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2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瓷器丧失在世界上的垄断地位和影响力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8 11:3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瓷器在世界上的垄断地位和影响力在17世纪末达到了顶峰,然后便渐渐开始衰退,虽然在18和19世纪里中国瓷器的出口量依然不低,但也已经今非昔比了。这其中的原因包括中国的改朝换代和日本欧洲瓷器的后来居上 1644 年,明朝灭亡,长期的战乱使得中国的瓷器业受到毁灭性打击。瓷器在很长时间里只有中国出产。到了唐代,青瓷的制造技术首先传到了朝鲜,后来又传到了越南,直到17世纪初期,世界上只有这三个国家能够制造瓷器。从日本人的收藏看,他们似乎对早期朝鲜的瓷器情有独钟,在日本京都的大德寺,保留着一种迄今为止最贵的瓷器----朝鲜伊多瓷器茶碗,估价为9500万美元。
日本人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没有能够制造出瓷器,但是对瓷器制造技术垂涎已久。到了明朝末年, 他们的机会终于来了。1592年,即明万历20年,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史称万历朝鲜之役,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侵略军被中朝联军打得惨败,而丰臣秀吉也因此一病不起很会 便去世了,而他的后裔和部将后来被德川家康打败并灭族。但是,日本人也不是一点收获没有,他们尽可能的从朝鲜俘获了大约一千名瓷器制造工匠,并且把他们全部带回到日本。同时,朝鲜的瓷器制造业毁于一旦。这些工匠来到日本后,被迫为日本制造瓷器,从此瓷器制造技术传到了日本。在日本九州的伊万里,有一座纪念这些朝鲜工匠的纪念碑,讲述了瓷器制作技术如何从朝鲜传到日本的过程。
九州的诸侯们,要从朝鲜掠来的工匠开始烧制瓷器。朝鲜的瓷工李参平在日本最早烧制出瓷器, 被奉为日本瓷器的始祖(陶祖李参平)。他花了20年时间在九州各地寻找适合制作瓷器的粘土, 最后他的有田町发现了高岭土。1616年,瓷器制造在日本终于拉开了序幕,靠的是中国的瓷器烧制技术和朝鲜的陶工。日本人把瓷器制作的工序分得很细,经过短短三十年,日本瓷器的质量已经达到了欧洲商人们的要求。
东印度公司向日本有田町订购的第一批就多达 65000 件。日本早期的瓷器大多是仿制中国的,比 如今天还能看到在日本(和一些其它国家)二手市场上出售的江户时代的印有“大明成化年制”标记的仿品。但是,和他们仿制其它产品的过程一样,很快日本人从仿制进入到创新阶段。根据《日本中世纪和早期近代生活》18一书介绍,有田町的瓷工酒井田柿右衛門在17世纪中期便发明了后来非常著名的赤绘瓷器。
赤绘瓷器是一种全新的瓷器,这种瓷器有时要使用多大 60 多种颜料,但是它的新颖之处在于它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赤色颜料。这种颜料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但是加工的工序非常复杂,完美的赤色颜料需要 10 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加工出来。赤绘瓷器艳丽的色彩和白瓷洁白的胎质形成鲜明的对比,非常漂亮。这项发明对世界瓷器发展的影响虽然比不上使用钴蓝颜料的青花瓷,但是却改变了西方世界对瓷器品味,并且反过头来影响了中国的瓷器制造。赤绘瓷器从它的诞生开始,就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并且很快风靡欧洲成为了日本瓷器的象征。
虽然到了康熙后期和雍正时期,景德镇官窑的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民窑和外贸瓷的品质却没有任何进步。西方人评论中国清代的瓷器认为,瓷器质量有粗有细,盒类瓷器多变 形,不平整,撇口碗的口沿有极小的凸起边,盘塌底严重;同是碗、盘,也有厚薄之分。釉子白中闪青。而青花颜色有浓艳闪紫的,或蓝中泛灰的。绘画比较潦草。这样的结果是,从 17 世纪后 期到 19 世纪中期中国瓷器在欧洲销量有所上升,但是和日本瓷器相比已经不占优势了。除了品质的差异外,中国瓷器也失去了品牌的优势,很多出口都属于订单加工。而同期日本九州出品的打 着“有田烧”标志的各种赤绘瓷器则是欧洲的名牌,一些商人为了降低成本,甚至向中国定制赤绘瓷器的仿制品,他们把“有田烧”的赤绘瓷器交给中国商人,让他们照样子仿制,到了18世纪 初,大量中国出品的赤绘瓷器销到了欧洲。这时,中国虽然还没有沦为瓷器制造的二流国家,但 是垄断世界瓷器市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点评:
战乱,品质,细分 这些都是中国人的软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2-8 11:59:54 | 只看该作者
从作坊到工业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2-8 12:57:37 | 只看该作者
不管说什么吧,90年在米国你想买国产瓷器还没有,都是小鼻子货,现在有了,但不是高档货,

中国瓷器有几个问题,

1,强度明显次于小鼻子,我刷碗时摔过好多次盘子,都没有碎,国内瓷器就不行,后来我玩粉末烧结技术以后,才懂了这些东西,国内的盘子,一摔基本就不行了,每隔几年,家里就得换一次,

2,另外,国外对于成分控制非常严格,国内不在乎这些,觉得无所谓,5000年都过来了,吃不死人,

点评

国内讲的“艺术”,对成份还真的是没太花力气。  发表于 2015-2-9 1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2-8 19:06:52 | 只看该作者
作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2-8 21:2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精密 于 2015-2-8 21:34 编辑

这篇文章提供的信息不准确。我在美国看过不少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日本瓷器没有什么印象。日本的绘画和书法都见过。西欧瓷器见过很多(德国,荷兰,法国等),早的有17xx
年的。西欧瓷器200年前产量就不小了。美国本身在19世纪的前期(18xx)就制造瓷器。中国瓷器失去西方市场,和连年的战争有关。致命的是49年以后的闭关锁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2-8 23:34: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精密 于 2015-2-9 00:48 编辑



中日古瓷国际竞市研究——以景德镇和肥前瓷器为例  熊寰


  中日古代瓷器的国际竞市呈现出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650年代—1690年代——日本乘虚占优;第二阶段:1690年代—1750年代——中国后来居上;第三阶段:1750年代—1780年代——中国独占鳌头,日本退出国际市场。同时从社会背景、政策、贸易、技术等角度探讨了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并分析了日本瓷器在国际竞市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价高、质次、装饰水平不如中国、供应量不稳定、易碎、交货慢、交货中的欺骗行为、翻译人员赚差价等。



                                         300年前的中日瓷器贸易之争
http://collection.sina.com.cn/cqty/20130619/1216117295.shtml?from=wap


这两篇文章和我参观博物馆的印象一致,楼主那篇很片面。实际情况是由于满清入关,中国瓷器生产出口几乎中断。后来战争结束,就把日本陶瓷打败了。
以下为后一篇文章节选:
由于中国瓷器的仿制品物美价廉,一段时间下来,日本瓷器竞争不过中国瓷器,最终在1757年退出了国际市场。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中国瓷器仅在1750~1755年的5年间便向瑞典出口了1100万件瓷器。

  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如日本瓷器供应量不稳定,易碎、交货慢、交货中常有缺斤少两的欺骗行为、日本翻译人员的加价等,但根本上还是因为价格比中国瓷器贵——即使问题很多,但只要有价格优势,总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关于日本瓷器价格昂贵这个问题,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档案里有很多记载。如1686年的记录显示,日本瓷器“如此贵以至于我们不敢也不能同意这个价格,以免将来担责,因为荷兰售价只有这个的一半”。又如1750年的记录显示,荷兰东印度公司试图向日本发样订购瓷器,但却被开出了“离谱的不合理的”价格,因此交易未达成。

  日本瓷器价格如此之贵,有其深层次原因,一是据《检法富强录》记载,日本色料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至少色料成本就高于中国;二是技术原因,日本的制瓷技术较中国落后,所以产量不稳定,质量也不如中国瓷器。这些问题在拙文《中日瓷器海外竞市研究——以景德镇和肥前瓷器为例》中有深入的探讨,此处就不再赘述了。面对这样一个结局,中国瓷器最终通过竞争将日本瓷器挤出国际市场,既值得国人骄傲,也值得深思。当时中国是靠装饰水平和技术优势通过公平竞争将日本瓷器击败的,而日本瓷器面对劣势,甚至使出了许多不公平的手段,如在瓷器贸易中进行欺诈等等。这种情况反倒更像是我们中国当下常发生的事情。所以,中国瓷业的振兴,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装饰水平和技术取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2-9 10:07:04 | 只看该作者
哎,小鬼子还是很“可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2-9 16:18:0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在许多行业,为了降低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都会采取几乎最大化的精细分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2-9 17:58:05 | 只看该作者
民用观赏陶瓷没有什么生命力。有生命力的还是工业陶瓷。说到这个更汗颜了。国内完全不堪使用。当然国际上也不是谁都能玩好的。比如陶瓷滤波器中的LTCC,很有价值但基础原材料国内就没有搞定的,工艺能量产的不能说没有,但极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必威体育网址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12 20:10 , Processed in 0.06071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