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70|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错,贵校99%的就业率是假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12 11:1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r7 W( W$ Q9 Z0 R* V$ t
还记得高考填志愿时许多高校对外公布的招生简章吗?里面可能会写着这么一句:“本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当然,可能有些学校也会在招生简章中用93%以上、96%以上。不管这些数据看着有多么美好,我们还是经常能在新闻报道中听到“史上最难就业年”这样的描述。那么,高校为什么还要在就业率上做文章?就业率这一数字背后还折射出了哪些问题?

0 l+ p9 y9 f! B1 u7 U. K& u$ \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作者:伍陆琪。
1 ^$ r% }3 }, t9 q; Q
2013年,699万大学生毕业了,次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次年,毕业生高达727万人。本以为没有名头安在这一年时,媒体又适时地推出了“更难就业季”的称号。

7 a8 r7 J3 |7 J. }
毕业浪潮中的莘莘学子面对这两个名头时,可无法像媒体那般一笑而过。毕竟,找工作的是他们。但就在被求职折磨得奄奄一息时,学校又传来了消息:本年度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0 n. r' H2 T$ I9 z: T
这当然让学生们愤怒。不光是因为有人是那未就业的10%,更是因为那90%的就业人士中,有不少是“被就业”的。他们或读研深造,或出国镀金,或在家待业——美其名曰自主创业。但这不妨碍学校拿他们滥竽充数,抬高就业率。

- ~* B  \+ z; M. y5 ^" h( A
学校为什么这么在乎毕业生就业率?为了就业率过得去,学校做了那些“努力”?毕业生就业统计存在哪些问题?

. w% T! O; [( T* L- I+ S% m
扩招,把就业率写入大学的基因
8 ]/ m0 K( a" ?6 q$ m2 {4 o( h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绑架”了学生的毕业证,让他们拿就业证明来赎。曾几何时,中国的大学不需要为近乎百分之一百的真实就业率操心。8 b0 R2 Y4 T  e: R, I) N, o8 ?! q
# Y" |3 }- y0 K0 @. \3 q. j6 ]
国家有形形色色的分配政策,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 m/ I4 A" O+ @6 ~% R
比如国家指令性计划就规定,当湖南的煤炭学院想引进北大毕业生时,就联系煤炭部,向北大要人。领到指标的毕业班级必须出一个人顶上。这个名额通常落到本省人的头上。被选中者高兴也好,无奈也罢,只能拿着学校开的证明,乖乖报道。

0 \% d3 u/ G0 X
2016,山西太原,千余企业招聘两万岗位,应聘者仅有数千人,求职者抢手程度堪比八十年代 / 视觉中国4 N$ w' R2 C: ?0 R1 s8 B3 _

- N& d: q3 i# U; {' ^
就算错过分配,还有别的方式给大学生找工作托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确立了毕业分配划分出“本人选报、学校推荐、用人单位录取”的制度。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就连“考虑考虑”这样的答复都很少听到,一般都直接录用——毕竟天之骄子。
: Z9 Z4 O! l7 \! R( I4 Y
但事情很快起了变化,整个九十年代充斥着大学要不要扩招的讨论。这些原本停留在纸上的东西,被巨变的环境变为现实。

" v; G! D* K" F+ P! J
199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高达14.2%。此后逐年下滑。中国陷入通货紧缩的危机中,以致于1998年年底的经济会议很没信心,把1999年的预期经济增长率定成保8。
+ k7 r2 X) \1 a/ k  r
屋漏偏逢连夜雨。九十年代末出现下岗潮,几乎每十个机关工厂职工中,就有一个被迫离开。特别是国企密布的东北。一时间,满街都是修自行车的人——他们都是从机床厂被下岗的工人。累积到1999年,全国有2300万人待就业。

6 q) M8 Z# @6 j8 j
2018年,长春,街头依然有下岗工人在打零工谋生 / 视觉中国* A+ A2 U; L0 i2 h6 g4 g
: `) D$ m0 U3 x  x' ]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扩招迫在眉睫,以期一石多鸟。
# `' z- O0 q7 r- A
当时全国居民存款余额近6万亿元。大学扩招则能让各个家庭心甘情愿地掏钱:学费、食宿费、交通费、书本费……教育产业称得上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带动其他行业,一举走出低迷的经济。同时,大学扩招还能吸收一部分人,延缓他们与失业人口抢工作的脚步。

: z) F( e* O9 ^
正巧,1998年 11月, 亚洲开发银行驻北京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后被称作大学扩招之父,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写信,提出《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

- y& d7 v" |+ D( s% M( ?  k8 Q
民间的呼声越来越高,年底,官方顺应民意推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次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共同确定了到2000年时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2010年时达到15%。

( A1 T6 \7 d& V1 r4 f
1998年全国大学共招了65万。但到了1999年就招了159万。要是把大专院校算进去,1999年的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了745万。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远远超过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为“一毕业就失业”埋下了祸根。
9 i1 O6 v* L$ r/ M& Y; O7 l+ v% g
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举办“三八架金桥·春风送岗位”女性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却吸引来不少男性求职者 / 视觉中国: @: o, l4 Q" c' ^# C
, s) R# F  n8 W# r9 v  A: p
大学生无法就业,意味着没有通过市场的检验。对学校来说,这意味着培养环节出了问题。因此,就业率就成了每个学校关注的问题。但声誉问题还不至于让学校铤而走险,在就业率上造假。真正让学校恶向胆边生的,是接下来的事情。

& U. Q0 m0 K7 c/ y
抓就业率,是行政任务

% f( E9 d( O$ f' M
早在1999年,国家就公布了部分大学的就业率。为的是方便是社会监督办学质量。但就业率的第一次大考却在2003年。
% l; E, L  K+ {" u9 q
这一年的毕业生,来自1999年首次大学扩招。他们的成败,是大学教育质量的晴雨表,更能反应扩招这一长期政策的成败。尴尬的是,2002年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到了2003年首批扩招的212万学生毕业时,就业率下滑至75%。
6 A5 ^4 @/ X' d% d' Y' `3 C
现实惊醒了教育部。2004年,教育部发布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项计划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相当深远,最核心的莫过于将毕业生就业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9 m" O, f( @1 c' y3 _
2013年,江苏南通的一场大学生招聘会放言“这是求职者参加的最后一次招聘会” / 视觉中国
5 T6 a2 g, F+ a. ]2 K
6 U$ D  M: U8 B6 P& V; i
文件的第六节提到实施“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它明确表示“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部规定,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50%的高校,要控制其招生指标,相当于黄牌警告。要是连续三年都低于30%,就要吃红牌,只能减少招生,甚至不准招生。
$ U" z. V. z6 |% {9 ]! N. N
禁令高压之下,地方紧忙用更严苛的政策跟进。比如2004年广东省规定,连续三年本专业初次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的高校,就要由平一指先生来设置专业——想增加一个新专业,就要忍痛撤掉一个旧专业。
3 n$ v- e: n" h+ b- n& B
相应的,大学的发展就被死死绑在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上了。更严肃的是,毕业生就业率成了“经费划拨的重要依据”,这下直接捏中了大学的命门。自高校扩招后,大学生人均教育投入维持在16000元左右。但学生及其家庭的支付不了这么多。学校想运作下去,就需要国家生均补贴7000元~11000元。

/ t7 w' n8 i' R& E  X5 F& @$ v: j
2017年08月06日,安徽省蚌埠市,哥哥徐文和弟弟徐武考上大学,徐武的班主任交给了他一份申请当地贫困生入学补助的申请表 / 视觉中国, _& w2 z+ f6 \1 T' Q

8 k/ @3 [" Z) s/ f; C5 B
有求于人,高校自然把教育部对毕业生就业率的要求当成圣旨。江西某高校给毕业生下了死命令:5月10日前把劳动合同交到学校,否则就拿不到毕业证。
$ E1 r$ v1 {0 [% I& z# t1 |- ^( E
无独有偶。春节前后,上海的某S高校的大四学生的劳动合同签约率不足20%。挣扎到5月1号,签约率也不到40%。但神奇的是,就在忙于论文和答辩的毕业季,劳动合同签约率会狂飙突进,到7月1号前升到90%。毫无疑问,这些数字都掺了水。
+ X8 X' T# g2 o- c' H
为了账面数字好看,一些学校绞尽脑汁,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 I6 h8 G) a* @* X0 O8 R2 l8 v
毕业前夕,学校会恫吓学生,如果没有签合同,档案有可能遗失。诈唬之后给出解决方案:先找个地方挂职,给档案一个落脚的地方。毕业生虽然与一家公司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档案随之落脚,但是学生并不需要报道、上班。这样,学生能得到教委派发的派遣证,证明已经就业。

; d; H5 b) V. S- f
2013年,杭州,学生带着档案袋参加招聘会 / 视觉中国
0 y! \4 x) `# E4 L; t: l% J* _
* |* O0 g2 B4 `
要是学生找不到挂职单位,学校还会拉兄弟们一把。西安欧亚学院的就业率常年维持在90%以上,但背后却大有玄机。2006年,该校老师经人搭桥,让陕西凯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招了7个学生。但无一人真正去上班。更乌龙的是,一家位于居民楼顶的影视工作室,原本只是个夫妻店,但却一口气雇佣了16个该校学生。
. v) ~& H3 `8 f4 k3 f
学校高压政策之下,学生们只能抱团取暖。广州某大学的一位男生,自己弄好了一摞盖章的就业证明,发给同学们,好让他们从学校换来毕业证。
) A$ m  c/ }+ k1 w# o, S
更可气的是,学校把学生的就业意向也算作就业率统计进去。北京某高校在4月和7月分别下发就业状态表格。虽然只有7名同学签约了工作,但统计数据显示,就业率却高达90%。因为大多数人都在那份表格中勾选了有就业意向。

* g4 K3 o% r, A; J4 }
就业统计方案问题多多

/ S( L7 B1 E: U% z3 r6 C  z
2004年,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6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联手开展统计方法研究,制定了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办法。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5 p) i, |) u/ l6 E  b, o$ R7 \
第一种是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学校盖章后算作签约率。第二种是签订劳动合同,算合同就业。第三种被称作灵活就业,包括了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等形式。第四种是读研。第五种则是出国留学。第六种则是定向委培生返回原单位就业。
- Y; u" Q) C2 H! Z: x
2013年4月12日,重庆大学运动会开幕式现场,留学生表达对中国的热爱。不知道在他们是否被各自的祖国算作就业 / 视觉中国, e( ~1 G) b! C) h# G. d
6 w$ b6 K6 |% ?% s
这套统计方式沿用至今。其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也难怪会有学校造假。
4 M4 E0 g; g& F. C. F) ^2 q
首先,这套统计方式将升入硕士和出国读书纳入就业的范畴。要知道,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这两者只能算作单独的选择,不能和就业混同。

4 |' r- Y. h% F" H5 f! Y
近年来,读研的比例越来越高。211工程高校的升学率超过30%,985工程院校的升学率则在40%以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近十年来,本科生升学率均值约为20%。

) C" B% W5 |7 I) D
虽然没有诋毁考研的意思,但校方将深造和就业率混淆,无疑是国内大学考研浪潮的推手之一。大学为了缓解一时的就业率压力,鼓励学生考研。本质上是在制造隐形就业人口,把皮球踢给三年之后。所以当武汉发布就业率统计时,仅仅因为把升学率单独拿出来,就上了新闻——太难能可贵了。
* L* v! Z' b1 I
其次,统计就业率太匆忙,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由于毕业生就业率事关大学的经费和运作,学校难免对不就业的学生采取强制措施。而临近毕业,学生既没找到工作,又不愿意造假挂名。
6 T8 y1 c3 a: T# h% [
2012年,南京,某学校宣称总就业率均在99%以上 / 视觉中国
; t6 G8 p. u/ r: D+ @0 i

0 [( F1 A; D, I$ w- G- d
万般无奈之下,必须匆忙找一份工作来满足学校。而近几年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004年时,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工作平均需要185天,到了2009年,则需要230天。算下来,即便整个大四参加招聘会一场不落,也未必能进入心意的单位。

5 V' ]$ ~1 S% h! ^6 z
求职时间短,学校逼迫急,以致于毕业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2016届毕业生中,211院校毕业生的半年内离职率为14%,非211院校毕业生的半年离职率高达26%。匆忙离职无疑是职业生涯的污点,对日后的发展也不利。
2 \5 R: X8 z1 z1 f
再次,这套统计方式没有考虑到毕业生对就业质量的渴望。一个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当然想去BAT做程序员,很少会愿意开网店。但有就业率统计逼着,许多人只能先在网店中挂个职。
! ?9 P8 y- S& M, `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这套统计方式缺乏有效的监管,很容易造假。虽然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但不少学校依然堂而皇之伪造就业率。因为就业率只是个他们向上级汇报的数字。

! ]/ J2 R5 b  z2 q, K" `' y0 i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为了提高学校就业率,便引导学生伪造接收函,“随便找公司,把章盖上,反正是假的”。虽然过了接收函这关,但报到证和学信网上的就业状态显示为择业生。这就导致“被就业”的五百多人两年内无法参加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
0 a( a& O* T$ c* B
当然,最惨的还是为了赎来毕业证,学生从网上买了假的就业协议,影响前途。

1 G6 S( G" |% i! ?
你虽然即将毕业,又没找到工作,更不去深造,但不必担心学校会对你“下毒手”。毕竟还有灵活就业这一选项。六月结束,你大概率会签一张自由职业就业书,被只有自己能骂的母校踹出门外。

6 V" ~( o7 s- y1 _( t. m% y

/ Z& Z: X8 b% C-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8-5-12 11:21:25 | 只看该作者
有的大学要拿公司证明,证明你找到了工作才拿毕业证,很多学生为了拿毕业证只好开一个假证明

点评

造假,从毕业开始...  发表于 2018-5-12 1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8-5-12 11:26:35 | 只看该作者
我经历这种恐怖的 毕业就失业的时期  回家玩了几个月

点评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 学校专业的学习与职场就业脱节严重。倒不是说责任在谁,但学校首先得承认这个事实,而不是一味弄虚作假,掩盖真相。  发表于 2018-5-12 1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8-5-12 11:28:33 | 只看该作者
那种电话销售最喜欢刚毕业的大学生,工厂因为工作环境,连个大专生都看不到。

点评

其实现在好多五轴机什么的都需要高端的人。还有设备维护检修。  发表于 2018-5-12 13:02
现在大学生毕业几乎鲜有意愿下到工厂一线了  发表于 2018-5-12 1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5-12 11:38:25 | 只看该作者
我毕业是也是敲了个企业的章,那时候还没过试用期

点评

你这算可以了。毕竟在试用期,有很多是直接弄个假的实习证明完事  发表于 2018-5-12 12: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5-12 12:43:02 | 只看该作者
qq642446015 发表于 2018-5-12 11:261 x" `1 @  ]4 d' D. r" P
我经历这种恐怖的 毕业就失业的时期  回家玩了几个月

! B3 Y( A7 ^" J% X- I那你这是小号
2 u- S! x! X. s0 ]  ?8 k'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5-12 13:24:12 | 只看该作者
学校统计的就业率不能参考,尤其现在这个社会。就业率的计算可能是真实的,但是,所去的单位合适不合适?学校不管这个

点评

就业率是用学生返回给学校就业处的用给你合同除以学生总人数。这个应该不会错。但是,用工合同很多是假的。  发表于 2018-5-12 14:14
考虑到就业率里面有很多是应付的,就不可能是真实。即便你要说它是真实的,那也是一个充满欺骗的“真实”。  发表于 2018-5-12 14: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5-12 18:57:35 | 只看该作者
名牌大学,全国前五十的,或者专业全国前三十的,如果不挑剔的话,就业率99%很正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5-12 20:58:44 | 只看该作者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5-13 11:54:53 | 只看该作者
毕业那年,签工作或者考上研究生的就不说了,最后还剩一些准备再考一年的同学或者没签的同学,学校会主动联系一些“单位”,然后每天给你打电话直到你不受不了去签三方,然后就被就业了,就业率就是这样上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2-2 03:33 , Processed in 0.05541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