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音十 于 2009-4-1 20:58 编辑
$ v+ z, i& _) L/ f; z/ G( d6 z9 p6 G7 {9 Y9 F
以下是个人给轴承标委会发的意见,希望各位大侠批评指正
4 W3 {, m& J9 H9 o6 `1、针对标准的第5条测量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4 Q. |3 Q D( {8 U9 G* O& |有少部分企业拥有X093JB、X092JB等无负荷测量的检测仪器,该仪器精度较高(基本满足标准的要求),但操作比较复杂,效率较低,适用少量抽检或制作游隙标准件之用,而目前轴承行业普遍使用的轴承径向游隙是X095、X093、X092等有负荷测量的检测仪器,适合大批量的在线测量,但测量的精度和重复相对较低,难以达到标准1 um的要求,是否可适当降低仪器的要求以便和目前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个人以为X095、X093、X092等有负荷测量的检测仪器测量精度以及测量重复性满足1.5~2 um已经相当不错了。建议将标准的第5条测量仪器通用技术条件修改为“径向游隙测量仪应符合JJF 1089- 2002滚动轴承径向游隙测量仪校准规范的要求”,即可实现标准对接,也与仪器实际测量精度基本相符。9 o. V. R0 D& U4 k9 Y
2、针对标准第8.3.1条 塞尺测量法
6 I2 p% C8 m3 r0 a e+ F对于用塞尺法测量大型和特大型圆柱滚子及调心滚子轴承径向游隙时,按标准要求转动套圈和滚子保持架组件很困难(特别是对调心滚子轴承),而转动时用力的大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非常大(用力较大时塞尺产生较大的弹性甚至塑性变形),难以对游隙准确评价。另外,“连续三个滚子上能通过的塞尺片的最大厚度为最大径向游隙测值”是否应该小于“连续三个滚子上不能通过的塞尺片的最小厚度为最小径向游隙测值”,而这与最大径向游隙测值和最小径向游隙测值的表述似乎有点矛盾;“取最大和最小径向游隙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轴承的径向游隙值”,这样处理是否合理,个人认为依据径向游隙的定义,取连续三个滚子上能通过的塞尺片的最大厚度作为轴承的径向游隙值更为合适。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将8.3.1修改为“将轴承立放或平放,并使一侧的内圈滚道、外圈滚道与滚子保持接触,用塞尺沿滚子和滚道圆周间测量,在连续3个滚子上能通过,而在其余滚子上均不能通过的最大塞尺厚度为最大径向游隙测值;在连续3个滚子上不能通过,而在其余滚子上均能通过的最小塞尺厚度为最小径向游隙测值,取间隔120°三个角方向最大径向游隙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轴承的径向游隙值”,不知妥否?塞尺法确定游隙的原则 见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