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8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来歌唱结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4 14:2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康策特在设计第一座步行桥的下部结构时,因为总体重量的限制(直升飞机吊装到山涧处,所以重量有限制),结构设计必须在安全、好维护、造价低廉的前提下,尽量去重。为此,康策特把受力构件分解成为两种类型,抗压的,用的都是木头,抗拉的,都是钢索,而且,钢索不会与木头直接发生关系,要靠类似一个箍的固定钢件去把木构组织起来。而木头构件的正面很宽、侧面很薄,易于雨后迅速风干;因为螺栓的固定方式也以便于拆卸更换。这样,在片状的木构件和纤细的钢索之间,形成了一种视觉上横向宽阔与纵向精细的对比;在下部结构与上部步道之间,也形成了通透与密闭的对比。这里,我们看到,结构设计师已经把力学和美学连在一起,把各种材料内在的潜能转化成了外在的彰显了。; k6 v2 }2 n- U
康策特的第一座枕木峡步行桥
2 @2 f/ {/ s8 ?
' r( }7 K' G6 h- l3 v+ P
& h9 }5 [9 r* I4 {; T
这种清晰、层次化的设计手法,并非康策特独有,西班牙结构大师卡拉特拉瓦也喜欢把力仔细分解后,将受力情况翻译成为材料之间的对比,比如厚重的混凝土和纤细的钢件之间的对比。更有甚者,卡拉特拉瓦特喜悬挑或角撑,并像当年密斯那样,发展出了一套既有力学精度又有艺术个性的结构构件的交接方式:我说的就是卡拉特拉瓦喜欢在节点上使用的转轴或铰接的交接方式。(尤其在卡拉特拉瓦的早期项目中)。这样,如果说康策特在瑞士山间清唱,卡拉特拉瓦几乎把结构推向了视觉芭蕾。
, ]$ A( t- ?# i& M
卡拉特拉瓦的琴弦桥

8 H8 O' b7 y3 P7 H# h
这是密斯58年为古巴某项目设计的铰接交接:混凝土柱与钢屋顶,未建。
" n7 V: H4 A: \1 b  N" p
10年后,在柏林的德国国家新艺术馆身上,1250吨的屋顶,就靠这样的方式落在8根钢柱上。

3 r, n; O" q& h3 t. I/ D0 t" k
, h  [. G/ ?/ K
+ G4 u. n% C) V
据说,卡拉特拉瓦的很多结构设计来自人体、动物、植物的自然形态。往往在一座大桥的身姿中,就重叠着类似于人体的受力形式,观众很容易产生“移情”。Reichlin在评价1992年卡拉特拉瓦为西尔维亚世博会建造的那座弦琴桥时,就说:“那座桥的梁和塔柱构成了一道弯曲的臂膀,它们凝固的肌肉于拉索的张力形成了对比。结构形式的不对称性,也很少在一座桥上出现,这一特征成了吸引公众注意力的特征。这座桥可以被解读成为一种为世博会指路的姿态——或者就是一种动态的形式”。瞧瞧,在近乎拟人的身姿中,卡拉特拉瓦让结构舞动了起来:以至于很多人见到卡拉特拉瓦的大桥时,都会屏住呼吸,然后“哇塞”地叫出声来。- N  U! b" O/ u, ^' l

1 a; K" {0 A. x0 L* N5 A结构的表达,做到了康策特或是卡拉特拉瓦的份儿上,应该被称为结构艺术了。有人会说,这辈子也甭想自己能摊到这样的项目。好吧,那我们就看看法国建筑师Jean Prouve60年代设计的幼儿秋千,怎么样?照说,这钢秋千又有什么花头,不过就是小孩子游戏的架子,不倒就是第一要义。可看看这个架子,我们也就看到了一位优秀建筑师的素质:他把自己的心血和才华献给了那些钢的节点。(八卦一次,当年,这位建筑师每每谈到柯布的建筑,总觉得节点不过关)。: A1 ~6 ~% t" F: v, |+ j

2 B1 `# r: V; l- X
Prouve的秋千
# i- Z6 m! {8 {7 |- ^6 ?

) F3 U9 G4 V7 W7 p% N从Prouve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位前辈。Kirk老师曾经在他的博客中介绍过这位建筑师的一座建筑。我说的,就是意大利的大师阿尔比尼(Franco Albini)。
6 P8 i+ n6 k' o# h3 E, o  \- E: Z- Y+ s4 R" u1 f+ V. p5 f
在阿尔比尼设计的那些灯具、家具、书架、扶手、柱子身上,我们看到,好像美已经克服了重力,那些构件的交接处,小天使们正在唱起一首来自天堂的圣诗。7 B' m. s6 E0 G0 _1 Y
阿尔比尼设计的书架
8 S" j, P0 q* _- Z% H8 Q, d
阿尔比尼设计的桌子,类似康策特的桥的构造
- q; d  m  K8 F4 a4 z) g! A+ s
, Z1 s  R9 y  N4 r' p8 z, k# f' }
  B( s! s/ N+ V/ T6 m4 J: t4 Z

6 D2 x$ u4 U& _/ n0 q
' e" N) I$ |& o( G; i* E+ R对比之下,在那些号称是中国新锐建筑师的作品身上,其结构、框架、扶手做得多很粗糙,就连鸟巢这样的奥运项目的结构也最好遥远地看,近了,就得汗颜。+ n6 N5 E# S) h( _( J

$ h7 R, S3 Q3 E; }! C/ E从桌子、椅子,到大型场馆,中国建筑是怎么了:是不是我们已经在情感上和理性上的精度上都已经锈蚀了、粗糙了、迟钝了?教育又在干嘛呢?是在学库哈斯的造型?还是库哈斯的概念?可即便是学会了,又怎么样?谁会像Prouve那样设计秋千、像Albini那样设计书架、像密斯那样设计铰接、像卡拉特拉瓦那样设计具有人体类比性的结构、像康策特那样设计走回自然的桥梁呢? % Z, Z  n5 q$ d, u!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4-23 12:27:5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工业设计太落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2-5 11:12:3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结构设计,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3 L) y5 E! V% g& H7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2-4 17:08:29 | 只看该作者
卡拉特拉瓦,偶最欣赏的的建筑设计师,没有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2-4 16:39:28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小时候,我看过一本书,是关于仿生学的,结构也好,功能也好,所有一切,大自然或造物主,都已经设计好了,我们应有谦卑及敬畏之心,向周边的植物、动物、静物等等,去学习、模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12-4 14:35:21 | 只看该作者
阿拉特佩服玩大结构的,喜欢与他们聊聊,特别是玩桥的或玩高层的,一个桥梁,屹立100多年,你设计它的时候,要多大的勇气啊!有些大桥,设计的时候还没有发明汽车,想不到今天要在上面跑重型卡车,但都承受了现代化的进程,佩服,

点评

说的好啊 那些人确实值得佩服~~~~~~  发表于 2011-12-4 17: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18 06:57 , Processed in 0.07979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