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为日本制造业的黄金时代其实已经过去了,现如今日本制造业产品“品质过剩”已经成为了削弱其竞争力的弊端。
譬如说一个热水壶,可能按照现代生活的节奏,五六年用过后就产品更新换代淘汰掉了,但是日本制造的品质太好,结果淘汰了可惜,还不如品质略低,但价格低廉的东西来得划算,所以包括日本的消费者也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在彩电洗衣机等家电领域,日本制造业在中端低端已经难以匹敌中国制造业已经是既定事实。
品质过剩原先是日本制造业崛起的开端,现在又成了其衰亡的原因,这也和新兴市场的开拓和必然发生的技术转移分不开。
- 新兴市场的开拓是指购买力低下的市场,譬如以前和目前大部分的中国市场,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日本制造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退而求其次,给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 技术转移是说技术和工业是会发生转移的,制造业的历史是“欧美→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沿海→中国内陆和东南亚”这样子发展的,因为当一个国家制造业繁荣时必然带动工资上涨,然后陷入了比较劣势,产业就转移到了有比较优势的国家。
所以,其实日本制造业无论怎么厉害,还是无法适应时代和市场的变迁,走向了衰落。
但是,毋庸置疑,日本制造业确实是十分厉害。
日本二战后学习美国的生产管理方式,但是做了自己的创新。
- 品质管理方面:把美国的精英主义品质管理改造成了大众主义质量管理,也就是从SQC(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变成了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强调了全员参加。推广了ZD运动,也就是零缺陷运动。归功于美国的Deming和石川馨。然后著名的大野耐一创立了丰田生产模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也就是精益生产方式,要点就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规划减少时间人力和材料浪费,对产品品质实施彻底的管理。
- 组织创新方面:
- 形成了主力银行和交叉持股的金融体制,银行与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与英美的stock-holder不同,日本是stake-holder,这样给日本企业创造出极端稳定的环境,只要一心一意拓展市场份额,推出新产品就好了,不需要为了投资收益率进行裁员。企业与企业之间也注重长期交易,日语中有个词语叫“下請け”,就是大工厂把生产制造转包给小工厂,这种转包关系十分稳固。
- 企业内部也注重bottom-up,就是注重“現場”工人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他们个人的能力,注重培养现场工人的技术水平。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对比美国的福特生产模式可以发现,福特主要是靠高度的标准化,是对物的管理,但是日本的制造业更多的是靠对人的管理实现的。
我觉得日本制造业的关键还是靠上述列举的制度的变革,是这些制度塑造了战后的日本社会风气,即“在一个稳定的生产条件下兢兢业业生产优良品质的产品”,然后是这种风气塑造了日本人的严谨刻板的品格,是这些人在企业、或制造业第一线,改变并塑造了日本制造业的性格。
这并不是因为日本人天生就很勤勉,就有某种认真的民族性格。相反在很多明治时期的在日外国人的记叙中,说日本人懒散,无纪律的记录大量存在。民族性格是个捉摸不定的东西,但是可以被制度所改变。
如果一个制度是尊重每个人,追求社会稳定,并提倡在生产上一丝不苟,就很少有人会去偷工减料,会做出昙花一现用了就扔,且粗陋难用的产品。相反如果一个制度推崇弱肉强食,追求不择手段地发财赚钱,就会有人无视社会基本道德,不断刷新下限。一言蔽之,不是我们的制造业行不行的问题,而是要不要好的制度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