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251|回复: 10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设备开发的一些启发——我崇拜德国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3 20:09: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向宏 于 2014-6-26 12:36 编辑

见过很多老外的设备或者生产线,有一些小小的看法:设备最开始是从纯机械的形式起步(效率不高);逐渐转变成电气自动化设备,加入了传感器、电磁阀等反馈原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日本设备擅长这一类);可是,到了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传感器、电磁阀、电机、气缸等元器件的响应时间(几十毫秒)都影响生产效率的时候,那些电子器件又被从设备上扒了下来,又回到趋于纯机械的方向上了(德国佬喜欢搞这一类型)。

不知道大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



联合拉拔机.jpg (26.65 KB, 下载次数: 266)

联合拉拔机主机

联合拉拔机主机

拉拔机凸轮.jpg (14.25 KB, 下载次数: 241)

所有主要动作都由两个这样的凸轮完成

所有主要动作都由两个这样的凸轮完成

点评

短路了所有传感器——电脑——执行部件  发表于 2014-6-3 20:31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03 收起 理由
jpcen05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xlf63 + 1
逍遥处士 + 1
老鹰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6-3 20:12:49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这也是我们以后的设计思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6-3 20:58:35 | 只看该作者
有些感触啊,我们的设备改造时由于空间原因将原来的凸轮结构改成电磁阀控制的所缸,真的是不如原来好用啊。

点评

气缸效率没有凸轮的高啊。而且问题点多。  发表于 2014-8-22 08:44
有时候,并不是与复杂的设备就越高科技  发表于 2014-6-3 23: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6-3 21:06:13 | 只看该作者
越簡單越耐用

点评

燕客,没有。  发表于 2014-6-5 15:25
1908年出厂的, 二戰時還沒有給米國佬炸掉?  发表于 2014-6-4 23:40
以前看资料片。丰田的曲轴生产线上,第一台设备,1908年出厂的,人家还是不断的进行技术改造,以适应他的“看板”生产方式。  发表于 2014-6-4 01:09
故障点少,就是要考虑磨损后有补救的结构设计  发表于 2014-6-3 2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6-3 21:28:30 | 只看该作者
能达到效果,越简单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6-3 21:40:41 | 只看该作者
法国和日本主战坦克用液气复合悬挂,德国用机械扭簧,虽然日本多山

点评

曾经还真参与过液气悬挂的制造,当时拍照片那手机卡屏了,手机就废了,照片一直都没拿出来,外形与普通阻尼器相似,不过这玩意可以同时起到弹性元件阻尼器的作用,外圈不套弹簧的  发表于 2014-6-4 19:17
真打起来,感觉德国的靠谱。话说大虾有图吗,上来喽喽。  发表于 2014-6-4 01:11
有图片吗?传上来大家看看那  发表于 2014-6-3 2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6-3 21:41:38 | 只看该作者
螺旋线凸轮。

点评

凸轮曲线是不规则曲线: 2个凸轮控制2个拉拔小车做往复运动:换向加速前进——匀速——减速直到换向——急速返回。。。。。。 2个凸轮在匀速始末有同步的一段。  发表于 2014-6-3 2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6-3 22:18: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向宏 于 2014-6-3 22:21 编辑

这种设备我曾经见过:动力就一台最普通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器:一个三刀闸刀,推上则工作;
前面上一大卷漆包线,后面接一个料框,源源不断的小电感线圈就落下来了;
一个人可以管理10台设备;
只是现在找不到机器的俯视图,当时也没有照片,只是有特别深的印象;
一个原动机按照周期运转,一系列机构相互配合,动作对应关系是唯一的,永远不活出错,也不会有信号干扰等

空芯电感机械设备.jpg (10.72 KB, 下载次数: 197)

纯机械设备,控制器-一个闸刀

纯机械设备,控制器-一个闸刀

空芯电感机械设备所产-产品.jpg (70.75 KB, 下载次数: 190)

能调出多种格式

能调出多种格式

点评

这种空芯电感的产品,最简单用一支铅笔就能做出来。  发表于 2014-6-10 17:39
拿到这里,供大侠们参考,能借鉴这种思路,使手头的设备趋向简单是我的目的!!!  发表于 2014-6-3 2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6-3 22:27: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向宏 于 2014-6-3 22:41 编辑

多年前,我借鉴这种思路,设计过一款行走机构,控制器就是一个单刀单掷开关;
四条腿,共16各关节按照身体水平无起伏前进:

我传不上来视频文件:截图

Y7FM16X{C_T3ER`S3PZN1LX.jpg (19.36 KB, 下载次数: 230)

调试中的视频截图

调试中的视频截图

点评

机器狗啊  发表于 2015-7-22 09:14
威武  发表于 2014-6-10 15:29
不清楚,我只提供了载体基本原型  发表于 2014-6-4 19:30
军工?!  发表于 2014-6-4 16:58
这个不能发,用户会杀了我,哈哈  发表于 2014-6-4 00:17
大侠有这种机构的结构图么?  发表于 2014-6-4 0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6-3 22:30:38 | 只看该作者
纯机构是最可靠的,我也觉得机械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最终还是回归到机械。

点评

现在不都是在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么  发表于 2014-6-9 10:21
你这个的前提是设计和加工都非常到位。我也觉得纯机构比较好  发表于 2014-6-5 21:35
扒掉花里胡哨的服饰和腌制,漏出上帝造出的形状更耐看!  发表于 2014-6-3 23: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18 01:51 , Processed in 0.06381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