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hentu 于 2022-10-18 10:00 编辑
2 N4 n9 K K3 r8 d5 }, F( |% J4 t1 c& @9 `
图纸的工艺性以及正确性,很重要。。表达一下自已的观点
$ A, V$ h, W7 v$ u4 z1、我不赞同楼主的两种标注方法,这样标,对于加工者,都不太友好;5 H% J$ w: U3 n2 A$ O$ `
2、不论是普车还是数控车床,加工者能掌挥控的,是进刀的距离,即两处刀尖的相对位置。如果标成第一槽的左边距第二槽的左边(即刀具从右向左进刀,标的两处都在刀尖的同侧),这样加工直接靠机床走距就能保证了。要保证中间装轴承位的宽度,只有两个环的尺寸链(机床走距公差加刀具切槽宽度公差),很好保证;
. A4 ^! C3 Y( C# s3、轴承端面位一般都是作为定位面来使用的,使用孔用挡圈,挡圈槽宽公差很大,档圈的厚度公差也不小,两者的间隙不好掌控,双槽不太适合需要精确定位的要求;
, L7 Z2 t: h, t I4 S4、可考虑按楼上的,加一侧加一个台阶面,这样定位会精准很多;- h$ n3 k" ?% E; G" O
5、楼主图上很重要的尺寸,轴承孔的公差,这种双槽的,都是过盈配合,未见有标注,如果搞成间隙了,再加双档圈的大间隙,这个链轮的中心,注定是随机上下的,轴承的寿命也不会长。
8 H- W8 T' H: v+ @) ^6、链轮宽度的中心面与定位轴承轴向的相对位置差系,这是装配关系中需要保证的。楼主图中未作标注,虽说都是虚拟的,也不好测量。但如果按各段的尺寸公差去累积,这个位置关系变成封闭环,公差会非常大,严重时会影响传递效率。作为设计者,你需要表示出你的设计意图:我装这个轴承,然后这个轴承的轴向中心平面(或端面)与链轴宽度中心平面(或某一端面)是个什么样的尺寸差系。你图纸表达得清楚了,工艺人员才会根据你的要求,去设计工艺步骤,去保证你想要的尺寸。 |
|