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亮剑 于 2013-4-17 14:24 编辑 6 {1 y4 {& l# k8 [, V$ A4 J
, L+ e; ]- c p5 q* g% z* y4 [" z机械设计人才快捷成才三部曲 % }% Z1 z# y/ T( G" L4 B
& ~ ^# o y2 H2 ], p 曾经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观察了很多事物、也做成过一点机械方面的事情。最后,选择改行成立了个公司。( _3 b! k# V# x2 G6 K7 k
9 e( D: U' g4 ^2 N5 a0 B0 z9 Q9 y0 X 开始,招聘人还比较注重工作经验,后来感觉不是很合理。于是,明确应届毕业生优先。
8 |& K6 T; f* Q0 q6 Q! m$ G: ?! M1 e4 u
感觉是:事情都是人做的,离开了人就做不成事情。同时,人的能力有高低,但是,只要人心劲往一处使、其利断金。于是,沉下心来培养人。有人说,你培养吧,培养起来就飞了……。我的想法,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们如果有一个好的前程,也是一件好事。无非是我必须考虑怎么样留住人家罢了。! F' G, n6 M% h1 C3 d/ f
( d& L$ H$ u% o. J: R: v
根据常规大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包括自己的经历,感觉按照常规模式恐怕不够好。于是,设计了培养核心人员的快捷三部曲:画图、测绘、动手干活把自己设计的东西做出来。差不多了就逐步参入商务活动。好在运气不错,一步步的都有衔接。逐步接近这个事情的尾声了。当时招聘的时候,我比较注重基本素质:不笨、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踏实。够了。目前看起来感觉还不错。9 H- j% k. Q/ f% n3 e$ ?
/ i5 o4 S* E* [0 I5 N 画图,俺一直要求他们:重温读书时代的学习:认真计算,翻书、列出公式、认真的手写到本子上而不是出于小程序。有取数据的事情,及时请教我……。
& ~, ^+ _' H* l0 E0 k3 Y
+ ^7 ?; E0 z+ f. A" b5 h) D3 y9 X 测绘,恰好一朋友有几台整机需要测绘,就拉着队伍去了。事先动员、具体安排、分工协作、手把手教着……。进度和结果算满意。只是不知道他们有什么感受。
' K* }- x7 q; I7 N0 x& U) m u# o' ?+ s5 U4 Q2 M/ h" n
动手干活,是最后阶段了。调配他们自己动手至少一部分主要工序的干,来干出他们自己设计产品,而且,这个过程必须完成熟悉所有机械制造全过程的工艺实际操作。装配调试过程中,要求他们尽可能的接触电气控制方面……。 中间结合一定的讲解和培训。; i! y* d* t2 F" \# C
' {* ?: H) z! T3 F# P# H
我坚信,这个三部曲会比常规模式令应届毕业生容易入门甚至成才容易很多。三部曲下来,踏实肯干的青年会成为可以拿得起放得下的设计人员。. p1 O) k6 g+ D7 w3 [* X
/ [) W7 d2 r; U. Z/ [
这里就引出了留住人的问题了。人是社会最活跃的因素。今年看节目,感觉有些做法很可以借鉴:是不是可以把中国传统和现代技术结合一下呢?就是建立师徒制(实际上俺也一直在做着师傅的事情),说不准这会是机械设计行当的一种模式。
& A, T( e# O7 [8 C+ c6 C
; W% q' e9 Z! u: P6 z" ?% B9 J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T2 C2 \- }3 `. l; V7 I! u2 l
0 T. o. b& n6 j9 @: ^" W
本文有后续:机械人才进阶二分法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1971&extra=&page=1
4 A" z0 E- k7 A' k" w! p7 L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基础|主题: 799, 订阅: 89
- · 采用|主题: 930, 订阅: 40
- · 经验知识|主题: 41, 订阅: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