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鄙人刚做完一个自动放料专案,类似于将管状内的端子零件放入电木盘中,设备做出来后,不是很稳定,也许是年资不长的缘故,没有足够的设计经验。我在公司里转转,发现大陆的工程师的作品和欧美包括日本的工程师的作品有那么一点点区别,正是这点区别导致我们的设备永远比不上人家,那就是机械运动学,说白了也就是数学。# v% g2 F( c5 B/ r3 k
' ~5 ~8 k; ~9 e! G/ g2 k' p$ }# v 日本的插件机,光上料方式就足够让大陆的工程师涨眼界,那种带式上料法,我想了很久,如果我的专案也能够这样做可以省去很多事情,插件头部分,电机带动链条快速的插件,光插件头的运动机构就够我们眼花缭乱。) q: [, C6 P- B. p3 o2 n
b: r! z k U. o; l2 f 所以,中国工程师很多不缺什么强度计算,强度校核,缺的是良好的运动分析,而运动分析需要的是什么?是海量的运动数据,就是信息收集,而这点正是中国学生的软肋,因为中国学生习惯了所谓的天生的“已知条件”,但在实际设计的时候这些已知条件往往是未知的,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收集的。所以,学好运动学是使得自己机械设计水平上升的一个关键!& C+ Z5 s2 `- \0 L
7 t. O; t+ T- @0 V 如果,机械设计水平按照5颗星来评定的话,欧美的类似插件,切割晶圆IT类设备是5颗星,中国大陆的撑死3颗星,有的还不到,所以少年们好好努力吧,不要总说自己工资低,看看自己做的设计,对得起你手中的五毛吗?5 \9 J0 w9 l# O& d* ~& x* {, G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