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帖总结了一款新产品的开发文件,目前关于该产品的相关工作已经完成,本人也开始参与到另外一款产品的工作中。随着2014年的到来,准备把之前参与的产品进行一下总结。
2 w {. O/ B3 @* x. I3 A: q
7 {2 P: Q1 p5 V8 F. P) Q 该产品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数控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床身、床头、尾台、床鞍(包含X轴进给)、Z轴进给系统、卡盘系统、冷却系统、主电机部件、润滑系统、刀架部件、胶管部件、排屑箱、液卡液压站、喷包。 - o4 \7 ~$ i( X* W( p
6 c9 j; [8 L+ x/ k6 x$ |5 O j3 m
床身部分主要包括床身底座和床身,床身底座HT150,约450kg,加工余量8mm;床身HT300,273KG, 加工余量8mm。该类铸件采用框式加强筋结构,经有限元分析据说刚性较高(手头没有数据),铸件壁厚和筋板厚度均为16mm。目前,整个产品的大件只有这两个是在厂内加工,加工设备虽早就老旧了,但还是未影响生产。其余的零件不是买来的总成品就是外协了,厂内主要负责整机的组装。 ) a: b7 W9 {) R# R3 y( x
: u# A2 X8 B7 K. }4 \- a+ ^/ |床头在新产品试制的时候还是自己厂内部装,批量以后已经开始用主轴单元总成了,该产品的主轴单元总成是国内的供应商提供的,精度比自己原来厂内部装的要高,主轴箱HT200,68KG,加工余量5mm,这个件是外协加工了。主轴轴承都是国产的,现在经济型数控车床基本都使用国产主轴轴承了,成本降低了性能不知道是否令人满意(未收集到足够反馈信息)。精度再高一些的车床产品主轴单元是买的台湾的,价格会比国内厂家的要高。 2 L7 j# O4 E9 z* c$ w+ r
0 p @5 b' S* ?尾台分为手动尾台和液压尾台,是在部装车间完成再转到总装的,采用凸轮轴和压板夹紧,夹紧力和刚性还是可以保证的。
T+ B% `- y8 d1 @2 r6 T0 ^$ E2 [/ [0 U6 a1 G& s
床鞍是厂内车间加工完成的,由于车床导轨使用的是山形导轨+平导轨,床鞍对应的导轨面也需要提前加工到位,这些加工面是需要提前粘好贴塑板,后加工成型后还需要铣出油沟槽。
1 C" p; p" l, U; s6 Q
+ |9 r0 X( X! s" A4 J9 f& j6 G; |X\Z轴丝杠是用的国产的,南京的一家企业,较高配置的机床会采用台湾或日本的丝杠。 卡盘主要是呼和浩特的和台湾的。数控系统配的是西门子808D。刀架有本厂事业部生产的,还有外购的常州一家企业的。润滑、液压部件多采用日本的产品。 ' z6 a! W+ t; Y( A# x$ q
9 R( D4 j, R! l" J. C. O
纵观整个车床产品,核心的零部件如数控系统、电机、丝杠、液压站、卡盘、刀架等基本都是外购的,自己做的只是一些铸件的加工,再就是装配。像这样一个大的装配厂要想盈利,就得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降低成本,一是开拓市场,这其中又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2 u) p$ C* C |4 q
8 l |$ z: x5 { 1. 零部件采购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降了,所以现在很多进口部件都以国产的替代,然而性能和可靠性能否保证?如果卖出去的产品问题不断,就很难赢得客户信赖了。 : Q! |1 L! _2 v. Q3 G
; _) H- X& V& G& I7 @" k7 S
2. 还是成本,采购成本即使降了一些,以大型国企而言,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加工装配人员精神不够饱满,旁边再需要一系列领导进行监督管理,你的管理成本能够降吗?身边一些小领导的日常工作就是跟各个供应商砍价降成本,不知道其效率效果真是如何。
) \ S- {1 P! S9 O! g( M: L
9 K% u+ Q7 t9 E7 E( L+ Z3. 目前集团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销售公司进行产品销售,不再允许生产厂自己卖,销售公司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定价,比如一个车床要卖八万块,那首先要把自己的利润保证了,然后再定一个价给生产厂。这样生产厂的成本降不下去,又不能直接把产品销售到市场,就会怎样呢?那就降工资好了,能省点是点,然后就是没人爱干活,质量还能有保证吗?没事不用担心,反正是国家支柱产业,倒不了的。
) y/ Y2 ]% {. ?4 W
& _ L% }! E4 G2 `4. 经济型数控车床,这种很容易出现同质化的产品,或者本身就是很同质化的产品,据说江浙一带很多小企业都在做,价格也便宜的多,如何在这种同质化的竞争中胜出,显然是值得深思的。
3 t7 @) |& j3 V9 R3 }: a J v* W- P/ z" t9 K( ?! r; s: ]
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市场,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产品在这片市场中经久不衰?每年都会从重点高校招来很多的硕士、博士,来了无非是改结构、画图、发通知单。。。有的甚至一年多过去了还在车间实习,这些辛苦读书二十载,本来饱满热情的年轻人,最终都参与到了这些同质化的竞争中,慢慢的思路会不会钝化?生产率如何提高?总是听说美国、德国一个人的生产力是中国的几倍几倍,这种差距,如何才能赶上? % ]5 y; Y+ t& {1 @# G9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