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魍者归来 于 2017-11-30 21:58 编辑 ! P" I ~ u. l3 `" u
1 z3 M q1 E* E( f7 D
接上期:
0 h8 M& l8 X S* N【魍生技】我眼中的“工匠精神”之一——追本溯源
3 D5 u/ d! E1 D8 f1 G4 g$ S' |, f//www.szfco.com/thread-769877-1-1.html) s: {5 F6 N1 P5 E+ q; m
(出处: 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H+ r3 c7 u ?' v: i/ B! g# O/ |6 @* U4 G4 ]' Y
% l' z; h" U8 ]% w8 q5 }
6 n( i' s0 f% ?' n- ?0 D通过对各类媒体报道的分析整理,“工匠精神”都指向了一个方向——日本。但“工匠精神”真的是岛国的产物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却非常有趣——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中文资料虽然检索起来相对容易,但也同样不易分辨真伪,所以需要和外文资料结合对比来进一步分析。
4 }7 O7 H/ ?& G, A$ I) ~, `, ? Y- }8 O- z" ^: f3 W m) M7 L
首先,“工匠精神”或者说“職人精神”究竟是国人杜撰出来强塞给日本的,还是日本原创后西渡到中国的?笔者前后考证了月余,确未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不得不说有点汗颜。虽然考证不力,但一些侧面的证据还是可以证明,“職人精神”是首先出在日本的。——毕竟通过谷歌国际搜索引擎,“職人精神”比“工匠(或者匠人)精神”出现的要早(这个原因后续帖子会提到)。【1】3 v- K6 @& X$ ?9 T* R& {' ~* C
$ c2 u: B/ i& W0 x$ O; t$ e2 \7 v
有一句老话叫:“存在即合理。”一个热词的出现必然有它火爆的道理。长久以来的,国人的印象就是进口(比如“日本製”)的商品要明显优于国产货。除了“质量”本身的问题之外,“職人 精神”恰好给人们的这种选择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宣泄口——你的精神不行,那你的产品自然也不行。其实骨子里还是根深蒂固的“唯心主义”在作祟。【2】5 }! h" @: i) a& L# y* Q
' K2 H% t# [: z4 z8 ]7 E8 W
一定有人会跳出来说:“日本产品优秀是事实,事实胜于雄辩,不要动不动就拿出‘主义’来说事。”确实,日本可以用它的优秀成绩来面对质疑声,但是,日本的产品背后不单单是一个精神可以解释的。但凡说到“職人精神”,这家“数寄屋桥次郎”就不得不提到,作为日本逼格最高的寿司店,它的产品往往成为“職人精神”的铁证,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研究问题一定不能舍弃怀疑精神,哪怕面对昔日的真理。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一个产品,只有定位准确,迎合时代的脚步,才有走向辉煌的可能。任何试图逆势而为的行为,都会被客观规律这头洪水猛兽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现实面前,没有侥幸。比如国内的三十三所,曾经在软盘技术的研究上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以国内研究所的精神和物质投入(大概在94年前后),得到这样的地位是轻而易举的。但时至今日,软盘技术已经烟消云散,如果三十三所还执迷于该技术,把“工匠精神”做到极致,那市场规律将把它无情的淘汰掉。而“数寄屋桥次郎”的优势在于,它是一家寿司店,食物的市场原本就是广阔的,而寿司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言者之一,自然不会被打入冷宫。而“職人精神”在方向正确之后,开始显现作用——把通往正确方向的路走到极致——只要努力做得比别人的寿司更好吃就ok了!(实际上,吃寿司自然日本的才正宗,在日本一定会有一家最正宗,这是客观事实——可以说“数寄屋桥次郎”是针对食客的投其所好和自身努力的一种“恰逢其会”。)! t, V. Z5 m" `
5 d; F7 t# ^: a% P2 Y D
如果不单单是“職人精神”, 日本式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哪里呢?首当其冲的就是“奇葩”民族风,可以说,日本人的脑洞是目前全宇宙最大的,完成可以和韩国人的“所有权”并称宇宙双雄!(脑洞是日本的,日本是韩国的。)而正是这种脑洞大开的风格,造就了索尼、松下这样红极一时的王牌企业——正是它们的产品一次次引领了时代的节奏。有了脑洞,接下来就需要一个字——“轴”,在方言里是固执、一根筋的意思。而“職人精神”的本质就是那股不服输的“轴”劲儿,不管技术上有多难,都一定要达到最初设计的效果。【3】9 |' f5 e0 K4 X+ u* X% q
) j: W4 Q2 G6 s, x) ~脑洞大开和“職人精神”是如何在日本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呢?笔者觉得这跟日本的历史、地理因素有决定性的关系。人处于狭小的空间内,思绪就会飞扬(其实就是脑洞大开),比如家里的淋浴间就是我“卡文”时最喜欢去的地方。虽然这个例子扯淡了一些,但生存于狭小空间的民族,确实有着更加丰富的想象力。有一对铁证就是日本的邻居——韩国&朝鲜。日本的历史就是一段加长版的“春秋战国史”,频繁的战争、恶劣的自然条件都让这个民族拥有了不一样的特质,“職人精神”正在于此。生根的条件如上所述,但发芽就不是简单的客观条件所能解释的了。实际上,日本在江户时代,“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和社会地位,同古代中国都是极其相似的。但不同的是,由于日本恶劣的生存环境,有才能的“職人”要更加受人尊敬(因为他们能改善生存环境),甚至一些得到“上国(中国)”真传的“職人”还能获得“士”的身份,取得上流社会的认可,这一原因也促使日本形成了“職人精神”的生存土壤。【4】
c! S3 ~$ D0 l: B3 k
; l& }/ o! }( \/ e9 o& d- w
1 F' Z7 |4 H% ^5 Z% C' F参考文献及内容出处:
" Q4 ]1 y) o/ [【1】《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 h( K% Y. N: v x# K, r! o: ?
【2】《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 U" h* a" M4 d; @0 D6 N
【3】《死于技术:索尼衰亡启示》: b8 R% ^- M a9 f9 h2 a
【4】《日本制造》
4 I" H" M) s- `2 `' m, G2 H/ K( n" N2 b2 o8 U C" a3 z
7 E9 Z: f1 `% r/ `0 v
下期预告:日本的品牌真的就是“日本製”?国产真的就那么烂?国人都没有工匠精神?
: y, u. h$ @4 Z6 r
6 B; Q1 V8 d& ?, Q( f注:本文为原创吐槽,未经本人或“足球竞彩投注app哪个好”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c# E2 F, U- E* q: ]
5 g( e' n2 \" e( n: k, r, l$ n
1 O9 P, ^8 j& s) i1 |; |& V: R' D" T+ M"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