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少版友对数控车能达到Ra1.6甚至Ra0.8表面粗糙度持怀疑或者否定态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不如来场试验,直观的感受一下到底车削能达到多高的表面质量。5 w7 c- \8 Z, Z0 A/ c
' B+ A0 C0 t! B2 E, s7 O1 D3 b. O
本人十几年前开始从事数控加工,当时在的工厂数车基本就加工到Ra1.6了。在接下来的这么多年中,接手的改善案例也好,实地看过客户的加工也罢。1.6在现在的数控车削中已经属于稳定加工的区域了。而0.8基本接近数车稳定切削的极限。不是说0.8以上不能车,是稳定性不行了,而且经济性也不行了。0.8以内基本就是磨削加工的区域了。所以,目前数车加工0.8以下(包括0.8)的经济性绝对比磨削高。说到0.8的经济性,不要想当然觉得磨床比车床高。磨床的磨削余量很小,一个普通的零件通常都要经过几道磨削才能达到最终尺寸。而车削基本都是两道,粗车-精车,甚至半精车都用不了。虽然车削的刀具损耗比较高(跟常规3.2什么的粗糙度相比),但是车削的效率足以弥补这个。7 Z* R9 D( ^0 m. n" b
! W# r/ k+ W1 X8 J( D* i- K
举最近的一个案例:内孔φ16L10的45钢工件,内孔粗糙度Ra0.8,原本客户采用磨削的工艺,一个班12小时,基本产量在1200~1500件,光人工费就0.1元左右。而后来经过改变工艺,由车床加工这个内孔,增加的切削时间不到2秒钟(原来是半精车,现在是精车),产量几乎没有变化,刀具寿命280~320件/刃。精车刀具成本不到0.07元/件。显而易见,客户当然会选择车加工了。
; X7 ^& d1 z6 T 说了那么多,无非就是想说明一点,车削是可以达到1.6甚至0.8的表面粗糙度的(0.8的话需要一定档次的设备,1.6要吃粗的多,经济型数控也可),而且经济性也比磨床好。
+ H8 ^/ g" p0 e0 M( n, M. n4 l8 q9 x7 s$ [! p& Z4 Z
光说不练傻把式,谁有机会能提供一个有数控车床和粗糙度测量仪的的地方,我愿意抛砖引玉,来做试验。详细细节,有兴趣的可跟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