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无言, 于 2014-1-11 16:34 编辑
我们公司设计部门人员比生产部门人多,所有加工都是外协的。工厂生产只有焊接和组装和电工。
我们的设备比较高端,一般一台100万以上,但是产量很低,用的元器件当然也是国际顶级品牌(没有国内品牌,除了机加工和线槽什么的)。
我们公司是研发主导的企业,机械设计部门压力很大。我们竞争对手不在中国,在德国和美国。
大家都知道,德国的设备质量好,设计的使用寿命很长。
说说我们一些高科技民营小企业的研发机制:
1、知道客户要上某个设备,国内没有,要公开招标,老板想做这个单。
2、设计部门做三维效果图,把设备主要的结构做出来,写上控制原理,如何实现功能。
3、业务在外面吹嘘,我们做这个没任何问题,质量和老外一模一样,价格是比他们便宜,交货周期短。(OK订单到手,其实没那么简单)
4、订单如果拿到,公司召开技术研讨会,针对设备的方案进行大辩论,确定采用什么形式驱动,什么结构实现动作,如何完成工艺需求。
5、设计部门在确定的方案上开始进行设计,各种网上查资料,各种计算。工程师拿不准的咨询领导,领导提出意见。
6、设计部门把所有图纸、清单提交到部门领导审核,然后领导提出改进意见,然后返回工程师处更改,细化。
7、图纸正式下发,全新样机开最终制作会议(老板、部门经理、设计工程师、电气经理、生产主管参加),机械设计部门阐述机构动作原理,电气控制原理,每个人提出问题,设计人员提出解决方案,没法解决的,大家协商改进意见。
8、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改进,对电气元器件选型合理选型,为最终产品调试服务,改进后从新出图,部门领导签字,总经理签字,下发至生产主管。
9、生产主管联系外协厂,对各加工件报价,对特殊质量要求的,要求加工商提交简单工艺表。
10、加工件回厂后安排质检
11、车间装配,遇到问题车间会让设计工程师下去(基本上会被骂一顿)解决问题,有时候工程师参与装配。工程师解决问题同时更改原图。设计部领导也经常会一起去解决问题。
12、电气安装调试,遇到问题找机械工程师,协商解决控制问题。
13、样机测试性能,安排工人上下料,设计工程师陪同。
14、场内验收,业务人员,设计部门领导提出整改意见,做最终整改。
15、通知客户到厂验收设备,记录客户的提出的问题,并且解决,有些问题需要整改,有些问题不予理会(验收客户有些很不专业)
16、安排钉箱发货
17、开总结会,参与人员:装配人员,设计工程师,电气调试工程师。把所有问题都提出来,设计人员更改图纸。
这样一台设备研发基本上走完所有流程,整个过程中机械工程师活最累最多,出去的设备基本上不会出现大问题,但是还有会出现一些BUG,出乎人的意料,因为自动化程度很高,整体稳定性不如进口设备,国产设备故障概率为十万分之一,进口为百万分之一。故障了很烦,必须安排售后维护人员亲自去排查,有时候还排查不出问题在哪里。
售后人员回来后,我们一般都开会,讨论解决方案,提出整改意见,有些是没法整改的,但是以后设备会改进。
这里说的大概只是一个流程机制,其实要到不容易,首先交货期是死的,要按时交货,最多拖一个月,顾客电话天天来,也不能怪顾客,别人生产任务排得满满的,这样就压缩了设计周期和调试周期。
设备一到顾客工厂,基本上都是调制得差不多了后就要边生产边调试,出了问题对方也不允许你停线,他会让你他们下班后再调试,他们停线一分钟,主机厂罚款几万块,或者主机厂自身损失几万块。
真正的研发,我们有一部分是抄老外的(只有一个生产线视频),有些是把德国和美国设备综合起来搞的(算不算自主创新,谁的都不像),有些是老外半自动的,我们把他搞成全自动的(结构原理不一样),有些是完全自主研发的。完全自己研发的周期要长很多,半借鉴的要短,完全抄的基本上没有(老板不允许我们这么干)。
说道这个,国内的产品研发很难,我们设备已经开始被别人开始抄袭了,国内没有知识产权意识,我们抄也只是根据视频抄原理。做这个,对机械结构要求部门领导能力蛮强的,很多涉及到精度的东西,没有原理,只能自己研发,这条路走起来很艰难。
研发主导的小公司里面的机械工程师很难,很累。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机械心得、领悟|主题: 122, 订阅: 91
- · 基础|主题: 800, 订阅: 88
- · 采用|主题: 930, 订阅: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