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10792|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郎咸平谈谋杀中国企业的文化魔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6 13:4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管你盖了多少高楼大厦,也不管你登了多少世界高峰,可是在老百姓看来,你的心灵就是高不过一座坟头!你说这是不是中国企业家的悲哀?但这还不算是真正让人悲哀的。你想想,多少中国人流了多少血汗,污染了多少环境,才生产出来的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就这样不但动辄被贸易制裁,还永远得不到人家的尊重。更悲哀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这么大的内需市场在这30年来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几个企业,不要说没有几个真正让世界尊敬的,就连让我们中国人自己心服口服的也没几个。最悲哀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家很少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悲哀有多少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魔咒呢?
  我感觉,似乎有一种“文化魔咒”附身在我们的每个国人身上。就像魔咒一样,去掉也不是,不去掉也不是。之所以称为“文化魔咒”,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一面表象为“大爱”,另一面又表象为“浮躁、投机取巧的心态和僵化的思维方式”,这是我们文化固有的劣根性。这是“一体两面”的魔咒,左右着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最令人有魔咒感的是,我们的“大爱”文化,是“潜藏”的,我们的国人从来不懂也不会表达我们的“大爱”文化,所谓有“文化”的张艺谋们都是如此,把奥运会的开幕式搞得那么没有“大爱”的文化,更何况普通的百姓们!我们的大爱文化,只有在民族遇到大灾大难时才会迸发出来,四川汶川大地震就是明显的案例。我们的大爱文化能够随时随地表现之时,就是中华民族真正腾飞之日!
  我认为,我们大爱文化的潜藏性和我们文化固有的劣根性,正是谋杀我们经济的幕后黑手!这不是危言沖听,这是附身在每个国人身上的魔咒!我们必须打破这个魔咒,让我们的大爱不在潜藏,让我们文化的劣根性不在成为我们思维的习惯,我们的经济才有救,国家才有希望。


这些话有人认为不是老郎所写,其实无关紧要,关键是看是否符合现实。如果不是郎咸平说的,就是不值得一读?不是吧。
回复

举报

33#
发表于 2010-7-21 00:07:48 | 只看该作者
他是新时代的鲁迅同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7-21 00:06:10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无论是否有理,我一直很崇拜郎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31#
发表于 2009-11-29 11:29:31 | 只看该作者
这些植入每个中国人文化层面的劣根性包括三种:浮躁、投机取巧和思维僵化。而这些劣根性导致了中国企业的盲目做大做强,其手法就是投机取巧的收购兼并,但是由于思想僵化的结果,我们会发现这些被文化诅咒的劣根性百 ...
扫街 发表于 2009-6-6 13:45

扫街前辈:我完全赞同您的观点。你提到的年轻技术人员的素质确实是个问题。但是这一切根源是谁造成的?有高手嫌人力成本高,过河拆桥,项目做完,才带了年轻人几个月就干掉了,让年轻人顶上。现在企业就喜欢用低成本的年轻人,师傅不敢带徒弟,新老经验没有办法延续保障,经验出现断代,你说年轻人该怎么做?
工程师贬值的另外一个原因的供应量大了,低质、同质化了。
现在虽然每年大批工科毕业生进入工程师行业,但是工程师素质断代现象逐渐凸显。老一代工程师人员少、理论和经验非常宝贵丰富,但是对计算机辅助技术接受比较慢,甚至抵制,也都快到了退休年龄。新一代年轻工程师对理论比较荒疏,没有实践经验,但是对电脑新软件技术比较依赖。大部分沦为没有思想的画图工具,对于需要经验和理论支撑的高级分析软件只能望而却步。
待遇是按行政级别划分,很多工程师想在技术层面多走几步,但是如果只钻技术,那么就一直是底层设计执行者;没有管理权力就没有机会获得好的待遇。不当官就吃不饱,一当官就没法钻研技术。虽然很多公司提出技术行政双轨制,但是跟废话差不多。
企业最喜欢不拿钱狂干活的傻子。一方面希望是干活聪明的高手,另外一方面又希望是随便给点钱就搞定的傻子。
于是乎很多企业在研究洗脑大法。通过使用盗版或廉价劣质培训光碟反复给员工作职业化培训和人生观教育。一方面通过虚拟的保洁员到CEO的故事来激励别人光干活不计报酬,另外一方面自己数着省下的员工人力成本开支。
人最悲哀的是失去信仰,当大环境都变成浑水,想有所坚持也是被当成炮灰。面对现实才是真理,有机会发财不要放过,不然就安生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11-13 22:27:37 | 只看该作者
内容着实让人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10-30 20:15:4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10-29 20:57:34 | 只看该作者
只能当观众
思考,学习,吸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10-27 22:12:37 | 只看该作者
郎教授就是一个学习研究经济的学者,能看到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差异里。包含文化的差异,机械设计,机械加工,设计软件,机械工程师,设备管理,焊接,液压,铸造,密封,测量,工程机械,粉末冶金,轴承,齿轮,泵阀,工业自动化3 ]; U  h& C9 ~0 }: ~
确实是牛人了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9-30 12:22:17 | 只看该作者
同意头上的见解!企业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9-27 21:48:47 | 只看该作者
一味的西化,现在的人都迷失了自己。以西方的一些价值体系衡量自己的成功与否。文化是个很宽泛的东西,现在的企业又有多少敢称作文化的,没有积淀,单纯贴上几个标语,喊上几个口号,写上几条愿景,就敢说有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了?!
一句话,都浮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14 16:44 , Processed in 0.07319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