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得微观一点,我们的企业要想缩小这些差距,主要要做哪些工作?我认为,企业如果只测绘仿造,不测试研发,那就永远落后。要想缩小差距,就得踏踏实实,锲而不舍,不断改进。这个改进不但包括提高性能、稳定质量、延长寿命,而且包括增加变型,以适应更多的应用领域。改进也属于研发,是研发不可缺少的一环,比设计新产品更重要。
6 I+ b2 a$ B4 D) s) J, K: U0 U6 p* g* G% W# R
拿力士乐几乎任何一个产品的说明书来,只要看看它的修改日期与替代日期,以及改进代号,就可以知道,他们是如何不断改进的。好的液压产品都是千锤百炼改进出来的!, |2 P6 J- |) }
# ?) {, r2 {0 M+ } M' J& I把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顾客提出的意见,当作改进的契机,而不是忽悠。这些,我所了解的德国的企业都是比较认真去做的。国内许多企业家也都明白并也努力认真去做。据说,国内已有企业,车间的干净程度达到了“馒头掉在地上,可以捡起来就吃”。但我也参观过国内一个企业的液压装配车间:人,必须通过前后隔离的更衣室,戴帽子穿隔离服套鞋套,但旁边有一个很大的门,一直敞开着,运输工件的铲车,轮子上沾满切屑,呼啸着进进出出。
% H1 C; K7 _0 Z9 x认真,是一种品德。忽悠别人的人,最终忽悠了他自己。 ( j% O' x; u" S, C# I5 W5 T" y
从您的角度看,中国的液压企业有些什么样的优势?或者说有哪些长处是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
& C0 ]2 t; [4 d3 I/ o2 r/ s与欧美企业来比,我觉得,中国的液压企业有两个优势。
4 p! T% e) _$ t7 g( t6 x
: @6 f6 `" f. [/ H/ Z) {第一,还是人力成本方面的。在欧美,流体技术企业收入的大部分必须用来支付员工的工资福利。我知道,有些世界级的流体技术企业,尽管产品价格很高,但也没有利润,当然也就不缴所得税。他们的员工,不但工资福利好,而且工作时间也比中国的短得多。另外一方面,要看到,他们员工的技术素质和工作认真程度也要高些。而这一点,正是决定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因此,我觉得,我们中国企业不能长期滥用中国人力成本低这一点,也要关心员工的待遇,让他们也能分享企业发展的甜头,真正安心认真地工作。时代在变,中国的企业领导不能再拿自己当年当学徒工的待遇要求现在的员工。在这方面,一场竞赛已经悄悄地开始了。谁在改善员工待遇方面走在前面,谁就能获得员工的心,留住和获得有经验高素质的员工。以人为本,也是真理啊。谁用它来忽悠他的员工,最终会被他的员工忽悠——不能用手投票时,就会用脚投票。
2 h& ^# u; S( e8 b. _
3 s! v9 C, i4 j- w$ X! d) r& V3 T: m& K第二,地理(地利)优势。中国已经是或将要是世界最大的液压产品市场。中国的液压企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这也是一个大优势,我们要利用好:多跑用户,多做现场测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及时认真地改进。可不要小看了这个优势。只要设想一下,你的液压产品出口到国外去,会碰到多少障碍,就能理解了。一些国外公司固然有先发优势,但他们离中国顾客有一段距离,这也会带来问题。前几天,碰到一位世界级公司中国子公司的员工,他感叹道,为了说服各个相关部门,对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做出一些改进,在母公司待了整整两个星期,好累啊,至于这些改动愿望什么时候能实现?不知道9 x* K8 R- S, [9 P
' P6 R% [; ~1 u9 G在液压、气动领域,您觉得是否有这样一些新的产品、新的应用,它是国外刚刚起步,如果国内的企业现在介入,至少可以不输在起跑线上的? 是有一些这样的新产品,但抱歉,本人所知十分有限,我没有特别关心过这个问题。我觉得,液压产业相对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而言,是比较成熟的产业,新产品的出现远没有那么多和频繁。因此,当今液压产业的竞争,已不是百米跑,而是马拉松跑。起跑早点迟点,并不重要。关键是谁能持续改进,坚持到最后。贵刊2010年第5期刊登的CY泵领军人徐绳武高工的体会——十年不改进,落后二十年——真是切中时弊,真理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