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你看见一盘酥烂挂酱的红烧肉,喷香扑鼻,你就想来碗白米饭,吃了它。4 ~; i0 ^) k5 E+ p
3 L. ^( U) [2 O! _6 s+ |& t
后来,你吃过许多红烧肉了,自己也做过了。你看见一盘红烧肉,就会下意识的考虑:这是五花肉还是肋排肉?这红色是炒的糖色还是老抽上的?八角分量如何?是不是下了桂皮?这肉煎过没有?是炖的还是蒸的?这盘肉在你眼里支离破碎,分成无数细碎点了。甚至你还会情不自禁的去分析:这地方产猪吗?如果不产猪,猪肉是哪来的呢?下厨的阿姨手脚干净么?用什么方式挂猪皮上的毛呢?……/ |$ N+ E! Z }$ w5 M+ d; I9 f
1 b: _& d6 N) a
最后,你叫一碗红烧肉,看到的就是红烧肉,酥烂挂酱,喷香扑鼻,你就想来碗白米饭,吃了它。. D8 ^* h" o) O1 Z; O+ u
为什么你不会再情不自禁的考虑了呢?因为其一,你已经自信到了不必用这种方式来下意识的自我证明“我是懂红烧肉的”,你深知自己随时可以判断一盘红烧肉的好坏之后,就没有这心思了。其二,你确实也已经吃过了太多红烧肉,所以你会对世上红烧肉的诸多不如意处不加介怀,而去专心感受红烧肉那具有共性的美妙部分——肥厚重味,别的管他娘。3 G" C$ ?, w9 A5 V5 f: ~4 g
8 i; X: b* ~/ i& u6 U" _$ _
简单来说,最后之所以你看红烧肉还是红烧肉,一是你放过了世上的红烧肉,二是你放过了自己——当然,前提是,你确实懂了红烧肉,而且你知道自己懂了。* N6 s! t. r1 c7 @' W/ W( c
& r5 n8 T R+ G* I这就叫:见肉是肉;见肉不是肉;见肉还是肉。* i g7 k+ `- S3 w- Q+ ]3 A
4 w3 {& h( B$ [* M! N这里的红烧肉,当然也可以替换成其他许多词。
2 _/ L* o+ Y9 C4 H( q, M世上一切智慧,其实都可以归纳为:4 ]" V9 `( B. Q2 V( a& {+ O
对尚未被归纳为知识的或尚未被自己接受的东西,给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5 f) x. b, j8 A( N8 @& u$ }3 K7 R8 u4 Y' `
换句话说:
4 q. _- z$ K3 j: x9 }9 w. t" Z知识是个圈。你知道得越多,圈的半径越大,你就知道了越多先前不在你知识圈内的东西。
( U \) V0 [" q4 x5 \所以知道越多,越觉得自己知道得不够,就这个道理。
( I( G( O, I0 s* {( G而智慧则是另一回事:它使你有能力,去判断不在你知识圈内的东西。
6 K3 P, w7 x: f& i. C& ~- z+ k% o6 j7 a& l- g9 m+ m _4 `1 L
有些人(非常少)天生有智慧;而更多人则是通过归纳、演绎和总结。 K: f! R% }: V
. v- B) P; T T, h- ^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就是获取知识,思就是从知识里提取智慧。
2 g7 W( G* `1 S ~- h1 T孔子又最讲究举一反三。举一反三,不学而能归纳判断其大概,也就是智慧了。
9 k- W, M ^& L9 Y. s1 ~$ ]! C% @: q' S- U
4 f! ?- O3 i, a* r6 ~
点评:
1 O0 {: z+ X8 r1 A4 S
! ~6 K7 \6 `) C$ y能教授的一切,毕竟还是知识;而归纳推演、触类旁通,却只有自己能做到。6 l6 w0 B- n3 Y7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