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0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52——科学家被专家替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6 08:4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1950年6月8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苏联专家阿尔辛杰夫认为,中国以前的大学体现的是半殖民地的依赖性,把知识分子的注意力集中于研究一般的自然、历史、文学以及所谓的社会学,这对帝国主义有利。而按照苏联的经验,十月革命后,苏联的高等学校,不再是培养“大而无当”的博学通才,而是培养具体的专门人才:工程师、医师、教师、经济学家、农业专家、统计专家、采矿专家等。中国此时也面临同样的任务,那就是按照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国高等教育确立了“以苏为师”, 按照苏联模式重建高教制度的方向。正是按照这个方向,中国在1952年开始了激烈的院系调整。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著名的一些高校被拆分,所有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都遭到裁撤或改造,在1952年的开学季,成批的旧大学和它们的故事,成为讳莫如深的历史记忆,成批的新大学和新兴工学院成为新时代的骄子——它们都是人民的大学。

通过模仿苏联高等教育思想,一整套新的高等教育学术体制建立了。从1952年到1953年,综合性大学从55所减少至14所,工学院校由28所增至38所,师范院校从12所增至33所。到1957年,全国高等学校共设置专业 323 种,其中工科就有183 种,学生数也由 1947 年的 17.8%上升到1957 年的37%;而文科、政法、财经各专业比重急剧下降,1947 年文法商科在校学生占大学生总数中的47.6%,1952 年则降到22.5%,1957 年又降为9.6%。中国成为世界上综合性大学和文科在校学生教育比重最低的国家。

基于经济主义视角、实现工业化的热望,院系调整使旧的“通才教育”为新的专业教育所替代;学问被急用现学所替代;科学家被专家所替代;抽象而广博,被具体和单一所取代;教书育人的学校成为制造实用工具的工厂。

在这种主流意识之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传统从此断裂,它的后果是明显的:20世纪上半期形成的民国学人群体、治学精神和学科生态拆分瓦解;全新的知识分子与国家、大学与社会、政治与教育、学术和道德的关系逐步确立。

今天,如果追根溯源,1952年,正是这场断裂的起点。

教会大学不能见容于新政权,几乎是注定的命运。另一方面,以苏联为师对中国大学制度的调整,也与教会大学的办学理念格格不入。在1950年6月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中央确立了学习苏联模式改革中国大学制度的方针。如何改法?教育部请来的总顾问阿尔辛杰夫一言以蔽之:消减综合大学,增加单科院校。在苏联专家眼中,中国大学的院系、专业设置太过脱离实际,为学术而学术。院系调整就是要大量培养能直接参与国家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苏联式的专才教育与教会大学一贯奉行的通才教育,南辕北辙。
在基督教传统中,科学的价值是超于技术之上的。科学是为了认识上帝在自然界中的秩序,上帝的理性与自然法则是同一的。因此,早期教会大学中除了医学外,多是人文学科和纯科学,工程学科几乎没有。希望赶紧“西学为用”的中国人曾经批评,教会大学的课程设置“殊少社用之价值,徒为虚糜光阴”。而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则反驳说:“生命之丰富者,意为教育所以助人创世,学校所以教人为人,决非徒为谋生而设……果熟习历史、地理、文学及种种科学,则其心目中之宇宙愈广,而其生命亦愈大。否则,日从事一部之学、职业之说,只会缩小生命之兴趣。”

“菁莪雅化,学明行修,教泽奏奇功。人文荟萃,中外交孚,声誉满寰中。良师益友,如琢如磨,情志每相同。踊跃奋进,探求真理,自由生活丰。燕京,燕京,事业浩瀚,规模更恢宏。人才辈出,服务同群,为国效荩忠。”60年后,当燕京的老校友们唱起这首燕京大学校歌时仍禁不住热泪盈眶。然而,那些曾经的教会大学,那一代学人和他们追求的博雅教育传统,早已随风而逝。
在教育界,“思想改造”的重点正是要清除英美办学理念对各个学校的影响。清华大学受美式教育思想的影响尤甚。即使在机械系,教授们也主张“通才教育”,认为“同学们对于基本的功课,应该重视。就是要求得一般的普通常识。我们不能脱离社会来办工程,所以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社会学等,都得知道一点”。

潘光旦本人更是这种美式教育的典范。他于1913年入清华学堂学习,9年后,来到美国东部的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主修生物学,两年后获得学士学位,此后继续在美国纽约州长岛冷泉港的优生学记录馆、冷泉港的卡纳奇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马萨诸塞州林洞镇的海滨生物研究所等学校和机构,学习优生学、人类学和生物学。

奉行通才教育的美国大学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潘光旦充分“享受”了这种自由,他的兴趣并没有停留在生物学等自然学科领域。人们经常看到拄着拐的潘光旦整天在图书馆里逛来逛去,什么书都看,从心理学、文学、哲学,到犯罪学、日本历史、德国思想等等。1934年,潘光旦回国后,很快就在学术界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领军人物之一。

事实上,苏联不仅没有取消社会学,恰恰是中国取消了社会学之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学开始迅速发展,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了一个高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9-9-29 11:39:2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观点太片面,就算从现在看,当时的决定也是无比正确的。你连最基础的工业都没有,又被西方全面封锁,还想培养科学家?我们当时需要的是最速的为各个领域培养专门的人才,而不是身怀绝世屠龙技却找不到平台的全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9-9-27 10:56:39 | 只看该作者
通才和专才之争不应该由政府插手,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4-20 16:29:31 | 只看该作者
精英读大学,可以通读,慢慢读,因为不关心工作问题;老百姓读大学,当然要学了就能用,毕业了就能养家糊口;
所以精英办学当然倾向于通学通读,老百姓办学就要现学现用,那个时代是老百姓的天下,脱离那个时代,用今人的眼光审视那个年代的办学理念,自然哪哪儿都是错的,只能说,从历史中多吸取的教训,少发出点儿抱怨吧,抱怨对当下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4-13 14:4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了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3-26 15:33:01 | 只看该作者
至少在国内,还是苏式的好
专业对口,一出来就能上岗挣钱
即使不想搞专业,6年的本科教育,很轻易转行,学数力的,转行考个中国古代机械史,广州城市地理等等研究生应该问题不大
饭都吃不饱,怎么个“决非徒为谋生而设”?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要睡桥底了,还“其心目中之宇宙愈广,而其生命亦愈大”个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3-26 10:22:42 | 只看该作者
一声叹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3-26 09:29:51 | 只看该作者
教会大学,一个很神秘的名字,咱们有生之年是无法体会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3-26 09:29:24 | 只看该作者
让我想到。现在的媒体一天到晚关注席夫妇的穿衣着装。席总真是大手笔啊。出国访问。就给比人送银子去了。
倍有面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3-26 09:24:5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又都在搞所谓的综合大学真是莫大的讽刺!

点评

历史的倒退啊! 最大规模的人类历史的大倒退啊  发表于 2013-3-26 1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24 05:38 , Processed in 0.05898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