 2014-3-25 11:28
原创【质量是什么?】
质量是没有过剩的说法的,质量的核心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而需求是根据时间会变化的。 ...

大侠说的很有道理。特别是产品周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2-3 05:56 , Processed in 0.05979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