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ESMCHINA
在中国广东省曾经红火的制造业工厂里发生的变化,作为美国人的克里斯·安德森,看来比我这个中国记者了解得更清楚。
十几年前,安德森作为《经济学人》驻香港的记者,在广东蓬勃的工业区待过很长一段时间。那时候中国的制造业因为价格低廉开始引人注目,西方公司雇用香港的中介机构,然后参观深圳、东莞等地的工厂,接下来双方签订合同、准备信用证、交换银行账户等等。在没用互联网的年代,双方要面对漫长的指导工作进程、大量的图纸和传真说明,折腾好几个月才能进入实际生产环节。
然而从这两年开始,不管你身处美国还是非洲,当你作为一个玩家需要量身定制某项小型电动机或其他机械设备时,只需要在网上与中国厂家沟通一二十分钟,仅仅10天,你所需要的几千个精巧的定制小产品,就已经顺利到手。你不必是个企业家,也无需懂得过去高门槛的专业机械知识,就能获得所需。
安德森面对这些新现象时,带给他冲击的并不单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交流的便利,而是老旧制造业模式有可能面临终结。制造业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在安德森看来,这种变化还不够彻底,或者说还不够天翻地覆。因为制造业始终把持在大企业和专业人士手中,从未向所有人真正完全开放。过去由于专业知识、特制设备以及大规模生产成本因素,大众进入制造业受到严重制约,眼下这种桎梏正在逐渐消失。
而像安德森这样热爱自己动手发明智能机械产品的“创客”,他发现制造业变革不在于更改制造过程,而是由谁制造的问题。全民创造的DIY(自己动手)魅力或将远大于大企业和商业巨头的大包大揽。“创客运动”的工业化,是数字制造和个人制造的合体。人类极有可能第一次摆脱对生产资料系统(重资产)的依赖,仅仅凭着自己的头脑这个轻资产,就可以把创意高效能地变为现实。对安德森的个人生活而言,他可以带着儿子们改进制作小型飞艇、遥控飞机,可以让女儿们下载或修改开源的软件,然后在3D打印机上打出“过家家”的整套玩具。
在安德森看来,3D打印已经成为新工业革命的最后一块拼图,凭借这样的数字生产工具和Arduino这样的实体计算平台,人们可以在自家桌面上制造精密复杂的产品原始模型,无需任何特殊技能。由于有了云工厂,从单个模型到大量产品生产也变为现实。
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在于重复制造和标准化,而3D打印则有利于个性化和定制化,数字制造时代的一大胜利是我们可以在大规模生产与定制之间作出选择,却不用支付昂贵的手工制作费用,这两者现在已经成为可行的自动化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