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577|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人悲哀的0.6%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18 21:37: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毛周争取到的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我们丢掉了?

为什么以前造出大飞机,现在不行了?

为什么80年代以前中国那么贫穷?

为什么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人才过剩吗?

一切因为这0.6%,GDP成份论。
  
  单纯比较GDP多少是没有意义的。做1亿条裤子和造1架飞机的GDP是一样的。但是造飞机的是富国,做裤子是穷国。就是造100亿条裤子也比不上1架飞机。国家的穷富不是看GDP的多少,而是看GDP的成分。要论GDP,大清国是小日本的4倍,但是大清国的GDP是茶叶、瓷器和裤子,日本的GDP是大炮轮船。甲午战争,日本的大炮GDP一下就把大清国的裤子GDP打回原形。
  
  所以要看看清楚,这GDP是做裤子呢还是造飞机。如果是做裤子,不管你多有钱,你永远是个穷国。如果GDP是造飞机的,那么也许你现在很穷,但是你很快就富了。二战刚结束,日本被美国炸平了,一无所有,还得赔钱,GDP是负数。那时候日本穷得很,物资缺乏,搞配给制,发肥皂票什么的。但是日本会造飞机。所以“改革”了20几年,很快就富了。
  
  解放后,领导层认准了造飞机的路子,脱了裤子当当,派1万8千多留学生去苏联东欧留学,学习造飞机,所以国家很穷。不过到1980年,中国终于会造100多吨的大飞机,比日本的还大。如果继续发展造飞机,像战后日本一样,很快也会富,但是中国放弃了飞机,选择墨西哥、阿根廷那些拉美国家的路子,给美国人做裤子。而且铁了心做裤子,科技投入从改革前的1.3%急剧下降到0.6%。
  
  我国的科技投入在0.6%的水平上一直徘徊了20年。可以说一心一意做裤子。结果韩国在这20年突飞猛进,科技超越了我国。而我国眼见要陷入拉美化的深渊,工人们工资低,大学生没工作。为什么大学生都找不着工作,因为国家不做飞机,做裤子。造飞机才要大学生,做裤子只要小学生就够了。
  
  很多人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素质差没有竞争力。其实不然。如果我国不造火箭,钱学森也没有竞争力。反之,我国造原子弹的时候,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没经验,一边干一边学,都成人才。大学生的需求量是由经济结构决定的。在一个“打工换外汇”、“市场换技术”理论盛行的国家里,大学生过剩是必然结果。
  
  1980年我们可以造100多吨的喷气客机。改革开放后,因科研经费压缩(1.3%到0.6%),飞机下马。造飞机引擎的厂改产,飞机研究所也不新招大学生了,人员流失,从1000多人到了200多人,出国者有之,下岗者有之,只剩下动不了的老头老太。25年过去,我们再也造不出那么大的飞机,我们就会做裤子,全世界都是中国造的裤子。
  
  飞机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几乎所有工业门类,诸如冶金、玻璃、橡胶、电子、仪器仪表等等。会造大飞机,说明我国的工业体系已经完成。而这一切,都是在“闭关自守”、“动荡不安”、“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的情况下完成的。设计者是“知识分子被迫害”,制造者“工人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可是从设计到制造只花了10年时间。真是怪呀。
  
  能够制造100吨以上大飞机的只有4个半国家:美、俄、英、法。中国以前会,现在不会,算半个。刚好是联合国五大常。可见只会做裤子是当不了常任理事国的。
  
  运十飞机是周总理亲自建议上马的项目,总设计师是马凤山,40岁,算是年轻人。1970年8月,批准立项,所以代号为708工程。
  
  1975年6月,完成全部设计图纸。
  1976年9月,制出了供静力试验用的飞机。
  1980年9月,由机长王金大驾机首飞成功。
  1984年1月,运十飞机从成都飞拉萨成功。
  1986年,因3000万油费无法筹集,运十停飞。

此后国家开始花费巨亿资金,大规模引进麦道飞机、波音飞机。。
  
  1990年总设计师马凤山郁郁而终,年仅61岁。不知道马先生逝世时,是否会想起那个火红的不可思议的激情岁月。“科技的春天”,“尊重人才”。呜呼。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这是运10总设计师马凤山先生在运10飞机前的留影。照片中马先生身着“土气”的中山装。很多人抨击那个时代带给照片中马先生的清贫,却忽略了他身后大飞机的辉煌。现在知识分子西服裤子无疑精致很多,但是身后的大飞机却没有了。钱投在飞机上,裤子自然土一点;钱投在裤子上,飞机却没有了。回顾近20年我国的科技发展,不由让人深思,这0.6%,是给知识分子买裤子好,还是让知识分子去造飞机好。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科教兴国”、“尊重人才”。
  
  到70代中期,我国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完成。那个时候,中国的科技全面开花,卫星、火箭、高产水稻、大飞机。70年代我们开始输出机车、战斗机和高产水稻。坚持科技投入,我国的工业产品会越来越多,品质越来越好。加上当时我国和非洲拉美的良好关系。接下来,按照计划,中国援建的铁路和火车源源不断地运来非洲拉美的资源,再把中国的工业制成品源源不断地销往非洲拉美。
  
  一个国家现代化所需的三个经济条件,工业生产、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此时都已经具备。可以说当时虽然物质生活不丰富,但是科技、文化处于一个大爆炸的前夜,非常类似于二战刚刚结束时后的日本。日本战后用30年时间建成经济强国,而75年周总理也提出要用25年时间,也就是在20世纪末完成四个现代化。可惜,毛周一去,继任者就放弃了这种路线。科研经费剧减一半,从 1.3%降到0.65%,科研平台放弃,科研队伍解散。
  
  设想一下,如果改革开放后,坚持毛周提出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科研平台不放弃,75年周总理提出的在20世纪末完成四个现代化绝对不是不可完成,至少我们会多很多有竞争力的产业。看一下毛周时代的工业遗产,航天坚持自主,结果现在接近世界水平;反之航空和美国合作,结果航空工业灰飞烟灭。卡车坚持外援为辅,现在中国卡车竞争力超强;反之轿车搞外援为主,结果沦为生产车间,连小小韩国都不如。轮船搞外援为辅,结果现在竞争力紧逼日韩。
  
  科技和工业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文革结束,虽然我们有点穷,但是科技发展的不错,就像一个成长期的少年,有点面黄肌瘦,但是骨骼发育很好,需要的是加强一点营养。欧美经济黄金时期,各国的研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最高比例在1.5%至2.6%之间。中国1950-1979的最高年份是2.32%,,平均1.28% 。也就是说,改革开放,应该在科技上加大投入,加上0.6%,变成2.0%。可惜,我们选择的是减去0.6%。
  
  呜呼,加上这0.6%,我们就是走一条工业化的GDP道路。减去这0.6%,我们就是走一条去工业化的GDP道路。中国,就是被这0.6%打断了发展的脊梁(此句该不该加?)。
  
  80年代90年代我国的科技投入一直在0.6%徘徊。由于连年投入不足,我国科技最高奖国家技术发明奖98年以后连续6年空缺,科技界到了青黄不接的窘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到1999年。因为99年发生了一件大事,美国轰炸了我国的大使馆。然后江主席说了一句最中听的话,“历史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是花钱买不来的”。同年,江主席主持了两弹一星有功人员的庆功大会。持续了20年的“造船不如买船”的科技政策才开始慢慢扭转。
  
  不管什么主义、什么经济,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最近汽油涨价,可见资源单*国内是不够的。毛周去后,总有人抱怨对亚非拉的外交援助太多,其实这和我国放弃四个现代化路线有关。按照周总理的规划,实现工业现代化需要大量的资源,从美国苏联那儿买资源是不可能的,所以亚非拉这些朋友是非交不可的。再次引用江主席的话,“有些东西是花钱买不来的”。资源也是。苏联在石油管道问题上向我们漫天要价。你说亚非拉这些朋友要不要呢。
  
  飞机代指科技。很多人举出反例说,科技并不那么重要,法国的裤子几千美元一条,做裤子也可以赚钱云云。这是没有说服力的。中国这样的大国,裤子产量太大,一下子生产成百亿条,全世界每人好几条,价格无论如何是卖不到那么高的。就算是法国,裤子虽然赚钱,法国总统来中国也是推销空中客车的飞机,而不是几千美元一条的裤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9-12-24 18:40:0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9-12-24 15:18:21 | 只看该作者
GDP 要光是做裤子,也还是可以的。
糟糕的是,GDP都是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9-12-24 15:15:23 | 只看该作者
很深刻,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9-12-24 14:50:22 | 只看该作者
经济社会,有钱就是爷!“鸡的屁”——CCTV-1的那些话是只可以当笑话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9-12-14 09:40:12 | 只看该作者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中国领导人们正在忙着挣钱呢,谁还在乎这些玩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9-11-13 22:30:10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感觉有经济学家的口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9-11-13 12:44:59 | 只看该作者
讲的很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是有片面了些。话说回来。这些基本的道理难道国家领导人不晓得? 我相信他们的理解比我们更深刻而且更有道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9-11-3 13:53:2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帖子说的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国家应该有个主发展方向,
就像一个人一样,重要的事确定自己的方向,然后一直往下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9-11-1 15:22:13 | 只看该作者
有点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19 02:00 , Processed in 0.08912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