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167|回复: 1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酸回忆:做了十八年的民营企业,今年撑不下去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15 22:1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看到帖子,然后到原帖爬楼,整理了一段,大家有兴趣的看一看。帖子很长,我不太懂,就不说什么了。

   作者:bloombergable  发表日期:2012-6-24 0:05:00
     看到有朋友说广州的企业在微利的情况下关厂,深有感触,这里我也说一下我们的情况。

  工厂由我父母在94年创立,地处长三角一个经济水平极高的城市。

  主营业务是机械加工。

  94年创办的时候固定资产约在两百万左右,没有自己的厂房,但这个行业的机械价值很高,200多万几乎都是机械价格。

  父亲以前就是国营企业副厂长,业务能力极强。从94年建厂到2006年,每年保持15%的增长率。 2006年企业达到发展高峰期,规模为150人,年营业额2500万,毛利润在30%左右。

  那个时候父亲有了产品线更新换代的意识,开始积攒资金准备更新生产线。 一条进口的自动线大约需要1000万左右。 我爸当时空余资金大约有500万左右,原本考虑在07或08年上自动线。

  06年的时候当地政府对工业园区重新规划,需要我们搬厂房。当时江浙各地都在争相新建工业园区,然而县镇财政缺乏足够的资金,所以他们就采取了一些今天看来是十分无耻的策略:

  地方政府鼓励当地企业搬迁进入工业园区,然而工业园区里是毛坯厂房,既不符合工业厂房的标准,更无任何装修。地方政府当时承诺的是,各厂以租赁的形式搬入新厂区,自己支付厂房改建和办公区装修的费用,地方政府将在第一个租赁期(5年)到期后以便宜的价格将地皮卖给各个企业。 而如果不搬迁的话,有什么麻烦自己看着办,传闻市政府要用原先的土地建立环湖景观工程。

  说这话的是当地政府一把手,几十家企业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迁入工业区。整个搬厂,厂房改建,厂房装修,耗去了大约500万资金。企业原先十几年的慢慢积累几乎化为乌有,更新生产线计划无限期搁置。
06年时通胀已经加剧,原材料价格大规模上涨,广东地区的民工荒首现长三角。

  我父当时为了留住工人,06年给工人平均加了10%工资。07年开春,我们直接雇了大巴到安徽和盐城接工人回来上班。

  06年时较94年的工资涨幅就不说了, 只说06年的情况。

  厂里一线工人平均工资为1200,2线为800. 一个月做满20个工作日之后的每天100加班工资。 厂里是免费吃住的。四人宿舍,一天三餐。

  07年钢材和工业用油价格上涨,毛利润下降了10个点。我父亲开始着急。他把剩余的资金投入了当时在疯长的股市,想从里面圈一部分钱,再贷款在08年更新生产线。

  从行业形势来分析,更新生产线势在必行。

  结果在资金投入了六个月后,遭遇07年A股惨跌。 还好投入的资金量不算很多,但是通过股市盈利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父亲只能回到原先的轨道上慢慢经营。

  08年全球经济开始下滑,我们厂的主要客户,日本方面的订单量急剧下滑。我爸意识到工厂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困局了, 开始采取裁员措施。08年底裁掉了三分之一的工人。

  09年的时候有新闻说浙江民营企业开始出现倒闭潮。 我们原先的供货方,浙江的微型企业,纷纷停摆。有一个跟我们配套了十几年的企业,还请我们去普陀山玩过。 那天他们那边倒闭清算,还欠我们五万应付款。 我爸去看他时,看到那个厂长,五十几岁的人,正被两个二十几岁的按在地上打。 两个小年轻都是债务单位的,欠五十几万。 我爸看这情况,那五万就没提了,直接买车票回来。
  10年的时候人工继续疯长, 普通一线工人2000都留不住。 食堂里烧饭的阿姨,每天工作4个小时,给1500居然嫌少。 当地在进行大规模拆迁,很多原先二三层楼的房子都换到三四套房。 当地的工人在拆迁后一下子就坐拥了好几套房产,卖掉一套变现都有五六十万。 区区一两千的工资已经不放在他们眼里。 这,大概也算是房地产行业对实体行业的一个另类冲击吧。

  10年传闻政府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微型企业的辅助,可是只闻打雷,不见下雨。贷款标准一样很高。 10年民间借贷开始流行, 我们接触了一些民间借贷机构,年利率几乎都在40%以上。 民营实体行业很难有这样的利润率。 我不知道都是什么样的企业在像他们贷款,但是我们这样的肯定不行。 10年人工继续疯长,原材料继续疯长,原本不怎么做的低利润订单也要开始抢, 没办法, 不做,人工照样要付。
  10年的时候账面出现亏损,这是开厂16年来的第一次。

  做机械企业的可能知道,这个行业资金充沛率要求极高。 拿到一个订单,人家什么都还没付,就需要垫原材料费,各种原材料先进入,出产品,送货,最后人家可能还是给你一些陈代汇票,需要一两个月后才兑现。 这其实就是在原价上打了个折扣,毕竟在这个高通胀,高利率的年代, 今天的十块钱,可能只有两个月后的9.5块钱, 而我十块钱放银行里还能吃点利息,所以这一来一去就等于给你打了百分之几折扣。

  但是没办法,这样的单子也只能接,这样的客户也得做。 厂里有些骨干跟了我爸快三十年了,都把这厂子看成是家了。

  10年的时候劳资纠纷开始逐渐增多,新来的工人做两个月就提要加工资。 不然就走人。 要知道工人从入厂,到能出产品,差不多就需要两个月左右的培训时间。 刚能产出的时候工人就提出这些要求。 我知道他们也没办法,外面工资现在都开的很高,不给我们做,他们可以给别人做。

  整个社会在高通胀的情况下都变得浮躁,大家都想赚快钱, 你赚钱的速度必须得高过钱贬值的速度啊。

  10年底的时候,一线工人几个核心岗位工资已经涨到5000了。我父亲一年忙到头,过年的时候对我苦笑了一下说,今年白干了,一分钱没剩下。 看着他越来越苍老的脸,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11年继续困难, 父亲开始了改革,进一步大规模裁员。 人数从100降到了不足40!

  说来好笑,都说生意越做越大,我们却是越做越小。 订单我们已经不具备消化能力,开始进行大规模收购。 也就是说,我们开始逐渐从一个生产型企业,变成了一个倒爷, 只把检验关。 而这些事情是绝对不能被上家知道的。 大客户有人来视察时,我父亲是招呼亲戚都来帮忙,全部站到生产线上去装样子, 没办法,真的就是难成这样! 写的时候眼睛都是酸的。

  现在我爸考虑的已经不是更新生产线的问题了,而是这些骨干如何给他们安置,让他们有个好归所。
  11年的时候厂房租赁期满,当地政府给我们两个选择, 1,根据市场价打8折把土地卖给我们 2.年租金涨100%继续租。

  我擦! 11年的土地八折也是06年的三倍啊!

  如果没有搬厂这档子事,如果搬厂不是由企业出资,如果06年搬厂时直接同意企业可以买断土地, 我们都可以继续活下去,但是没有如果。 原先那个做承诺的一把手已经高升,早不鸟你了, 现任发话了,说八折是给出最大的优惠了。 地方上企业06年到11年已经关了一半, 剩下的那些企业有的贷款把土地买了下来,现在干起来出租厂房的勾当。

  我父亲决定先续租两年再考虑对策。  
  以前在顺境的时候,地方上的局长,所长,各个都是好朋友,一起打麻将,吃饭。 当然,每次活动的费用都是我父亲出。

  以前不算什么,但在07,08年后这成为极大的一笔负担。 金钱上的和时间上精力上的,耗费了一个企业家大量的原本可以用于企业经营的精力。

  07年的时候当地资源环境局长暗示问我爸要钱。 我爸提着5万现金和香烟一起去他办公室找他,被他骂了出来。 我爸刚走到门外,他一个电话打到,说,老张,哎呀你直接来我这里怎么好看呢,周末出来一起玩牌。

  周末我爸妈陪局长夫妻打了一夜麻将,只输不赢,输掉5万。

  我爸说,共党的政策在这样的执行力下还不如不要。 原本可以直接给5万,现在给了5万还要牺牲一晚上的睡眠。
  我爸给我看过一张花费表,08年一年,各种给当地官员的招待费大约花掉30万,占那年毛利润的20%。 民营企业税收已经够重,可是不知道总理案头有没有这另外20%的额外税收数据。

作者:bloombergable 回复日期:2012-06-24 01:09:02   
       bloombergable 回复日期:2012-06-24 01:37:18   
       如果这样的困局仅发生在我们一厂,或者我们一个行业身上,那也没什么好说的,我们认命。 可事实是,民营制造业几乎每一家都面临与我们一样的困局,区别只是程度多少而已。

  镇里的企业家每年都会聚会,聚餐,探讨问题。今年的会刚开过。 06年的时候是200人开会,今年各位猜是多少? 减少速度比我们厂里的职工掉的都要快,今年是六十几个人。

  除了两家企业是镇政府重点扶持对象,年营业额过亿外,其他的几十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几乎都面临一样的困局。年度大会变成了诉苦大会。 以前这些企业家都是讲究面子的人,也都经历过风浪,不愿在人前示弱。 这次大家喝高了不知道谁先起了个头,企业家们都纷纷掏心掏肺的加入。

  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以下几条:

  1. 融资渠道极度困难。 银行几乎不给微型企业贷款。 长三角来说,年营业额5000万以下都算微型企业,但是这些微型企业却负担了长三角95%的劳动人口,和85%的税收,但是这样的企业,却贷不到款。 浙江那边09年就开始有民营企业大量倒闭,后来老板们变聪明了,走之前去狠借一笔高利贷,然后全家出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接二连三的听说浙江那边有全民借贷,资金链崩盘的新闻。 还有那个吴英案也是。 都是被逼出来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民营企业这么困难,政府不出台政策扶持。 难道把民营企业都逼死了,政府的日子就好过了? 中国经济靠什么? 难道靠只进不出的国企? 还是靠外企? 靠淘宝?靠夜总会? 不懂他们在想什么

  2. 疯狂上涨的人力成本。 涨工资是好事,但是物价和工资一起涨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我想看贴的一定有人有这种心态,觉得我们做企业的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工人工资高了就抱怨。 其实不是的!工资涨,你涨的过物价吗?涨的过房价吗? 稳定的经济发展才是关键!人力成本上涨我们可以接受每年5-10%,但不是每年30%的跳涨。 这会打破民营企业原有的生产规划和生产布局, 90%的企业倒在了生产线更新换代的前夜!

  3. 房地产打击了民营企业家们的动力。很多企业家都和我爸一样,后悔没在赚钱的时候多买几套房。 以我爸为例,02年的时候一年就可以赚100万了,那个时候可以买3套房。 当然,我爸是投资机会没掐准的负面例子。 然而那些掐准了的企业家们呢? 06-11年持续炒房,没人去在意企业的发展。 那些关了工厂的很多人并不过的不好。 以我爸的一个朋友为例,04年-09年,平均每年购入两套房,10年工厂日子不好过,直接关厂了事。10年的时候出手两套房,每套获利300%! 这个于他来说是好事,但是这真的是我们的政府想看到的吗? 企业家全去炒房??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16 收起 理由
子子61961 + 1 感叹一下
robaiming + 1
精灵将军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rongjian + 1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伊水茶缘 + 1 TMD中国特色
Happy.Jin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老鹰 + 10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采用|主题: 930, 订阅: 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15-7-27 08:23:56 | 只看该作者
老鹰 发表于 2012-7-16 10:43
假如这个体制不改,我可以肯定大多数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是没什么希望的。假如改,大改,一定有个痛苦过程。 ...

体制改真的很难,目前状况只有内部分裂,慢慢过渡,待时机成熟,一位强力领导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智囊团应该也意识到现在的问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15-7-25 19:42:44 | 只看该作者
心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2-7-28 15:34:54 | 只看该作者
吟啸徐行 发表于 2012-7-23 10:57
转帖两个其它必威APP精装版下载的打脸评论。
“94年创办的时候固定资产约在两百万左右,没有自己的厂房,但这个行业的机 ...

是不是侵吞国有资产的私有化的既得利益者吧,当年“抓大放小”,下岗工人嘴里的“厂子效益还很好,硬生生给搞黄的王八犊子”??成功的法则不是大胆有闯劲,重要的是审时度势和谨慎,怎么吃进去的就怎么吐出来吧。

点评

下岗工人的话也能信?这是在江阴,稍微勤勉点的民企就能将懒散的国企竞争的连骨头都不剩。企业给私有化好歹还养了这么多年工人,要是依然国企,早关门倒闭了  发表于 2015-7-28 2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12-7-28 12:50:17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行贿就没有受贿...团结才是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12-7-25 13:04:1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国情决定的,在老美1美元可以注册个公司就可以干了,在国内1美元能干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12-7-24 23:37:4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也是,中国的经济环境根本制造不出强硬的制造业,但任何一个行业进步都是以制作业为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2-7-24 16:21:11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半天,没看明白你是做什么的?一个企业如果不抓住销售的龙头,强壮技术的龙爪,一点小的风浪都经受不起啊。
靠政策,靠关系,只能应付一时,靠市场,靠技术,才能稳固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2-7-23 22:56:1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上了搜狐财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2-7-23 11:09:24 | 只看该作者
机加工的人工成本一般按计件算,平均的话浙江普工应该是3k左右,有技术的也就翻倍差不多了(但也要算加班了)。
至于2500w的人员测算,按20-30w每人每年也差不多,看行业和具体产品

这个文章写的有点虚假

1、作者父亲是国企副厂长,94年创办工厂,有固定资产200万,这200万都是机械,首先这200万怎么来的?在苏南这叫国企转制,就是承包国企的一个车间,把原来国企的200万机械白送给你,再负责原国企的一部份员工。94年的200万相当于现在2000万,在当时估计是镇上的首富了
2、06年搬厂时,厂房改建、装修花了500万。2006年江阴小镇上一亩土地的价格大概12万左右,机械行业100人的小厂10亩地应该够了,就算自已买地建厂房也花不了500万。在06年可以买到土地,可能是政府租的厂房很便宜,所以没买,当时大多人根本没想到后来土地价格会暴涨的。
3、资源环境局长要钱,企业本来要交排污费,送了5万,至少可以免掉10万的排污费。
4、08年给当地官员的招待费花掉30万,这钱怎么花的?在苏州无锡,一个镇上的大企业就有很多,一般是很少找小企业麻烦的,正常情况是当地官员吃喝后,年底可以给你免掉很多厂房租金。
5、民企创造了百分之95的就业和百分之85的税收,这是瞎说,大部份税都是国企交的,这个忙总也证实过。
苏南的民营企业总体还不错,并没有大量倒闭,淘汰掉一些低端血汗工厂反而更健康

很同意,我看了也是这个感觉
这个厂是完全没有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一成半的年增长十多年,既没有设备更新,也没有土地资产。做到两千多万一年还是纯租厂房土地,很少见。只追求规模不考虑积累,技术积累资产积累都没有,风险意识等于零,就是老兄说的急躁贪婪过分了。
有财务危机不去债权融资,比较另类。可能设备不是通用的,且老化,但加上应收款和住房抵押,也有一定机会。没有考虑股权融资,估计是思维问题,或者有其它情况。
然后操作方式是去炒股,这个只能说,如果是事实,这个厂长没有运营企业的观念,基本就是作坊生意。但不做融资,去炒股,有点怪。

国企占领产业链顶端?至少20年内国企没有这个条件和实力,外企没那么容易去喝西北风的。
国企的上下游无法承担中小企业巨大的订单需求,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的就业在10年内不可能由内需取代。

有道理,现在中小企业还要依赖外需。
不过,占领产业链顶端的工作,也只有国企能做,道理就是要忍受长期的投入。民企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义务来做这件事情。

内地主要是改开前15年没有赶上出口这个机会,原始积累没上去,所以很多设备买不起,自然技术也就无法积累。

自然法则嘛,最大的一份留给力量最大者。。。
现在看,还是官僚资本最强大。。。

如果能设计出让民营企业有动力去做研发的制度,那中国拍死全世界是指日可待的事,但且不说政治上做不到,似乎连理论上都很难说通。
忍受长期的投入,这个不能说是国企自身的优点,而是国企具备的垄断地位和国家支持的融资等政策的优势,使国企能够忍受长期的投入。
国企通过垄断地位来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通过倾斜的政策来把国家的资金配置到研发和海外购并上。理论上这套制度是不错的,但实际上国企不务主业,通过廉价的融资去放高利贷和做房地产,还依托市场准入优势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来挤垮民营企业,这些都是制度中该针对性调整的地方。

同。私营经济活力强,肯钻研。如果能够在制度上设计出一套保证他们不单纯靠评比低廉劳动力的方法致富的话,那中国肯定前途无量。
知识产权是目前西方用得较多的一个制度,有好处也有弊端。中国抄了一个外壳,内里却由于诸侯经济往往变成一个joke。
同样,目前国企集中力量办大事,开疆拓土猛爬进化树,这也是目前民企尚未能及的地方。两条腿走路,多生孩子好打架,这里面也许可以闯出条新路来。

新生模式如何能快速替代旧模式,新企业如何快速崛起,我个人认为这个才是关键,苹果不起,诺基亚黑莓不死

赞同,对于生手的散户,那就是庄家的财源

政府在通过这波行情洗牌,淘汰掉很多落后产能,培育几个重点企业。
感觉一刀切的政策,往往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际执行力很差。
一招落后,招招吃亏啊!产品技术是生存之本啊!

看过不少所谓的中小企业主,令人眼前一亮的人十分之一都没有。
而且无一例外都非常贪婪,面对金钱可以放弃一切

看到这个帖子,我也加入讨论下,因为身边正好有例子
我叔叔的公司这个月刚刚关了,我们是在上海郊区的
我叔叔做桥梁工程起家,后来是专门做桥梁构件,包括大桥的桥梁。他的厂就是这个月关掉的,然后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把跟了他几十年的手下都推荐去朋友单位去了,假如不愿意去的他负责给他们缴金到退休(这批人都是50多岁了)
不过我叔叔个人生活还可以,因为他的厂房都是他自己的,这点比楼主的父亲要好一些,我也问过他,为什么在还有很多工程做的时候不干了。他也是回答太艰难了,现在他把厂房卖出一半,套出2000万资金用于投资,然后剩下的一半厂房只租不卖,作为平时生活的来源,平时就出去旅游,日子过的很悠哉。。。。。。。。
他一个好朋友,在我们当地算是做的大的,去年资金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结果他手下一个小包工头年底来要钱,大概是20万,他最后拿了十万给他,说资金实在困难,过年前先给你十万了,剩下的过年有钱了再给,结果那个小工头听了,十万也没要,回去自杀了,这事在我们当地造成很大的影响,当地政府气急败坏,给我叔叔朋友极大的压力。这事好像对我叔叔也有刺激。。。。

部分地区的所谓“实业”,大约十年前就是骗贷的载体。还有所谓的“产业链”和“出口”

这就是制造企业的现状。写的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16 05:22 , Processed in 0.06013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