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过厚
% o3 q) T3 _' I$ n' j7 h- m原因同7“过薄”。 17.擦伤
! ^! C" ^$ V( `7 a" K吊运卷筒时不小心,易造成卷筒擦伤;送板带不正,轧制时将送歪的带板拉正,使带板与轧辊间产生相对磨擦;卷卷时张力采用不正确,卷取时张力小,开卷时张力大,轧辊把卷筒拉紧使板间产生错动;润滑油含沙锭油太多,轧制后卷筒上残留油不一样,开卷时圈与圈之间产生很微小的滑动造成擦伤。 18.过窄# r* t2 L3 j k' [# R: j b
剪切时圆盘剪间距调整过窄;热粗轧宽展余量不足;热精轧圆盘剪调节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冷收缩量与剪切时的剪切余量。 19.过短: a6 B- P) Q; |$ a$ J( K
剪切时定尺不当或设备出现故障。 20.镰刀形
% O/ y8 w+ t5 u. c# n/ O n7 F2 x热轧机轧辊两端辊缝值不同;导尺送带板不正,带板两边延伸不同;热轧机轧辊预热不好,辊形不正确;乳液喷射不均或喷咀有堵塞;压光机轧制时板片未对中。 21.裂边
5 `2 _) }- [1 w1 p% s8 j铸锭加热温度过低,热压时产生的裂边没有全部切掉,冷轧后裂边扩大;热轧辊边量过小,可能产生裂边;压下率过大或过小;铸锭浇口部分未切掉,热轧时就会裂边;切边时两边切得不均,一边切得太少,可能产生裂边;退火品质不好,金属塑性不够;包铝板放得不正,使一面侧边包铝不完全。 22.裂纹
+ R2 t/ C' |; g! z) ^# Z铸锭本身裂纹或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轧制率不适当引起压缩。 23.收缩孔9 d' p3 r1 }+ V( K# n
铸块品质不好。 24.白斑点
5 `) ?; h5 D/ |9 n冷轧用的乳液不清洁,或新换乳液搅拌不均。 25.乳液痕
: i6 O/ A; N: c; u1 s. j) P3 c轧制时乳液没有吹净,使乳液卷入筒里;热精轧温度太低,乳液浓度太高;风管里有水,随空气吹到带板上。 26.包铝层错动4 I4 M B6 B9 k
包铝板放得不正,热粗轧时金属包铝板和铸锭间发生错动;热粗轧轧制时铸块送得不正;焊合轧制时压下量太小,没有焊合上;对侧面包铝铸块辊边量太大;精整剪切及热精轧切边量不均,一边切得太少。 27.凹陷(碰伤)
) J) j# l& |8 M2 `" Q4 C5 p! L板片或卷筒在搬运或停放进程中被碰撞;冷轧或退火时卡子打得不好,以及退火料不干净,有金属物或突出物;冷轧时卷入硬的金属渣或其它硬东西。 28.松树枝状' {1 g, J8 g+ D) _6 m
冷轧时压下量太大,金属在轧辊间由于摩擦力大,来不及流动而产生滑动;轧制液浓度太大,流动性不好,不能均匀分布在板带面上,轧制后就会产生松树状;厚度显示仪器出现故障;冷轧张力太小。 29.压过划痕' c+ i: K( I! ]- N
热轧产生波浪或镰刀形,当其通过尾部给料辊、剪刀、三辊等时被划伤,及轧热机导板之划伤,并被压过;退火装料或搬运次数多,使卷筒松层;热轧道路粘铝划伤带板,经冷轧后产生;冷轧机的道路,三辊、五辊出现粘伤或转动不灵,划伤、擦伤铝板,经轧制而产生;冷轧及热轧张力不稳定,张力大小不匹配,或装卸卷时不小心,使层间错动擦伤板面。 30.硝石痕
& `! R" y3 P" N9 R淬火后洗涤不净,板片表面留有硝石痕压光前擦得不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