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我就是个初级水平的行子,多数情况下,体会多余经验。所以,不足之处也还希望诸位多多包涵和指教。3 C8 A8 o; t* S5 q& `
回正文。
9 B: Y- o, K/ _3 N& b! u" R* W' @( o& S
前些日子提到了测量,也看到了有些朋友关于数学和数模的困惑。结合这些年来的一些感触,借这个平台跟大家分享下,讨论下。
) z, N; ?0 t- n: m& v 首先说测量。
6 _% y6 D1 S* H8 v1 Y. u
$ O( S5 R0 l% T" v( H# b0 P 扫大在之前的帖子里曾经这么问过我“测量有两种。一种是科班出身,各种仪器设备俱全。一种是作坊式,一把游卡量天下。楼主属于哪种。”呵呵。这个问题其实挺尖锐的。我想,在坐的诸位可能也有人有这样的想法或者疑惑吧。& T9 \. ?. w0 U7 [. }2 ]
, Y8 b- M. B6 m& x f
挺让大家失望的,我可算不上什么科班出身,设备俱全;也不能说是作坊式,因为我不靠游卡走天下。在我的观念里,对测量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相对于设备是否齐全和理论基础是否扎实,我更倾向于测量的目的分类。当然,这不是说扫大的提问有问题,只是每个人的理解和定位不同而已。如果按照目的性质来分类,测量大抵上可以分为“还原类测量(真实测量)”和“理论测量”。6 B6 ~7 D# f9 N' q
# b/ b2 K0 E5 N2 q% y% r4 q
还原类测量或者真实测量,是一种近最大程度真实反应实际参数或者真实再现设计参数的测量。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地理测量和施工测量。如同定义所说,这种类型的测量更多的要求是其准确性,而为了达到这种目的,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正确使用这类工具就成为一种基础,而经验则是在这种基础上的更高级应用。这种类型的测量不紧包括测量本身,也包括相关的计算,如土方计算,地层描述等。这里面对于工具操作、数据读取统计、计算和描绘的理论与知识很多,也很深,对经验的考察也很重。比如搞地质测量的,就需要从一堆的信号图谱中读出不同的地层分布,分布面积、厚度等并根据这些计算相关资源的储量和可开采度。而这些,没有扎实的基础和若干年的积累是做不到的。还原类测量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其针对性更强。例如实体分析、零件还原、数据对比等。典型的例子例如零件还原(比如高级曲面类零件的形状还原),比如材料力学试验,比如整体刚度试验与分析等。9 S- s3 y0 L- Q/ a- [5 U; M1 Q
% T, ?9 B0 L1 v% ?, z" w6 v2 a
理论测量,是一种基于理论计算、数据筛选、标准对照、二次开发或者再设计等基础之上的模糊数据统计法。这种测量方法的目的往往不是追求被测量物体的实际参数本身。我们通常所说的“山寨”其实属于这个范畴,但只是这种方法的部分应用,即理论测量的纯数据模糊拟合,其追求的是数据上的拟合度,而不是理论上的拟合度。举个例子说,比如一个简单的轴承滚子,山寨的做法是从数据上贴合这个被测量滚子的数据,也就是我们说的“形似”。按照现在科技的发展来看,这种贴合度甚至可以做到99%(因为3D扫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但是其相应的问题就是,当被测物体的型号更换的时候,“山寨”所能做的就是再重新测量一遍。因为只是去贴合数据,你很难知道这个数据是如何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而这也就是“山寨”到最后越玩越死的原因。而理论测量不只有这样。
: `3 C. D* Z: M) z
2 t4 L5 N' E ]理论测量更注重的是理论基础上的数据贴合,即通过数据的贴合对现有理论及相应学科知识进行对比,再通过现有理论、数学模型等进行重新计算,将其结果通过统计的方法与实际测量的数据进行模糊对比,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其计算基础和方法的正确性。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某种类型的万向节结构中有一段弧面,为了确定这段弧面,你测量的其相关的数据。而在这之后,理论测量要做的,不是把这些数据作立刻的拟合,而是将相关的环境数据收集在一起,重新建立起相关的实体模型和数学模型。这个模型可能是一种近似的,不准确的模型,但是通过这个模型的分析和计算,你能在原理上得到一个或几个和原实体设计原理近似的方案,然后通过这些方案再次计算结果,将各个结果同测量数据进行模糊对比,根据相似程度确定原实体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再次的对比分析,判断是否继续沿用这种原实体模型还是采用新模型,并将其存档。这种过程的测量方法比起直接数据拟合来,要困难许多,也慢许多,但是对于后期的研究、分析、实验、开发等有极大的好处。; i q! d) W& A6 j/ {4 S
; v( p, N k6 z2 M/ _! G* U5 I
必须要说,“还原类测量和理论测量虽然相互独立,但并不冲突,在需要的场合中,往往二者是同时应用的。”
" n0 _* x* w! q/ I1 t; h z 多说一句,我也就勉强算是个后一类的初学者,第一类更谈不上,所学有限。呵呵。
/ v) W6 m1 Q5 v2 ]
+ Z+ d7 k$ `) K; [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后一种的测量方法。不是说山寨啊。比如说,你买了个门回来自己安装。没有人会傻乎乎的把门的尺寸精确到几道上,然后表标准准的在门框上画上线,保证精度的钻孔,上合叶装门。因为,没有这个必要,你的理论基础从一开始就判断出不需要做到这种程度,只要把门在门框上对好,不打架、不斜,不蹭就可以了。而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经历就是一个目测模糊数据,理论建模分析,结果对比拟合,决策的过程。说白了,其实大家都会用。所不同的是,当你的理论基础不够的时候,你很难做到这点。
, |$ A! {3 i, `% P6 e( @3 E1 }; I. j( \( H/ @9 F( w' y2 K+ h+ Y. M
数学。说起来,这个话题更大了。有人感觉数学很难,而且看不到有什么用处。感觉很迷茫。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机械息息相关。
6 U }2 L# _5 Y. R5 c; ?+ h/ ?! U. O* w. r* l, y4 q# C# ~( _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上面说过的一些内容,其实你不难发现,在通篇的测量阐述里,我都没有离开数学的范畴。而在机械设计中,无论是机构原理设计,还是强度设计、寿命设计、加工设计等等,你都离不开数学。不同的是,有些地方可能因为经验的积累,高手们往往能迅速得出一个结论来,这使得很多新人感觉这里没有数学的事儿了,有经验就行。其实不是这样。举个例子可能更好说明一些。比如下面这个图。( c5 h" o1 b) }& e6 {0 T
- n4 Y) F3 n- j2 z 0 x# a1 G. p5 ^8 P1 t2 z- Q8 g4 t
9 W. M) W( u) P( t2 l; \
这是某种万向节的头部结构。请注意滚动体下面壳体上的圆弧。那么从这个图中你怎么去判断这个万向节的运动方式。那两段圆弧又是什么样的?圆弧倒角吗?还是另有玄机。) E5 G& e; ?- Y0 e8 m* i
/ {3 \! `- _- L N! b" n 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用到数学。先是原理分析,然后是运动分析,然后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数学模型建立(一会儿再简单说说数模)。当建立起数学模型之后,你就可以计算出这两段圆弧的轨迹曲线,并以此进行判断。当然这个过程不一定是唯一的,你可能需要对比筛选。$ I+ u/ r& U( G" e9 N" ^+ H
/ J: }1 ? h) ~+ X( }% @
有些人认为,画图是不是就没有数学了。比如说我就是个画图的,计算什么都可以不用我弄,我只要按尺寸画出来就行。这里是不是就没有数学了呢?一样的不是。数学无处不在。比如说,你是用sw画图的,当你遇到特殊曲线的时候你怎么办?比如说渐开线、摆线、环状螺旋线等等。不去建立数学模型,不去推导,那你剩下的方法只有求助于别人。你敢说你这算能画图吗?; E& e O$ k/ O2 [
# R$ d2 A# g7 M, `, y
0 I3 h( s" X( c. ~) V
有人说,总说“数模”“数模”的,听着好高深,好遥远。其实,只是你把他想得太困难而止步于此了。比如说,有这么一个数模,某曲线的曲线方程是: x=r*cost; y=r*sint;那么当这条曲线沿X轴正向平移距离a后的曲线方程是什么? - i E, F- ?) S8 R' S, U
; q* J7 l- d3 u7 o0 [
你很快就能答出: x=a+r*cost; y=r*sint。你看这不是很简单吗?这就是数模。不过是一种简单的数模。那些复杂的数模往往也是通过这些简单的数模组合而成的。
+ e4 b9 U3 ~6 B+ G1 J! O$ N& K0 H. o B3 c) M. X) c4 R; S5 l
' S1 R8 X, o, W
就说这么多吧。大家共同讨论,共同体会,共同分享,共同提高。( A/ d) h2 P. P( s
) U+ m* I- {" T3 I3 @* E: D5 C(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