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的推出,以及半导体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一种被称为无线传感器网的技术被开发出来。因为其在军事上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美国国防部在2000年将无线传感器网定位为五个国防尖端领域之一。美国今日防务杂志也认为无线传感器网将引起一场划时代的军事技术革命。1 w# J8 x+ P8 V/ W r" p/ Z
无线传感器网,是指由大量无人值守、具有无线通信与计算机能力的微小型节点构成的自主探测系统。这些节点的体积大的有如一个茶杯,小的与硬币相当,更小的只有硬币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可以做到沙粒般大小。
- d* P. U$ W4 i& N0 F
& h; p1 l/ Y; |: I8 e$ Y/ Z' p然而无论节点体积大小,其结构都是基本相同。主要由电源、处理器、传感器、通信等单元组成。电源单元为系统提供能量,由微型电池、超薄太阳能板、专用电容器等组成。处理器单元由CPU、存储器、嵌入式操作系统、数据库组成。传感器单元由传感器和模数转换器组成。+ E0 J; w. b" _* \! ]7 {
( e: t. G- N7 C- B5 p5 e- |
此外,传感器可以采用不同的探测单元,如声音传感器可以探测枪、炮声;振动传感器可以通过地面振动探测装甲车辆的行踪;电磁传感器可以发现战场上的电磁辐射源;红外传感器主要探测热敏目标。这些传感器生成的模拟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传输到处理器单元。
9 n: P* y1 n# e& y5 x1 S( [
5 [" L: s. v1 s$ `% W* Q) d通信单元负责将节点与战场网络连接起来,除此之外,一些节点还安装了特殊装置。如机动节点安装了运动装置;电子对抗节点安装了电磁波发射装置等。
2 |) L" j9 o% k. Q3 q+ W
G& N8 C9 t3 L; w M' @无线传感器网的典型运用模式,是将大量传感器节点分均部署在战场上,形成所需的监测区域。其中一个为网关节点,负责向远程控制站发送信息。当目标进入监测范围,首先发现目标的传感器节点通过网关向远程控制站,发送目标在T1时间的三维坐标信息。当目标进一步深入时,其它节点先后发送目标在T2、T3时间的三维坐标信息。远程控制站可以综合分析这些信息,为精确打击提供基础。
+ O1 S+ R) X$ g
& u, |- s/ |" P( x/ p与其它探测系统相比,无线传感器网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A$ I; Q Z+ i4 v5 n8 X, S) Q
9 |4 _+ \+ q1 A R一,布设速度快,方式灵活。可以采用航空器空投、机器人布设等多种方式,在需要监控的地区快速形成监控网络,极大的提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P: K# s; z6 n) ~$ u# H
) W0 Q. [8 t. N! B! e
二,隐密性好,可实施抵近侦察。无线传感器网节点可以制作成叶片等外形,即使投放在目标附近,也不容易被发现。由于距离目标近,可有效的克服环境噪声对探测信号的影响。
) T: }6 ?) N2 e' y q
; j! I7 l/ w3 ]' K9 `" x三,节点数量大,可靠性高。大量布设的传感器节点,可以使探测信息互相印证。网络的容错能力强,即使某个节点失效,对整体影响也不大。
( q* J3 ^" I& F0 i8 C" w) s" k1 O8 N0 Y& p& v
四,成本低,功能强。无线传感器网成本低廉,未来单个节点的价格有望低于1美元,具有声、光、电、振动等多种探测功能的传感器网络,可以对战场上各种物理参数进行测量,具有非常强大的探测能力。+ G/ C8 n" l0 Y% m3 l4 g2 W; W. Y
+ w$ S+ k( F' |6 \, T1 _另外,无限传感器网技术也是典型的军民两用战略高技术。其还可探测包括地震、电磁、温度、湿度、噪声等。: V0 `7 P; W" S0 Q
. Q% v# x0 V( } s3 \$ D正如片头所说,无线传感器网将引起一场划时代的军事技术革命。事实上,无线传感器网也正在向这个方向进发。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无线传感器网将向着更加微型化、长寿命、多功能、高机动等方向发展。+ Y- d$ a! W, P r(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