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围’好?还是‘三围好’,这是一个在中国争论了起码有30年的话题了,顺便说一下,俺87正经学的三维,那是一个特大的设计院,刚引进的米国CV系统,俺那时自己第一次做总体设计的东西在做型式试验,有些闲时间,领导也安排,就学了,是规规矩矩学的,还写了一大本笔记,今天还保留着,那之前,俺对计算机的了解就是‘小型机’,要换上白大褂、拖鞋才能玩的东西,我师父那一辈,从德国带回来最初的‘个人系统’,用现在的话就是看得你是‘不明觉厉’,啊哈,' p0 \. o2 v; n' H
% ?+ c6 ~# S. q# e1 g& l8 D
90年代在米国画图,是不需要俺自己动手‘操机’的,因为不是一个‘阶层’的,公司有一个庞大的‘凯德室’,是没有窗户的办公室,那些家伙分三班,并且是不打领带的,而俺是打领带穿正装的,在咖啡机前面投币喝咖啡的,# q5 g8 l L7 L* \
" A3 P5 V' j+ C0 y# l' e
工程师的图纸写‘思盖奥’,或者写‘卡通’,就可以了,那个‘凯德’室主任,俺记得名字叫‘基因’,哈哈,那不是一个杜撰的单词,是本身就有的,不像‘激光’是个篡出来的词汇,/ N5 D% D2 p- E* \ U9 z7 [
4 h" v# C* u3 |6 z# a z 其实,有个特有趣的问题,连争论什么‘二围、三维’的家伙本身不懂,那就是无论什么三维图,只要你打印出来,就是二维图,是你自己大脑把它‘模型变换’了,其实它的‘景深 ’都在平面上,是你自己把它想象成了‘三围图’,即使你在显示器看到的东西,也是平面的,严格说也是二维,而不是三维,是你自己理解错了,而‘F22’的那个头盔显示器,是做过景深处理的,可以当三维看,4 J; X* F; Q( {2 M. f: E
+ P' t! {- c* W6 J5 k: @
玩三维,严格说,要用激光立体显示器,即成像点是多层的,层间本身有距离,你看到的东西就是立体的,但别打印到图纸上,一打印,就是‘伪三维’了,眼睛看到的‘真三维’与‘伪三围’通过大脑变化以后的反应时间是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各国都限制‘独眼龙’开汽车,就是处理‘景深’要一个反应时间,这个是有科学数据的,你看激光显示器与看‘平面三维图’反应时间有很大差异,* U, u$ k( `7 E, Z$ |8 I
4 Y) M4 V1 i4 z! P2 |
好了,不谈这个了,谈与人家争论的另外一个问题,即‘我们发展多少年?人家发展多少年了’?" A5 s3 e( I! c
7 o* _$ f) G# D9 h 这个问题与二围,三围的问题属于一类问题,/ Y; ]/ ~! b% z, H2 E, E6 |" X
' u8 {3 _ `* y' M6 s7 e- y 你回推到1860年,看米国在干什么?我们在干什么?就知道了,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问题,我们哪一个东西也没有晚过,只是到了后来,过了100年,才会出现所谓‘晚了’的问题,回到1860年,其实没有多大差别,只是我们有皇上,但皇上是自己的皇上,不是外国人,
7 J$ j0 X, ]$ D b/ a$ s: O% \9 n$ N) R- e K
再说一句废话吧:以前坐俺前面的那个家伙,画过一个2000热带的轧机机列图,立体的均角图,纯手工画的,看得俺是目瞪口呆,画完了,送‘凯德室’出图,你服不服吧? 并且画的挺快的,5 o$ Z+ g) e; ?% B
7 K1 ~: h5 K4 Z& o
没有计算机化的时代,人家可以登月,今天给你计算机了,你能登吗? 想一想,这个就是俺要说的话题,4 s; B, H$ s, e; z: n
! d) I+ p3 ] c6 Z v# L 计算机,只是改变了一个‘速度’问题,其它都依旧,俺今天会计算压力壳,25年前也会,精度只是差5%,只是今天速度提高了,结果变得唾手可得,而当今天有如此完善的计算系统的年代,算不出压力壳的家伙也比比皆是,连学这个的博士,都有时候笑一笑,哈哈,是会心地笑一笑,
( A7 T+ P8 l; v2 y ?$ _
" a2 `. o& k9 ~' ~( ~# J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