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铸造协会 李传栻 过去半个世纪中,灰铸铁的熔炼和孕育处理有了很大的进展,对于铸铁的合金化、生核和凝固以及固态的相变都作了不少研究。在材料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灰铸铁仍能作为一种结构材料而具有相当的竞争能力,是与这些研究工作分不开的。目前,许多重要的机器零件,如机床床身、内燃机缸体、缸盖、壳体、歧管、压缩机缸体和液压阀等,都是用灰铸铁制成的。当然,对灰铸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既要保证强度高,又要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厚、薄截面组织的一致性;还要求铸铁的刚度高(弹性模量大),铸件的尺寸稳定。
3 [7 M& @4 G4 U; |2 O* _% o 生产高牌号灰铸铁件,进行有效的孕育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正确地确定化学成分,必要时配加少量合金元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条件。如处理得当,选定化学成分和孕育处理可以有相辅相成的叠加效果。
6 Y9 [: n8 X7 [+ Y& X9 {' i" v: U这里,我们要扼要地讨论有关控制灰铸铁化学成分的一些问题,将不涉及孕育处理。 一.灰铸铁的组织和合金元素的影响0 z5 w5 f! D& C2 b
灰铸铁的强度和综合质量,决定于其最终的显微组织,生产高牌号灰铸铁件,控制其显微组织的目标,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 L. ]+ T5 Z8 `0 G ◆ 有较多的初生奥氏体枝状晶;
1 }2 g$ c) c2 @5 i) ~' S6 Z ◆ 无游离渗碳体和晶间渗碳体;
, r+ J& p0 P! J% Y! h, z$ D0 r6 z5 S ◆ 石墨细小而且是A型;- k2 A* G6 ?9 D
◆ 基体组织95%以上为珠光体,游离铁素体不多于5%;
# y( U! E" v. x* S% ~ ◆ 珠光体细小。
4 _+ f& }; v& b* u- e/ m 上述5项目标中,前3项要在铸铁凝固过程中建立,后2项则要通过控制铸铁的固态转变来达成。
3 _; d2 G! W9 i* H5 T! @1.铸铁的凝固过程
: ?& W5 U" J0 a- y* D- s; @ 要分析铸铁的凝固过程,不能不回顾一下铁-碳合金的相图。铁-碳合金的相图是双重的,有稳定的铁-石墨系和介稳定的铁-渗碳体系。制成高性能的灰铁件,当然不希望出现游离的渗碳体,所以要使铸铁按稳定的铁-石墨系凝固。, \! H* ]1 Z9 x( w- @
图1中简略地表示了铁-碳合金相图的共晶部分,并表示了一些合金元素对铁-石墨系和铁-渗碳体系共晶温度的影响。
" T. v! d5 o2 g3 e; v& L% M图1 合金元素对铁-石墨系和铁-渗碳体系平衡共晶温度的影响
铁-石墨系的共晶温度高于铁-渗碳体系的共晶温度,如果共晶成分的铁水冷却到铁-石墨共晶温度以下,同时又在铁-渗碳体的共晶温度以上,此时,对铁-石墨系而言铁水已经有了过冷度,可以进行石墨加奥氏体(γ)的共晶结晶,对铁-渗碳体系而言,则系统的自由能仍较高,设有进行渗碳体加奥氏体共晶结晶的可能。这样,得到的是没有游离渗碳体的灰铸铁。# B/ O+ P& G1 a+ V6 n& A
但是,对于只含碳而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铸铁,铁-石墨共晶结晶温度与铁-渗碳体共晶温度之间的间隔只有6℃,要实现上述凝固条件,实际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在铁-碳合金中加入硅,可以使铁-石墨共晶温度与铁-渗碳体共晶温度之间的间隔显著扩大,见图2。含硅量为2%时,此间隔大于30℃,要制得不含游离渗碳体的铸铁,就非常方便了。所以,所有的灰铸铁中都含有大量的硅,硅是灰铸铁中必不可少的,极为重要的合金元素。正因为所有的灰铁中都含有硅,司空见惯,许多人反而不视其为合金元素了。
( T+ s' _ v1 S& n$ K' S图2 硅对铁碳合金平衡共晶温度的影响
各种常用的合金元素,对两共晶温度间隔的影响,概略地在图1中表示了。一些有数据可供参考的合金元素的作用见表1。 ① 对于铁-石墨系共晶成分,将表列数据乘以元素含量的百分数.
$ u: z4 y% n1 C* v) B ②在稳定条件下凝固时,固、液界面处合金元素在固相中的含量与其在液相中的含量的比。6 z" N+ A' _$ }+ S8 b
* — 尚缺可用的数据。* m8 \ u# y9 r9 y
(1)初生奥氏体析出+ W$ L7 s% Y. e) s: p3 f6 q$ t
灰铸铁大都是亚共晶铸铁,共凝固过程从自液相中析出初生奥氏体枝晶开始。即使是共晶成分的铸铁,也会产生一些初生奥氏体,因为诱发共晶反应有赖于石墨的生核,石墨生核又需要一定的过冷度,这就有利于析出初生奥氏体。6 Q/ M2 ^# L7 @: x; J
共晶反应前析出的初生奥氏体枝晶的量愈多,铸铁的强度愈高,初生奥氏体枝晶的多少,取决于铸铁的化学成分。碳含量是决定奥氏体枝晶析出量的主要因素,碳含量比共晶碳含量(4.3%)低得愈多,奥氏体枝晶析出量就愈多。大多数合金元素,都改变铸铁的共晶碳含量,从而改变初生奥氏体枝晶的析出量。使铸铁共晶碳含量降低的元素,通常称为石墨化元素;使共晶碳含量提高的元素,称为渗碳体稳定元素。( B$ e9 G* V ?& Q9 |: q" f
硅和磷是作用强的、降低铸铁共晶碳含量的元素,灰铸铁中含有硅和磷时,其共晶碳含量见下式: 共晶碳含量(%)= 4.3%-1/3(%Si+%P) 一些常用合金元素的影响见表1。硫降低共晶碳含量的作用大于硅和磷,其在灰铸铁中作用的机制比较复杂,以后会较详细地谈到。铝降低共晶碳含量的作用也很强,但铝主要用于高铝耐热铸铁,一般灰铸铁中都不含铝。
6 G: `. n( Q: k$ E0 _6 ]如果灰铸铁的含碳量不变,加入降低共晶碳含量的合金元素,就会使铸铁的碳当量增高,从而会使初生奥氏体枝晶的析出量较少,共晶凝固的液相较多。4 `& ?5 \; u- M( K8 K( ^- B/ F/ D
如果保持灰铸铁的碳当量不变,适当地提高含硅量,降低含碳量(即采用较高的硅碳比),却可以稍稍增加奥氏体枝晶量,同时减少石墨析出量。这样,就可以相应提高铸铁的强度和弹性模量。6 C5 [! F) i6 y5 ~5 ]4 N* v
(2)共晶凝固
0 `* I) j/ x% y/ ^7 i* \! J 随着初生奥氏体枝晶的析出,剩余液相中的碳当量不断提高,到其值达到4.3%时,即发生共晶转变。5 r5 l' `: J! v2 C: \
共晶凝固从石墨生核开始。液相中微细的未熔石墨颗粒和高熔点的非金属夹杂物都可以是石墨结晶的核心。石墨晶核形成后,很快就生长成片状分枝,邻近石墨的液相中碳含量减少,促使奥氏体在石墨之间析出。奥氏体析出,又使邻近的液相富碳,促进石墨继续生长。这样相互促进,并向周围液相不断生长的奥氏体-石墨共生晶粒,我们称之为共晶团。液相中很多这样的共晶团,各自径向长大,结晶前沿大致接近于球形。每一个共晶团中的石墨片又都是相互连接的。& Y% N U) L) U g2 \
共晶凝固终了时,各共晶团相互间、共晶团与初生奥氏体枝晶。间互相接触。共晶团晶界上常聚集有较多的夹杂物,一些元素,(如磷、硫)与铁、碳组成的低熔点共晶体也可能析出于共晶团之间。有时,由于合金元素的偏析,还可能导致在共晶团之间析出渗碳体,这种渗碳体称之间晶间渗碳体。
$ b, j( V# {. b# ^) H2 h9 v( p. U 石墨片的形态和尺寸,主要决定于凝固温度,冷却速率和液相中生核的情况。比较理想的石墨组织是散乱分布的、长度相近的石墨片(即A型石墨)。如铁水中生核状况良好,在略低于平衡共晶温度的适当过冷度下发生共晶反应,就可得到A型石墨。如果铁水中的生核条件不好,在比平衡温度低得多的温度下(过冷度大)凝固,则石墨片的长大速率和分枝速率都很高,则得到分布于枝晶间的细小石墨片,通常称之为过冷石墨(D型石墨)。除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铸铁件外,一般不希望产生这种石墨组织。
7 Y/ H5 G# F' I- m 增加共晶团数量(即共晶团尺寸减少),可使铸铁的强度较高,所以也是制造高牌号铸铁的目标。孕育处理是增加共晶团数的有效方法,但是,许多研究工作表明,一些偏析于液相并使固相线温度降低的合金元素,会阻碍共晶团的长大,从而使铸铁的共晶团数增加。现已知道,铸铁中加入钼、钒、铬、磷和铋,都可使共晶团数增加。
5 S, H% l7 x( R) U9 N2.对灰铸铁凝固过程的分析
o7 X+ M. F1 f @4 v) [ 对于研究铸铁的凝固过程,冷却曲线是很有价值的。分析冷却曲线的特点,就可以预测铸铁的组织和性能。亚共晶灰铸铁的典型凝固冷却曲线如图3所示。 ! G/ e/ k. n7 R: C1 E, c
图3 亚共晶灰铸铁的典型凝固冷却曲线 铁水冷却到液相线以下,即有初生奥氏体枝状晶析出,冷却曲线上出现一个小平台。此后,冷却到铁-石墨共晶温度以下,到达一定的过冷度,就发生共晶反应,即先有石墨生核,然后以此为基础长成共晶团。共晶反应释放的熔化热,又使过冷的液相温度回升,通常称之为“再辉”。最后,由于不断经铸型散热,系统的温度下降,在铁-渗碳体共晶温度以上凝固终了。在此种条件下,铸铁中石墨为A型,无游离渗碳体。& D x2 g2 g4 Y* j: z& p
一些我们不希望其出现的组织及其产生的条件如下:
' G6 ?$ J0 n. @; T( z8 b) ]( K/ |/ j/ g6 Z1 W; H* {
1 W6 M4 _3 ^. r8 n) h: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