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6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是自毁型人格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0-17 09:4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 X, Z9 \3 P+ Z! o: l$ F

. o0 l7 R; Z$ Y. ?0 M# u( a
明天一早要见很重要的客户,你知道应该早点睡觉养足精神,但就是有股神奇的力量让你不愿睡觉。
8 _& ]* P/ X& X: [
要交一份提案,本来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充分,但直到DDL的前一天你才开始动手,交了一份明知会被上司打回来的版本。

; \/ |7 ]( Y. n& C
或者,明明很期待恋人的电话,可接到电话一定要先装作不在乎的态度。
7 v3 r1 K* a) w3 S
这些状况可能和拖延症、傲娇心态无关,而是你的自毁心理在作祟:得到的时候你在毁,失去的时候你在悔。
0 p% ?  S4 Z3 w5 n) s
笑脸留给同事和朋友,对最亲的人撒泼发火,你可能已经形成自毁型人格
去年大热的好莱坞影片《一个明星的诞生》,男主角杰克就具有典型的自毁型人格:
+ {! ~$ E5 R2 q( A% }
事业上,作为当红歌手,他药物成瘾、酗酒,并任性地在演唱时长期不戴耳塞导致听力受损。

- J0 I; b, O5 l: K: V5 H8 j+ B
感情上,杰克一手发掘、捧红了艾利,并取得美人归,但却一次次不成熟的无理取闹,伤害了艾利。
1 [+ q. A& `, W7 C& [+ s/ f# E% b
! E( D  T7 J$ U4 D2 m
观众表示杰克就是“作”,作天作地,最后把自己的生命作没了。
. H6 D, X& K' a4 J2 K
其实,杰克未必是作,而是克服不了自毁的倾向。

5 i/ Q- V7 s: _9 S2 ~7 L
具备自毁型人格的人(以下简称“自毁型人”)认为,失去和痛苦才是自己生活的常态,即使已经拥有了渴望的东西也会提心吊胆。

8 n3 ^" r# h/ d$ `
他们时刻觉得不安、总在为失去做心理准备;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把心爱之物/人往外推,直至失去。
, p3 u7 H6 N  b
很多时候,自毁型人格的人外人是看不出的,反而,大家对他们有着“不错”、“好脾气”、“做事积极”的正面评价。

( y/ p* @( `* T4 V! T
但面对亲近之人,自毁型人会无意识地伤害,把笑脸留给同事和朋友,对伴侣、父母撒泼发火。
# h7 s3 c0 U7 d/ S8 G9 n/ o
除此之外,自毁型人格的人面临重大选择时,内心深处即便知道应该选对的,但就是会去选错。
! i: b- l* u# a: X( m7 d
当最差结果出现迎合了他们的“期望”,他们会“如释重负”,“看吧,果然如此!”

5 K. W4 k1 h5 O
典型的例子:
1 J# ~) A# v+ o+ X/ o/ {5 b( I
暴饮暴食、酗酒、无所事事但就是要晚睡的熬夜党、有KPI的压力时不是选择努力而是选择破罐破摔、明知自己做错但对另一半就是死不认错……
1 u; ?4 m0 Q2 C5 L# }3 F% k, ^; U1 C
目前,心理学对自毁型心理的成因还在研究中,主流研究认为自毁心理与冲动、成瘾有关,遗传、环境因素、童年成长、甚至脑病理学都有可能导致自毁人格的形成。

6 J. ~* z2 r+ W% K2 \1 U4 E
职场常见自毁行为,你中了几条?( O$ V6 Y" n7 G
9 b4 V6 h- P1 w' Q& N
自毁型人格毁掉的不仅是自己的生活,甚至会损毁自身的大好前途。职场中,常见的自毁行为有7条:
$ @0 p( c3 {! `. Q& A# ?) [* _3 \
第一、总觉得自己在职场中经常是受害的那一方。

. b4 S% ^- C, |  n. B
工作没做好,老板说了两句,觉得人生苦短、工作不值得;方案被甲方否定,觉得自己的努力喂了狗;被同事怼了,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

- I, J' C: c% G$ K. @# c
总之,自己是全世界最倒霉、最受伤的那个人。
! M: U" t2 @" W$ X
带着“受害者心理”工作,结果就是看什么只会看到消极的一面、总认为全世界都欠自己的。

- m4 g; C$ }2 y) W( @% D' p
第二、无条件地回避冲突。
6 v! r8 O( N* \, N; b
为了避免他人或自己受伤害,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冲突。

+ d! V" b; E7 a2 k6 k+ }5 c1 b
面对上司的无理要求、同事的莫名行为即使内心在咆哮、也习惯性say yes,还用peace & love说服自己. 压抑地后果就是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
, H8 v% e) ?4 {' L3 w2 X4 d% t4 |
第三、喜欢非黑即白看问题。  ^9 N" b7 _7 W
1 E/ ]) _6 }' }  n9 l( x0 t
“非黑即白”有时候是捍卫原则的体现,但经常用在工作中很容易成为孤家寡人、无法与团队和谐共处。
. m, H3 o3 U# Z8 T  i& H4 m
比如,你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要和一个经常迟到但业务能力很好的同事共事,带着“因为一件事就否定一个人”这种心理,你们的合作恐怕很难展开。
1 m# k8 u1 Y3 G
第四、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无法胜任某项工作/某个职位、甚至完全没有往上爬的野心。

6 y/ [! ]9 f% O/ a8 p
我曾经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上司要给我升职加薪,我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担心,“我不配”、“我做不到”这样的想法一直从心里冒出。
% N6 W) R0 B5 P) p& y8 y
因为自毁型人格的人总觉得不会有好结果,所以第一反应是拒绝,即便碰到好事儿。

! x5 Z8 K# T2 o. o' I% F6 c
第五、觉得自己不配得到休息,用拼命工作、充电等行为表现出对自己负责、上进的样子。
% |8 I! ]: q' V6 @
和“没有往上爬的野心”相反的是另一个极端: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所以不配得到休息,下班只要“无所事事”就是浪费生命,所以拼命加班、充电、学习、考证儿,以此来证明自己没有浪费生命。

- O+ b5 r* U* \0 r& j
这样的人其实无可指责,追求卓越是好习惯,但自毁倾向的人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严格要求别人和他一样、达到他的水准。

& }- E0 s$ ^" z: S4 W" l  P
我有个朋友遇到的上司就是这样,自己是个工作狂,希望全团队的人都是工作狂。
, Y6 {3 Q% q4 a7 v9 G9 C
有一次,朋友加班到晚十点,刚做完某个项目的ppt ,被上司知道了,非要拉着他一起看另一个项目的策划,还找了所谓的科学依据:

7 p- L; x) I6 f
刚忙完大项目,大脑一定很兴奋,反正也不容易睡着,不如一起来脑暴……

/ d& ?: T, B9 ?$ o7 n* _: x3 c( W
遇到这类上司,下属要么被搞得辞职、要么留下来苦熬,从企业人力成本和个人生产力来看都不划算。
! |& O( E- H, w* p8 T* r! a
第六、爱向自己伤口撒盐,不肯放过自己在某次工作中的失误、失败,把自己定义成一个loser。' }$ E$ C3 U6 ~6 A

9 s+ m# C- C  r8 Q- k
因为失败而导致的自我怀疑人人都会有,但正常人会move on、想办法下次做得更好;而具有自毁倾向的人抓着痛苦不愿放手。

4 G: F) |  _* Y/ P8 T% Y
“学啥啥不会、做啥啥不成”成为他们贴给自己的标签。
$ y6 @- r% |3 u* u. n, N1 ]
第七、最严重的自毁倾向是,明知道这份工作“不对劲”/不喜欢/不适合,却迟迟未采取行动。
7 a/ m1 P7 s. R
这类型的人一般难做出改变(比如改善、辞职),甘愿做温水里的青蛙、把头埋在沙里的鸵鸟。“我想xxx,但是xxx”这一句型是对他们的典型概括。

6 D$ B' C7 c6 b) e; R) V. ^) l
救自我于毁灭中,不过分“自溺”、不持久沉沦' z# n  Q9 F; J
9 s/ s5 |  \, ?- ^; M+ p5 y+ ^
其实,多数职场人都会中枪上述七条里的一条或几条,有着程度不同的自毁倾向,关键是不过分“自溺”、不持久沉沦。在职场中具体表现为:

% t5 P. X( p) b6 W$ k; q# C- o
第一,变“需要”为“想要”。
& L6 k1 K! x) H8 K0 b
工作可以划分为需要的工作和想要的工作,面对选择时,出于各种原因,我们多数人都在做需要的工作,然后能调适着用自洽的心态面对这份选择。
/ ?8 I: U0 `7 W" P! }
自毁型的人很难与自己的选择磨合好,他们应该明白,选择的意义不是为了让自己产生一种“怎么选都是错/悔”的情绪,而是能够把“需要”变成“想要”,即所谓的“干一行爱一行”。

, n% j' D$ S; s
第二,对同事/领导抱有合理期待。
' {( j' y3 ~$ I$ I$ K
“合理期待”就是,不把领导当作是慈善家、不把同事看作是活雷锋、不把客户当作是“和你讲情分”的人。
  ~  R+ R* y7 @! k& C$ ^& t
工作谈得是KPI,不是助人为乐。

6 ~# d  d. ~' X6 ], [! O
当你能用“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这把标尺丈量职场人际关系时,面对他人情与理之外的拒绝,就不会轻易对对方抱有恶意、进行道德绑架。

+ U* H3 n$ q5 ?2 g! w( t* O, ~
第三,延伸生活范围,不要让工作成为自己的重头戏。

, @9 _, S$ H- m; M6 r8 ^  i
如果你真的很在乎自己的工作就不要一门心思扑在上面,和它保持一点距离更好。无论是你因为在乎而精心准备的面试、还是准备了万全之策特别想要拿下某个项目。

: ?  {+ `  U) `6 l& ]& ~
越珍视的东西越容易被毁掉,背后的原因是执念作祟、一叶障目。

9 R) ~% X% n" ]1 h1 Y
正如电影《湮灭》里所暗示的,也许每个人身上都有自我毁灭的代码。

& B9 d6 x; F& L( C

- T& r: I8 F% j7 H; j2 ]
自毁让我们习惯性忽视自我价值,把“我不行”、“我做不到”、“我配不上”当成自我的底色。

; H- L- C$ I) s& {1 S
同时,还喜欢把希望投射到他人身上去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投射一旦破灭,就会怨天尤人。

6 _5 {$ h$ o& L7 ?% O& x" K
就像《一个明星的诞生》里的男主一样,自己过气了,就把心血注入在捧红女主身上,看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解药,此举也像极了职场人的一些“投射”:

! v3 G, q# t: X5 e7 s/ C9 O3 C
“我对这块业务不熟,但他是老员工了,怎么也不帮帮我呢?”、“虽然这个客户没有拿下,但看在我这么努力的份上,老板也不该说什么了吧。”
' F0 k: k. I. W3 J) q! k- H
“毁”和“悔”是每个人都会有的行为和情绪,但容易把这两种情绪放大的自毁型人更需要的是多一点无悔的精神——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但若真悔,也是有趣。

: z4 e# k- D0 A, B
LinkedIn  思小妞
$ h# E7 }" ?$ r! m

& y  R. W: ^3 t3 d: _& s* J
7 F; q9 s, v# I: @, K# N- e3 D# f
5 s6 u) @9 ]& c/ G5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9-10-17 09:55:02 | 只看该作者
“喜欢非黑即白看问题”,这个做法是最要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9-10-17 10:01: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9-10-17 10:05:49 | 只看该作者
男人何必为难男人,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10-17 10:42:29 | 只看该作者
晓昀 发表于 2019-10-17 09:55
) y; `6 g/ |5 G. E- d4 P% r( a“喜欢非黑即白看问题”,这个做法是最要命的。
( S: s% W- ~. O2 \9 G6 b
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看待问题的,国内的家庭氛围、教育环境和影视作品等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10-17 10:45:19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在成长的阶段必然会有“毁”、“悔”行为和情绪,把这两种情绪放大叫自毁人生。/ H& d9 Y7 Y7 ~7 y) f/ X9 g

5 K/ }, i- }. b有时候觉得自己“悔、恨”的包袱太重,没能力承担,有点自暴自弃的想法(或许还没找到方向);, S, R& H' I* E5 j/ t/ U6 n$ U: D: L

! f2 ]( }+ b) p' _$ h' v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10-17 11:01:47 | 只看该作者
魍者归来 发表于 2019-10-17 10:42
. W6 O9 @  @" ~0 {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看待问题的,国内的家庭氛围、教育环境和影视作品等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0 R6 i' v0 ]- {( F. b1 \, z事情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包括人的思想,如果用“非黑即白”的世界观去看待人和事,就会走极端。世上哪里有非黑即白的事?" l3 ?; W- k4 Q* |-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9-10-17 11:11:09 | 只看该作者
有自己的影子,但似是而非,不能太认真看,过于仔细分析,否则容易将自己陷进去,真正步入自毁;
8 m7 T0 \* w  m0 @类似的这些心理学、鸡汤,看看就是了,别往心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9-10-17 13:34:43 | 只看该作者
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9-10-17 14:19:57 | 只看该作者
有趣,昨天刚刚看了一部名为《湮灭》的电影

点评

这部片子看着有意思,最后纳塔和她男友都成外星人了。  发表于 2019-10-17 1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17 10:21 , Processed in 0.07223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